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和州委组织部《关于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基层党组织大调查全面推进分类提升大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我县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客观实际,对全县45个乡镇、125个行政村和80余个县级机关、学校、卫生单位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的基本方法
一是入户走访,开展“百人献计”活动。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深入乡镇、村组、社区、院落、生产一线,重点在基层干部、派驻机构负责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普通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中面对面交流,至少听取500人以上的意见建议。
二是召开座谈会,开展“千人谈党建”活动。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片包干,在全县45个乡镇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每次座谈会的人数不少于40人,重点听取“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普通党员群众、大学生村干部等全体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建议。同时,还要重点听取各级党组织书记、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意见建议。
三是问卷调查,开展“万人评党建”活动。印制《乡镇党委建设情况问卷调查表》2500份,每个乡镇至少调查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00人以上。印制《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问卷调查表》2500份,全县每个行政村至少走访调查了解党员干部群众20人以上。印制《社区党组织情况调查问卷》600份,在城南、城北、松新、竹寿、华弹、白鹤滩等六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走访调查100名党员群众和居民等。按照党员和群众调查数不低于7:3的比例,开展随机问卷调查。同时,根据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印制机关基层党组织、国有企业、医疗卫生行业、中小学校、远程教育等调查问卷4000余份开展问卷调查。
二、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摸底,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少数民族49215人),现有党员7800余名。全县党政人才总数899人,其中县级机关干部619人,乡镇干部280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60人。党的基层组织326个,(其中党委29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291个)。
县委调研组通过到各乡镇、行政村召开座谈会、对党员群众进行个别谈话、走访,听取所在乡镇党委意见等方式,重点了解了农村基层党支部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大部分乡镇基层组织都配齐配强班子,明确分工,及时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展生产、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在组织群众参与公益事业、落实国家相关惠民政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良好。全县25个乡镇党委和125个村党支部都能积极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乡镇、本村得以实现。
(二)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良好。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乡镇、本村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愿望和要求提供反馈渠道,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三)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作用发挥良好。一是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能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三是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发挥党员优点和长处,保证本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良好。一是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对重大决策、社会管理、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方面,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二是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发现的问题及困难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发现,虽然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影响我县基层组织正常发展的因素。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委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上级党委的工作意图和工作部署在一些基层组织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社会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还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两委班子结构不科学。一是村级领导班子老龄化。大多数村外出打工人数占全村青壮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够,致使村两委班子年龄老化,存在“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导致村级组织驾驭全局能力不强、督促抓落实力度不够,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明、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二是村级领导班子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轻、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多数外出,导致在家党员均为老党员,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办实事的能力,缺乏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制约了村级组织正常化发展。三是一些村支部仍然存在家长制作风、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集体领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个别村两委委员长期外出务工,极少参与本村工作,不能为村两委主要领导分担工作任务,村两委班子民主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村两委班子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不落实。
(二)村级组织经济基础薄弱。一是村级党组织班子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特别是项目少或无项目支撑的村,即使主观有干事的愿望,往往处于有心办事,无力办事的尴尬境地,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多年难有大的改善。二是县委为各村两委每年匹配办公经费4000元,大多数乡镇通过全额拨转、分期拨付等方式,能按时划拨到各村。但是,由于近年来各村工作业务繁重,各种检查、会议较多,特别是每年需要订阅的报刊杂志较多,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村级日常开支,个别支部甚至连基本的组织生活会都难以维持,党的基本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村组干部报酬仍然偏低。虽然从2009年1月起开始,我县的村“三职”干部待遇均按新标准执行,村党支部书记的待遇标准提高到******元/人/年,村委会主任的待遇标准提高到*****元/人/年,其他村组干部的待遇标准也有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农村低保、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诸多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开展,给村组干部日常工作带来极大压力,90%的村干部都成了脱产干部。同时村干部大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每月工资已不能支持养家糊口,难以更好的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甚至造成个别村干部人心不稳,一些村组干部选择了离职外出务工,许多在岗的村组干部工作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兼职的村两委委员完全没有报酬,其作用更是难以发挥。
