学校德育工作心得感悟

学校德育工作心得感悟

  我国目前正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信息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当代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当代青年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总书记提出的“三结合”是对当代教育育人模式和青年学生成长道路的科学概括,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前进道路。

  如何透视现实变化,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优化德育工作环境,打开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如何把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都成为了每个学校必须面对、必须认真思考的大事。

  一、传承民族文化,奠定德育工作基础

  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发展的土壤。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构建我国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正义、礼貌、孝敬、谦让、敬业、奉公、刻苦、自强、天下为公等,都是极其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青年人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这也与我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道德体系完全融合。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从来重视理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里,把“规律”称为“道”,遵循规律称为“德”。对人而言,便是品德。所以,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儒学经典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传统文化中,主张修身养性、克己奉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伦理,便可引伸为现代意义上的遵纪守法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伦理意识,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孔子及其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强调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作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的修养同国家、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在目前的形势下,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爱国主义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精神粮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贯穿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我们认为,“道德”是指内心的感情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增设“班主任谈传统文化”内容,班主任通过对“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温、良、恭、俭、让”等15个字的剖析,会让学生接受许多优秀的传统道德观的教育。

  开设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校本课,通过报刊、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等多途径介绍民族传统文化,要让民族传统文化蕴含于浓郁的学校文化环境之中,奠定坚实的德育工作基础。

  二、立足课堂教学,创设德育工作阵地

  教育就是通过课程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没有必要把教育解读的那么高深,教育原本就不复杂。当然前提仍然是你必须恪守教育的准则,说穿了就是一句话------把学生当人!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是知识本位的教育,实施的是对学生的严管控制,依据的是标准答案,奉行的是灌输和强化训练,追求的是分数至上,培养的是听话的孩子,比的是几个能考上清华北大……,严格来说这是对学生的人性摧残。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态度”的目标,强调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这是因为学校中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

  有人或许质疑说,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课堂的问题。这个观点看起来或许有些道理,可殊不知,教育的问题还必须回到课堂上才能解决。课堂是教育的原点。回到课堂上,就是回到“人”的本身,回到尊重学生的天性和权益上,回到从学生出发的认知规律上,回到兴趣和需要上,回到体验和动手上,回到生活和情感上。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已引起人们的诸多质疑和不满,尽管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我们以为教学与德育工作长期脱节始终难辞其咎,是根本性症结之所在。虽然,学校和教师在主观上也一直强调“教书育人”,但由于在管理上缺乏两者沟通的有效机制,学科教师难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顾及其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而班主任与德育教师又往往力不从心,无法将德育真正贯彻到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质量方面来。

  《师说》中的名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释为: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今天我认为应对这一解释赋予新的内涵,今天的“传道”应包括三重内容:传递给学生融入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传授给学生科学道理,传送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要有为教的忧患意识,有为道的笃实心态,有为事的敏锐觉知,有为生的慈悲情怀。

  立足课堂,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了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提高全员育人水平,从而深化了德育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远离“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当一切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命和情感发生关联时,教育便立马活起来了,仿佛鱼游大海、鸟飞山林。当一切的课堂开始交还给学生时,教育便随机发生质变,也便能完成知识与情感、能力、智慧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