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共6篇)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第1篇)

近年来,我局把抓好非公党建工作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不断创新非公党建工作的思路,在摸清企业底数、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创新活动载体上下功夫,大胆探索,求真务实,强化指导,有力推动了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为进一步探索非公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提高非公党建水平,我先后深入企业党支部、联合支部,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调阅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对非公党建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公党建工作现状

截止2019年6月底,注册的非公经济组织共有3589户,其中纳入党内统计452户,小微企业2496户,影子企业175户,僵尸企业251户,空壳企业243户。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96,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29个,联合建立党组织67个,覆盖企业452户,党组织覆盖率为100%。同时,非公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社会各界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通过动员会、培训会、座谈会、推进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普通党员和下派第一书记五支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在6月5日、6月6日分别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吕梁、**市培训班200余人次。抓住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等有利契机,引导“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及时亮明身份,流动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对下派的非公企业第一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实行动态管理,对因工作调动和职务调整的适时进行调整。

二、当前非公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虽然非公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有时候也感到工作难以开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一是部分同志对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引起私营企业主反感,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二是在非公企业中党的工作理念与一些业主的思想观念有着较大距离,有的业主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生产。三是有不少党员从个人利益出发,认为自己是打工仔,谈不上带头作用,挣钱拿工资就行了,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有的甚至不愿在企业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

2、组建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一是由于非公企业党员人数少、党队伍不稳定,还有一部分党员不愿意把党组织关系转到非公企业,使大多数非公企业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二是部分已建立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3、作用发挥上还不太明显。一是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工作上无所适从,影响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非大多公企业业主不是党员,绝大多数党员受雇于业主,党组织活动的时间、经费、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三是一些非公企业虽有党组织但无党的活动,有的缺乏健全的组织生活制度,使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三、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对策

要严格按照市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指导、协调、监督、管理”职能,全力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1、坚持一个理念。引导非公企业牢固树立“党建是生产力,党建是企业品牌”的思维理念,全面提高企业主、党员以及普通职工的思想认识,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对党的认识问题。

