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新途径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各种信息的冲击和碰撞,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情况,在开放社会的氛围中的广大学生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一些社会上的“精神瘟疫”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时刻侵蚀着青少年学生幼稚的心灵,有的学生政治上空洞无知,缺乏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感;
有的学生生活上贪图安逸,讲究享受;
有的学生行动上缺乏健全的人格形象和文明举止;
有的学生心灵上不知廉耻,毫无感恩之情………。面对着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但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出明确要求,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我们学校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学校怎样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何以为荣,何以为耻的正确观念在广大学生中深入人心,成为自觉的行动,迫切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进行改进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是我校近阶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

    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脱离占有学校工作中绝大部分时间、空间、任教人数最多的学科教学,单靠少数班主任、年段长、政教处的工作人员,是无法取得德育应有的效果。我校长期坚持教师全员育人制,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他们通过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结合学科知识体系,科学设计荣辱观教育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课堂上,教师可以避免简单的说教,在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同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用知识本身魅力去影响学生的意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教学有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出来的无数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他们都是我们民族之魂,他们的革命传统、爱国情怀和优良品质,对我们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很强的意义。作为历史老师的笔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人物教学德育内容的广泛性渗透荣辱观教育。通过学习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拳拳爱国之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像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誓死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远见卓识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以及为民族独立而献身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左权等,这些都是我们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史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以英雄人物为楷模,用他们的光辉形象叩动同学的心扉,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精神和品质,以热爱祖国为荣,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祖国、民族兴衰联系在一起,并化为行动,使我们民族的爱国传统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历史教师还可通过教授历史上勤政为民政治家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像“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治水功臣大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革命奔波一生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当代人民公仆焦裕禄等。这些历代父母官的史实,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好学生、好公民,做一个正直无私、无畏的人的极好素材,值得我们历史老师去挖潜、去宣教。通过这样的课堂渗透就能够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之中,陶治感化学生,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持之以恒地增强德育效能。

    二、开展时事政治教育,注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新源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在迅速扩大,与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学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这其中有积极,也有消极原。这些都是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的德育功能显得更加重要。时事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关心时事、了解社会,提高辩别是非和自制能力,从而排斥不良文化信息对学生影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从中也受到了深刻的荣辱观教育。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和学校,必须在时代变革中求实、求变、求新,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收集时政信息,充实教育教学内容。那么,利用时事政治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意两点:第一,在荣辱观教育内容上要突出学生的年龄和时代特征。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时政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七年级的时事政治教育应着重选取榜样人物、科技工作者等劳模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心理品质的事迹,使学生明确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事业成功的意义。如2008年初我国抗击雪灾的英雄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英雄少儿的感人事迹就是很好的时事教材,笔者认为在向学生介绍他们感人事迹同时,应不忘介绍他们这种胸怀大志、刻苦努力、舍己救人、奋勇拼搏的可贵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理念,从而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努力,长大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八年级时事政治教育应着重选取典型案例和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如我国执法机关对一些重大案件查处和近时期颁布的重大法律、法规作为教育学生的材料,结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使学生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通过一些近期贪官被查处案例,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贪得无厌将自取灭亡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九年级时事政治教育应着重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如一些重大会议召开(党的十七大、十一届人大历次会议等),举办29届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等重大政治、经济事件,通过向学生介绍改革开放30周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第二,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化。通过学校广播台的《每天时政评论》栏目,思想政治课前5分钟的时政教育,专题演讲比赛等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接受积极时政信息影响,积极主动关心时事政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德育营养,强化了荣辱观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校园文化具有行为导向功能。它可以通过某种特定形式,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为,通过自身特有的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如通过上墙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规范》等一系列“守则”、“规范”、“管理制度”、“常规”为学生德性养成担供标尺,明确告诉学生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使学生遵之有度、循之有则,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其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德育效能。对每位学生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力量,像无形的指挥棒、无声的命令,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教室里悬挂着“天下兴亡、匹夫有则”(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名人名言,集中表达了英雄人物、政治家、革命家的宽广的胸怀和崇高思想境界,是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很好材料,学生爱听、爱记,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引用,还铭记在心,成为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座右铭。最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体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的学校应当把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我校经常以各种有意义的节日、纪念日(像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和国家法定节日3月学雷锋月,五四青年节,“六一”节、建党节、教师节,9月弘扬民族精神月,教师节、国庆节等)为契机举行形式多样、富有主题教育意义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这些文体活动,可以是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座谈会,图片展、知识竞赛,也可以是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教育活动可集中,可分散,可大可小,通过这些荣辱观教育活动,营造出具体、形象、直观的道德教育情境,让师生亲自践行荣辱观教育,产生共鸣,创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重塑师长形象,构建家校互动机制,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关键

    德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不例外,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机制,重塑师长形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顺利开展起着关键作用。
家庭中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直接关系到孩子远大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的熏陶会让孩子终身受益。让孩子学知识、走正道是做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有些家长一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边忙于创业,认为家长管养育,学校管教育,把德育完全推给学校;
有些家庭环境恶劣、吵闹声、谩骂声、赌博声、声声撞击未成年学生的心;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欠妥,存在溺爱型、粗暴型、放纵型、教唆型等,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有些家长不够明理,偏听偏信,在孩子面前埋怨老师、埋怨学校,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削弱学校德育效果。因此,学校要做好家校联系,通过家访、举行家长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得以践行。首先,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正确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家长重视子女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孩子学会自理、懂得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团结互助等。学校还要引导家长讲究教育艺术性,如要一分为二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抓住时机,适时教育,循序渐进;
要善于疏导,开渠引流,切忌“揠苗助长”。其次,是提高家长修养,让家长“以身立教”。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直接影响,无论它是有意无意,它对孩子教育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学校应该让家长认识并逐步做到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最后,是指导家长创设良好氛围熏陶孩子。现在有些家长只注重物质环境建设,不注意不良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氛围,引导家长追求高尚精神情趣,让家庭精神生活充实、高雅,防止给孩子造成精神污染。
    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指导,那么学校教育随着时代变革也要加以创新改进,特别是从事学校德育工作老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学校也存在着一些教师重智力、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部分老师还热衷于“单调说教——当众批评——书面检讨——变相体罚——告状家长”的德育流程,教育方式一成不变,影响德育效果,毁坏教师形象。教师对学生品德修养的高低、专业知识的深浅、求知精神的强弱起着关键作用。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品德行为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和品德定位作用,在“言传身教”过程中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受到感染。因此,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荣辱观念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只有我们教师去热爱学生,在以其广博的才学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做到言行一致,将自己的人格与正义融入一言一行中,用楷模力量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启迪学生道德觉悟,增强学生的荣辱观意识,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对我们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查找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