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建设是我党固本强基的一项伟大工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非公企业党建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关系到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党执政能力建设。
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复杂,特点突出,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实践操作模式可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满足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建工作的要求,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本文通过对湾里区非公企业的调研,从湾里区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析湾里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从而为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提供参考。
二、湾里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湾里区立足于企业发展和党的工作,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非公企业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经调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流动党员管理难,党员组织关系流动不畅
本次调研采用了调查问卷、座谈会、个案访谈等方法,调查群体包括一线职工、基层干部以及中层干部。当问及“您认为在私营企业中,发展党员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是“党组织成员不稳定、员工流动性大”。当问及“您认为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难点或困难主要是什么”时,有近五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是“党员流动性大”。企业内部员工流动性大、党员发展连续性不强已经成为阻碍湾里区非公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最大障碍。
2、部分党员角色意识淡薄,党性观念不强
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党员职工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别人的,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员活动理不直气不壮;有的认为自己是为“老板”打工,不想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甚至一些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出现动摇,党性不强,组织观念淡薄,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观念严重,对政治生活表现冷漠,不积极,不主动,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
3、党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
调查数据显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政治学习”的占45.9%,“业务培训”的占24.6%;“文化活动”的占25.7%,“其他”的占2.7%。相关访谈和党建工作资料也证实:大部分企业的党支部活动开展次数较少,而且时间上没有确定性,活动内容上也比较单一,枯燥,没有预列开展活动的经费,党建工作参与度不高等。
4、不同群体入党意愿明显差异
党建工作相关资料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教育程度等人群入党意愿有着很大的区别。男性入党愿望强于女性;刚入职的职工入党意愿较为强烈;拥有高中、本科等较高学历的员工入党意愿较浓厚。
(二)制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原因分析
1、少数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体系中发挥作用不够强
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不是很紧密,有的为松散型挂靠关系,不容易得到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另一方面,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的活动空间有限。再一方面,党组织活动的物质条件和活动时间在很多企业中得不到保证。
2、党组织负责人有的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地位没有被体现
由于经济上缺乏独立性,活动上缺乏制度保障,因此,党组织和党员职工客观上很难去积极主动地对企业主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更不用谈实施监督和指导的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包括参与决策、进行组织动员,实施监督保证等均面临一系列来自企业制度方面的挑战。
3、非公有制企业的本身特点也会导致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不足
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具有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从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存活率平均是3.25年。寿命不长、变动频繁,这就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频繁,不能按照党章要求正常发展培养党员,这就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开展。
4、少数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
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的私有性质以及其运作方式的市场化,决定了企业资产所有者对党建工作的认知态度和其开展党建工作的成效,因此有少数非公有制企业业主也就存在对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担心会影响其正常的生产工作的消极心理。
5、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普通员工对党建工作存在矛盾心理
我们在调研中调查了非公有制企业普通职工群体心态对开展党建工作的影响。总体上职工对开展党建工作持积极态度。但也有不少党员职工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矛盾心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党员的奋斗目标理解不清晰。相当一部分党员对为在个体、私营企业工作的现实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产生了矛盾心理。二是存在“雇佣”心态,对于党建工作参与度不高。三是存在“失衡”心理,事不关己则漠不关心。
三、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管理,注重组织机构覆盖
一是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在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管理中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本的服务观念,真正把教育管理运用到服务工作当中。流动党员党组织应该更多的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在就业、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荣誉感,从而使流动党员能体会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增强党组织生命力。流动党员中的很多人都是某一行业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和精英,所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必要创造条件来更深入和充分的挖掘这一资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三是流动党员流出管理与流入管理相结合,发挥党组织领导力。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双向管理,将流出地管理与流入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实现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密切联系与配合,构建有效衔接的双向管理机制。
2、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党性教育,强化党员角色意识
一是加强党史教育,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身份意识。经常性地开展集中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党史、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圣地等多种形式,回顾党的历史,坚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理想信念。
二是倡导体验学习,增强党员忧患意识。可以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等活动,真切体会基层生活,感受中国社会现状,增强党员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对发展经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注意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增强党性。一要按照构建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全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修养。二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在严格实行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强化对党员同志的监督。三要引导党员同志做到“四防”,即防诱惑、防谬误、防不廉、防小节。
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发挥组织引领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要使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组织领导层意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企业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是党的政策给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机会,从根本上讲,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目标与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4、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群众工作,增强党的群众基础
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当支持各类基层群众组织依法和依据公司章程独立的开展活动,密切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要加强群众工作,将群众入党意愿化为切实行动,以此来带动党组织建设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密切党组织和员工的关系。加强工会工作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要求,也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加强工会工作不仅能密切党组织同群众之间的联系,还能较好的维护群众的利益。
二是加强共青团工作,密切党组织与青年员工的关系。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必要的方式方法,将党建工作与共青团工作有机结合,进而加强青年员工党建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团关系,促进党团工作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