2、建强两支队伍。一要建强党员队伍,重点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特别是经营管理层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二要建强党组织书记队伍,把党性强、懂政策、有党务工作能力、熟悉群众工作、会管理、善经营、能吃苦的复合型人才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注重把优秀党组织书记推荐到企业决策管理层中去,增强党组织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3、推动三个创新。一是机制创新,深入推动建立企业自筹、财政支持、党费补助相结合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党务工作者两项待遇经费;进一步完善党组织书记向非公党工委述职制度、党员评议制度,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二是活动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发挥先进的示范、辐射作用,指导和推动其他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三是方法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优势,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精细化、高效化。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第2篇)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区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区财政收入的**%以上来自非公有制经济。截止今年2月份,全区已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加强。目前在**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名,建立党组织**个,去年新发展党员**名。各级党组织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强化组织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区委和各镇街局党委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和提高。区委于**年*月组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代区委履行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领导职能。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指示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多次带队到***集团等几十户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亲自签发区编办《关于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的文件,为各镇街局党委全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各镇街局党委每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确定至少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总之,各镇街局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创新、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为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坚持制度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逐步规范。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注意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先后制定了《***2004年—2008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划》、《***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中共***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还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统一建立健全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困难职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规范,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党员开展活动和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境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推进。各镇街局党委也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三)加大组建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因地制宜,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力度,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探索创造出“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多种组建形式和方法,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采取向没有党组织、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政治指导员的办法,深入企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组建工会、共青团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积极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截至今年2月末,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个,非公有制企业应建党支部组建率达**%。其中党总支**个,党支部**个,联合党支部**个。区非公党工委成立以来新建党组织**个,理顺党组织关系**人。(四)注重组织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在这一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措施。通过送党刊、送党课、送政策等措施,努力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还通过党校统一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确保发展党员质量。营口玻璃钢厂专门成立了企业党校,统一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2004年以来,全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人,发展党员**多名。此外,各级组织通过大力开展“扶助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活动,千方百计把经过培训、符合企业需要、具备上岗技能的下岗职工党员向非公有制企业推荐,先后有几十名党员被充实到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党员大多已成为企业骨干,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党建工作难摆上位置。一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同志缺乏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关系不大,党员教育管理可有可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存在畏难情绪;农村、机关和社区党的建设任务繁重,顾不上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等。二是对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主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生产;有的担心党组织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三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的党员对开展党的建设缺乏认同,积极性不高。这些党员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二)党员数量较少,流动较快,党组织组建难度较大。一是产权上的私有性,弱化了与党组织的内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多无上级主管单位,诞生之初普遍未设置党组织,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务工作者与国有企业相比,都被“边缘化”了。二是党员数量难统计。从目前的统计渠道中无法得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确切数字。三是党组织难建立。与国有、集体企业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力量薄弱,缺少建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三)活动缺少保障,受到制约,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开展。一是个私企业点多面广,从业多样,经营活动节奏快,有的跨地经营,有的经营地与注册地分离,使党组织的设置、管理遇到许多新的情况。二是私营企业中党组织开展工作很大程度上受企业主的制约,客观上使得党员管理教育、党员发展等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三、对策及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自觉性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四破四立”,切实消除思想障碍。即破除少数党政领导的“无所谓”心理,树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事关全局的观念;破除少数基层党组织的畏难情绪,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的观念;破除少数企业主的戒备心理,树立非公经济组织要健康长寿、离不开党的政治优势的观念;破除一些党员的雇佣心理,树立在非公经济组织同样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观念。一方面要按照“七一”讲话提出的新任务、新标准、新政策,进一步突破思想禁区、破除组织发展上的关门主义,拓宽工作思路;另一方面,要坚持从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不断积累管用的党建理念,逐步掌握工作规律,进而掌握实践创新的主动权。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二)加大组建力度,规范隶属关系,抓紧消除空白点一是对已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经济组织,无论规模大小,都应明确刚性要求,及早组建党组织。二是要坚持“抓大带小”。对资产规模较大、员工人数较多、在当地利税贡献突出、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以及在当地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市场,要列为重点对象盯住不放,帮助其尽快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三是要大力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打破计划经济时期按单位体制“一对一”设置党组织的思维方式,广泛尝试联合组建、区域组建、行业组建、挂靠组建、委托组建、嫁接组建等多种方式,一幢居住楼、一个专业市场、一个工业区,只要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都可以成立组建党组织的依托。四是要建立长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切实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实行“分类管理、以块为主”的办法,将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中的党组织分别划归对其企业生产经营有规范约束力的工商、外经贸等行政监管部门党组织主管,将数量较多的私营企业确定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党组织主管。(三)创新渗透途径,不断扩大党的建设的覆盖面要坚持党建、工建、团建一起抓,特别是在打工族比较集中的私营企业,应优先建立群团组织,促进党组织的建立。要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联系员的覆盖面。党建工作联系员的人选可以是党员领导干部,也可以是一般党员;可以从党政群机关选派,也可以从企业或其他基层单位物色。联系员可以实行定点联系,也可以划片负责。各级领导要结合办联系点,带头当党建工作联系员。对上述两条途径仍然覆盖不到的,要纳入社区管理或指定有关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服务站、社会治安网络等多种组织载体全面纳入,不能放弃联系、失去控制。(四)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化解制约因素一是要把住市场准入关口,建立源头管理机制。工商部门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办理注册登记和年检手续时,应要求其填报负责人及员工的政治面貌和党的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坚持定期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反映,从源头上督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时,国资、体改等部门也可参照这一做法办理。二是要建立业主教育、引导机制,降低党建工作的“进入”难度。引导业主把单纯的谋利动机逐步上升到社会责任感,把单纯重视资本逐步上升到资本、人本并重,把单纯的经济行为逐步上升到追求民族精神、创业精神,从而形成对党建工作的自觉认识,主动接纳党建工作。三是要建立人才推荐和党务干部输送机制,切实解决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地方和部门党组织一方面舍得派干部担任或兼任非公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有计划地物色、培训,逐步培养起一支结构合理、工作精明、在群众和业主中都有威望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四是要注重载体建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首先要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其次要强化党员的监督管理;再次要创新党员的活动方式;最后,还要抓好典型,树立样板。(五)创新领导方式,确保工作落实。要逐级明确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要明确各镇街局和有关部门党委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面所负的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联席会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台帐制度、定期通报和年终考核、奖惩制度,督促工作落实,要切实加大人才、感情、经费等方方面面的投入。将党性观念强、素质较高的人才放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事党务工作;切实关心和爱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党员,对因坚持原则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党员和群团组织负责人,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在鼓励企业立足自身解决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活动阵地的同时,要制定倾斜政策,帮助党组织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第3篇)

按照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我局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公有制企业现状

我市共有非公有制建筑企业18家,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建筑企业6家,共设非公企业党组织9个,其中:单独建6个,联合建3个。共有党员33名。从业人员1388人,资产总额xx亿元,年营业收入xx亿元,年纳税额xx亿元。

