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省林业厅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处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力求了解客观、真实、具体的问题和情况。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基层走访等方式,与干部职工、社区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听真话、察实情,在“全”“细”的基础上,做到了“身入”“心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核定编制43人,现有职工31名。管理处内设办公室、科教保护科、旅游开发科、计划财务科、宣传科、人事科、项目管理办公室、乔庄办事处8个职能部门,下设白果坪、蔡家坝、水池坪、摩天岭、红石河5个保护站,1个宣教中心,1个科研交流中心。保护区周边涉及三个乡镇18个村,共有4666户15676人,其中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约900人。社区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收入为主,保护区对外开放后,带动了周边村社发展休闲游、度假游、乡村游,解决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3000人,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重点乡镇(青溪镇)农民纯收入从2002年的人均1400元提高到2012年的5000元,其中重点旅游村落(阴平村)提高到了7000元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轻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保护区现有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仅16人,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不足30%,27岁-35岁之间人员比例不足5%,人才队伍缺乏年轻活力,优秀人才引进困难,人员流动性大,后备人才严重缺乏断档。干部职工普遍反映造成“招人难、留人更难”这一难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工作环境艰苦,xx地处偏远且较为封闭,住宿等生活条件艰苦,年轻人通常因无法克服这种心理落差而选择离开;二是薪资待遇偏低,保护区的临聘工工资太低,无法养家糊口,职工待遇解决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沟通交流较少,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生活状况少,对职工的心理健康关心程度不够,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工作不足。
(二)社区共建矛盾凸显,服务群众意识不强。一是保护区与社区互动较少,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仍然薄弱,主动参与保护工作的热情度较低;二是按照《xx省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所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周边社区群众建房选址困难,群众多次反映无处建房问题;三是保护区范围内由社区群众所属的1.2万公顷公益林,无法实现流转和产生经济效益,群众反响较大;四是部分原区内搬迁户反映保护区干部为社区群众的服务意识不够,自身未在保护区的发展中受益,存在怨气。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一是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化不全面,导致细节处理不到位,比如:保护区未制定出差补助标准,职工出差的伙食补助标准也未明确,以至于出现报销金额不统一,这不仅会造成职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滋生“四风”坏习气。二是保护区制定的工作目标沿用了传统模式,缺乏现代化理念,科学谋划不够,未形成保护区发展与职工个人事业发展相统一的格局,造成个别职工缺乏工作目标,功利心强于公益心;三是部分干部职工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流于形式,严重损害了制度的权威性,最终导致制度变软、变味、变空,加大保护区工作的管理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
(一)坚定信念,持续推动xx保护工作。一是逐步将保护和旅游分开管理,将保护和旅游目标分开设置,防止混为一谈,让职工明确工作目标和重心,全身心投入到保护工作中,让保护工作在现代化管理模式上领先于全国,在社区共管上突出公共服务,在科研领域中寻求突破。二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确立人才优先、人才激励战略理念,完善以荣誉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为主的精神激励方式,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得到认可,能干事的人引得进来,探索建立临时工的薪酬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激励制度,让职工拥有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公务用车管理、职工差旅费用报销等日常工作制度,规范日常事务管理程序;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将权力锁进制度的牢笼,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对于小型项目我区将探索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多渠道建立干部群众利益诉求、心理诉求、情感交流平台,注重人文关怀,以暖人心工程增强干部职工扎根保护事业的决心。
(二)为民务实,扎实推进社区共建共管共荣。一是干部职工牢树宗旨意识,继续以发展的思路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可借鉴台湾国家公园的先进做法,让社区群众参与保护工作的同时也能增收,如通过3-5年的计划,将紧邻保护区的落衣沟村寺沟里发展成为一个可供参观学习体验的保护小区,培训20-30名村民参与到环境解说工作中,让他们成为保护的主人,增强社区群众的保护主动性,也能逐步带动更多群众增收。二是帮扶社区发展产业,保护区坚持每年从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及天保项目中拿出5-10万元用于支持周边社区发展产业,另外,保护区通过3年固定帮扶周边社区的一个村或一个社,以资金帮扶和技术指导的形式帮助该村(社)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在帮扶工作中将会把搬迁户列为首要帮扶对象,从而减少部分群众的怨言和对立情绪。三是全力化解周边群众利益与保护区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区将通过每年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逐步解决1.2万公顷公益林权属问题;针对周边社区群众建房选址诉求,我区将结合保护区总体规划,考虑生态环境对农房建设的要求和生态旅游对房屋风貌及布局要求,帮助周边群众合理选址,减少或消除矛盾,构建共建共管共荣和谐氛围。
(三)勤政廉洁,营造风清气正实干氛围。一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四风”。针对干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习气,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要求,以党章为镜,以群众期盼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以史为镜,联系实际深刻反思,根治作风弊病,消除不良习气,净化思想灵魂,坚决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二是深入基层调研,密切干群关系。只有深入一线才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准推动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好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加深干部群众交流,学习人民群众的活跃思维、务实作风、优良品德,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始终保持干群密切的联系。三是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增强拒腐防变、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侵蚀的能力,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保持头脑清醒、洁身自好、节俭从政,恪守为政底线,保持思想纯洁性,做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