(三)基层干部工作环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长期性,农业灌溉用水紧缺,土地石漠化严重,技术人员匮乏,生产技术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后,难以组织义务劳动或以资折劳,对农村交通、用水等实际困难及时有效进行解决。村级组织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担负村级基础设施改善的重任,基础设施改善程度、经济发展速度与群众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村级组织威信难以树立,难以形成号召力。二是经过两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县125个行政村都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但是,很大一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附属设施不健全,缺少围墙、大门、厕所等基本设施,办公场所设施不健全,大多数村仍然存在活动场所偏小、办公空间小、缺少最基本的办公桌椅等设施,不能满足正常工作开展。三是部分村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运转不畅、管理员不能按时更新节目等情况,导致远程教育站点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四是部分群众意识有待提高,思想观念陈旧,难以得到转变,科学种养殖意识淡薄,增收渠道狭窄,“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只顾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对村里和集体的工作不关心、不支持,使村级组织开展工作难上加难。
(四)党员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县农村党员队伍男性多女性少、老龄的多年轻的少、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等“三多三少”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几年县委组织部非常重视年轻党员和高素质党员的培养发展,党员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由于党组织对年轻群众号召力不强,群众思想观念淡薄,难以发展年轻、有文化、有能力的优秀党员,存在人心散乱、“党员意识”淡化、“双带”能力不强、党员队伍素质较低、活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的党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有的党员感到入党无用,经常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遍群众。有的党员不带头执行或者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能干的党员不想带头,老龄党员不能带头,贫困党员无力带头,导致优秀农村党员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开展基础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下一步打算
影响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正常发挥,有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我县农村党员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颗星,集中力量抓支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农村党员队伍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活动的关键。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分类定级、促进晋位升级”为抓手,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整顿后进支部,对照“五个一”(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的要求,扎实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
(一)开展班子建设,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
一是要在抓乡镇党委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乡镇要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为重点,完善乡镇领导班子运行机制。村“两委”要以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为重点,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实施“百乡千村”示范行动,打造9个“文建明工作法示范乡镇”和95个“彝乡示范村”、“领先村。要按照“党的旗帜飘起来、党建标识挂出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党的作用发挥出来”的要求,着力打造黑水河流域基层党建集中连片示范带,塑造党建工作“风景线”。
二是要在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党建富民”思想,按照制定一个好计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带出一支好队伍、建立一套好制度的要求,深化“挂、包、帮”活动,帮助基层理清思路、调整结构,提供信息、支持资金,抓好项目、壮大产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进一步推动农村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全面深化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制度、基层党务“点题公开制”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健全和落实以“承诺、述职、评价、追究”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
三是要在农村两委班子规范化管理上下工夫。要把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考评等要求。深化“乡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活动,认真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实施细则,把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换届未当选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员,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人才库,把“一定三有”作为规范村级组织正常运行的根本制度,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基础。
四是要在规范村级组织制度执行上下工夫。进一步执行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基本制度,抓好村务公开、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村级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坚持“四议两公开”机制的运行,确保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二)开展阵地建设,发挥农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彻底改变一些后进村党支部忽视阵地建设的思想认识误区,解决部分村级组织阵地功能不强的问题。一是实施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消除老百姓认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没作用是浪费,会增加农民负担的顾虑,把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组织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娱乐中心,确保党的基层组织活动阵地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定期安排村两委班子成员带班坐岗,让群众有苦有处诉、有理有处说、有难有人帮,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三)大力实施“四个培养”工程,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要大力实施“四个培养”工程。即加强思想引导,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加强技能培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加强示范带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坚持优化结构,把致富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通过实施“四个培养”工程,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结构,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增强村两委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要在加强党支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培育一批好支部、带出一批好支书,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凝聚力。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通过与党员面对面的交心谈心、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科学发展观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四是加强党员后备队伍建设。多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下功夫,把那些年轻有为、退伍及高校毕业回乡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优秀青年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农村致富能人青年选配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促使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决党员“双带”能力不强、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五是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措施,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切实提高全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