二、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成效

近年来,我局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找准企业党组织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点,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达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共促双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创新领导结构。做到“三个到位”,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随着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增多,但企业党员数量偏少,党组织覆盖面小,党的力量薄弱。如不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势必影响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局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经常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把非公党建工作列入党委党建工作责任状,与其它党建工作同布置、同实施、同考核,形成了非公企业一落户,党建工作就立即跟进对接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领导方式。指导、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每位班子成员选定了1-3家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帮助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

(三)坚持实施“三培养”活动。即把年轻、有发展潜力的党员培养为优秀人才,把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培养为党员,把年纪轻、思想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

(四)强化阵地建设。一方面,把建立必要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学习资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从党建工作需要和企业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将党员活动室、电教中心、职工之家等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学习培训等制度,使各项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三、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坚持“四为”原则。即,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所需要、为业主所信赖、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

二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其目的是要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这个中心,致力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法定范围内开展活动,支持业主依法行使职权,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与坚持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是坚持深入开展各种活动的原则。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和党组织组建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争创“五星”党支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发挥典型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上新水平。

五是坚持实效原则。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行业性质和中心工作,搭建活动载体,使党的活动与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共促双赢。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第4篇)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不断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工作覆盖和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目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区政协工商联组深入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及部分企业,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对策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

冷水滩区现有较大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37家,共有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党员700名,已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77个,其中建立党总支2个、党支部75个,覆盖企业321家,党组织覆盖率达95.3%;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16家企业组织,通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等方式,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为确保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组织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创新引领,在理顺管理体制、扩大“两个覆盖”、创新活动载体等重要环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2018年区财政下拨了99万元用于落实工作经费及“两新”党建指导员和党组织书记的津贴。新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9个、发展党员12名,区委在党内表彰了“两新”领域4个先进党组织、5位优秀党务工作者、2位优秀共产党员。337家非公企业按“属地管理”原则划归乡镇、街道管理,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归口管理责任,形成一种“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按期建成了17个党建示范点,与全区125名贫困对象结对帮扶、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45万元余元、免费培训62名贫困学子,切实履行了社会责任,扩大了党组织影响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动意识不够强。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思维还停留在“要我抓”,还没有向“我要抓”转变,对党建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办法不多,缺乏工作主动性,许多支部都存在一个台账用到底甚至台账上党员只减不增的现象。

二是企业主支持配合力度不够。由于企业主认为首要任务是经营生产,党建活动开展会影响企业生产,因而对党建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理解,严重制约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

三是组织生活质量不够高。个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没有经常性落实组织生活,即使开展了,也是应付了事,存在程序不规范、与“两新”组织结合不紧密、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

四是示范带动效果不够好。除了盛湘电力、黄冈博才、奔腾文创、果秀食品、育才学校等少数几个支部党建工作形成了标杆以外,其他的示范点工作有明显差距,示范效果不强。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突出知行合一,强化政治引领。教育引导是前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支持力度。一是加强学习教育。要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经常性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会议、报告、学会,让他们及时了解党的最前沿的一些思考、理念和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把握当下政策热点和关注点,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决策提供帮助。二是广泛宣传引导。要利用宣传栏,或借助网络,深入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是一项非抓不可、必须抓好的工作,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增强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三是注重培养典型。要发现、培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抓党建,促生产”的典型,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形成一种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奋发向上的好风气,更好地调动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支持党建工作的热情。四是严格政治标准。要将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民营企业家评先评优、担任社会职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出资人(负责人)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各类先进模范时,把是否支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作为“硬杠杆”,引导他们支持党建工作。

2.突出内外兼修,激发内生动力。自身建设是基础,党组织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扎实的服务赢得信任,凝聚人心。一是抓好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的“五化”要求,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建设规范化的党建阵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通过采取民主选举、选拔选派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发挥好“带头人”作用。建议由党员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出资人不是党员的,可从管理层党员中择优选拔党组织书记,内部暂无合适人选时可报请上级党组织选派、选聘。三是发展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充实“两新”工委、各行业党委(综合党委)以及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力量,按要求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和专职工作人员。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熟悉党建工作、人员相对稳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指导和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四是做好党员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制定长期、中期、短期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实施“双培”工程,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增强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3.突出点面结合,促进作用发挥。作用发挥是关键,要坚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实现“双赢”。一是发挥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重大决策前召开会议,让党员先知道,让党员提出对企业决策的意见和建议,由党员行政领导把党组织的意图带到企业决策层,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决策中的引导作用,为促进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发挥好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将活动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为企业献计出力,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展示企业风采、彰显企业价值,争取社会认同。三是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等形式,积极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广泛开展献计献策、技术攻关、业务竞赛、岗位示范等主题活动,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四是发挥好党建示范点的引领作用。先进典型含有丰富的创新元素,能够带出“典型群”,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分年度、分批次建设一定数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党建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发展。

4.突出刚柔并济,落实基本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要强化守土有责的政治担当,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要完善“两新”工委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定期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压实工作责任。要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和绩效考核范畴,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三是加大经费投入。要认真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税前列支等相关政策。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上交的党费要及时全额返还,有条件的还可用留存党费给予支持,对新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支持。此外,还要积极争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出资人(负责人)对党组织活动的经费支持,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落实激励措施。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更好地履职尽责,要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强化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的岗位冿贴,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归属感。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第5篇)

近年来,略阳县委始终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着力在消除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空白点”和工作机制建设的“疏漏点”上下功夫,在消解非公企业党组织职能作用发挥的“薄弱点”和党建载体活动开展的“困惑点”上做文章,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正常经营的34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个,小微企业321个,从业人员3506人,党员893人,建立党总支2个,党支部237个,党组织组建率、党组织覆盖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分别为68%、68.6%和100%。2012年,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xx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5.86%。

一、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建设,力求实现非公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始终坚持“非公经济发展到那里,党组织就组建到那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那里”的工作理念,因类施策,多措并举,力求在党组织的组建上消除“盲点”、不留“空白”。主要采取五种形式组建:一是对23家改组、改制、联合、兼并的原国有、集体企业的党组织进行了改建。二是对6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党组织进行了重组,确保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三是对仅有个别党员和从业人员较少的非公企业,组建联合党支部。四是对改制的国有企业、破产倒闭的非公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党员,就近挂靠在街道社区或个私协会党组织,实行统一管理。五是对新成立的非公有制企业,从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集中组建党组织。截止目前,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共组建党组织234个,其中在38户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总支2个、党支部34个,党的工作覆盖到了每一个非公经济组织。

2、强化自身建设,努力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职能作用。一是抓阵地。通过各级广泛发动引导,大力实施“安家”工程,全县各非公企业先后投资70多万元,共建起16个党员活动室,其中诚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非公企业的党员活动室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二是抓队伍。广泛开展“把党员培养成岗位业务骨干,把岗位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全体党员和职工吸纳成工会会员”的“双培一纳”活动,近年来,有21名一线优秀骨干职工新发展为党员,其中7名进入董(监)事会,新涌现党员技能标兵41名。三是抓制度。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坚持落实党组织和企业董(监)事会“交叉任职、多向进入”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工组织与企业董(监)事会联席会议”、“党政班子生产经营形势分析例会”、“党支部定期听取群团工作汇报”等相关制度,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促进者、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各方利益的协调者、和谐劳资的构建者,全县59名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了企业决策层,93名党员职工分别在工会组织内兼任职务。

3、强化载体创新,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效途径。积极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活动,开展了“为党旗添彩、为企业争光”,“我为企业献良策”等活动,共建立“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38个,700多名党员和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94项,70%以上被业主采纳。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还通过举办文艺晚会、体育比赛、郊游等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实业整合企业党、工、团、妇各部门资源,把原来分散于各部门中的企业宣传、文娱文化、教育培训、权益保障、形象公关等职责统一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共同打造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核心的诚信企业文化,并将其渗透到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建设、人才资源开发、品牌打造、企业形象树立等方面,将企业“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赋予了企业党建全新而重要的内涵,激发了企业党建的生机与活力。

4、强化组织运行,着力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县委于2012年成立了企业工委,负责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属党委负责。实行了党员县级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党组织制度,广泛开展领导干部“交友帮扶”活动,全县36名县级领导与31户非公企业和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生活中的难题。帮扶单位坚持双月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企业交流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在已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选配上,拓宽选配渠道,采取内部选、外部聘、组织荐等方式,把党性强、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选配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党建指导员制度,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强化考核,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党建指导员工作目标任务。各相关党(工)委建立健全了“一季一例会、半年一督查、年终一考核”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检查考评机制,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亲自抓、相关部门倾力抓、各级组织配合抓、指导员具体抓、各方联动一齐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四难”现象:

1、思想认识难统一。一些“老板”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心存疑虑,一方面担心党组织建立后,对业主威信造成损害,削弱其权力;另一方面担心党组织活动过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给管理带来麻烦。加之一些企业中部分党员是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各单位退休人员,流动性、分散性和差异性大,党员的在党意识有所淡化。

2、党组织作用难发挥。从实际情况看,企业主是党员的党组织工作开展较为正常,非党企业主对党的工作大力支持的,党组织工作开展就较为顺利,反之工作开展难度就大。一些非公企业主对党组织有功利倾向和思想疑虑,有的怕建立党组织后关系难协调,担心出现“失权、分权、争权”现象,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成本,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组织建设难到位。一方面企业中党务人才缺乏,多数没有落实党务干部待遇,导致优秀党务人才难以留住。另一方面党组织开展活动难,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大多数工作凭企业主的意志来决定,党组织无权参与决策;党员和业主的雇佣关系,也使党员的监督职能发挥受限。部分党组织没有专职党务干部,兼职党务干部在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使党组织的沟通、协调作用难以发挥。一些党组织的活动与单位的经营发展结合不紧密,难以充分调动党员、职工的积极性。

4、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一是部分企业党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活动的时间、方法、内容上与本单位和党员的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同时缺乏有力的督促考核激励机制。二是部分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不少党员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怕麻烦,不愿转;有的党员怕参加组织活动,耽误自己时间,影响收入,不想转;个别党组织甚至认为党员管理难,不愿接,出现了部分“挂名党员”和“口袋党员”。三是党员发展工作不重视。部分兼职党务干部,由于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等工作不能落实;企业用工制度灵活,人员流动快,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稳定;工学矛盾突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间难保证。四是党费收缴不正常。有的企业员工收入不稳定,无法按标准确定党费收缴基数;个别党员缺乏党性锻炼,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存在漏缴党费现象。五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党员党性意识弱化,不愿意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有些党员认为党员和其他员工同是企业主的“打工仔”,谈不上发挥什么带头作用,或者发挥作用仅限于做好事、参加公益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1、明确定位,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把企业党建作为党(工)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专项述职和县级机关相关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目标管理、定期研究、情况通报、领导干部联系点、联席会议等制度。建立递进式分类管理制度,对已建党组织开展分类定级,分类管理,扎实做好后进党组织整改提高工作,努力做到普遍晋位升级。落实预警机制,对出现问题或陷入瘫痪边缘的党组织及时预警帮扶;完善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选配和调整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务工作、懂经营管理、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企业协助建立健全党群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互动机制,共同学习熟悉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了解上级决策部署、沟通生产经营情况。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党组织要邀请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相关活动,注重发挥企业管理层中党员和党员工会主席的作用,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创新服务,健全党建工作要素。一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意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出资人入党;引导督促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注重向企业党组织输送党员职工,特别是把大学生村官、复退军人、高校毕业生优先推荐到企业就业,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探索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加强新组建企业党组织工作力量。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强化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从党政机关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党务工作者和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中下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渠道,通过党内选举程序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重视选派优秀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提倡机关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两新组织挂职从事党建工作。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两新组织主要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应配备专职副书记。提倡不是出资人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也可以由党员工会主席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三是强化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多样化选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把企业党务工作者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按照分级培训原则,依托各级党校和行政学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党务工作者综合能力素质。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员群众报告工作、述职评议等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党组织书记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保障制度,建立党组织书记劳动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前向上级党组织备案制度。党组织书记因坚持原则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上级党组织将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帮助和支持,调动党务工作者积极性。四是加强对出资人的教育引导和联系服务。建立企业出资人教育培训和联系服务制度。定期举办企业出资人培训班,引导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由县级领导和部门领导分层次联系企业负责人,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研究制定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时,注重听取出资人意见。对出资人的评先选优、政治安排,要事先征求企业党组织和相关党工委、工会组织和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的意见。对政治方向有偏差、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社会评价不良的出资人,要批评教育;对违纪违法的,要依纪依法查处。

3、丰富载体,探索开放式党组织活动。一是大力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双向互促。进一步提升机关党组织与非公党组织“双联双促”活动,坚持做到“两同、三访、四帮、五送”,增强活动内涵。二是进一步做好非公企业“党群共建”活动。坚持开展“双带双荐”,“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等活动,积极构建党群互动平台,坚持做到党群组织同步抓、党群教育同步搞、党群活动阵地同步建、党群工作同步考核。三是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除党章规定的党内活动外,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推动企业党组织与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提倡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四是创新非公企业党建活动载体。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按照生产经营好、组织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广泛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五是加强示范引领。把实施品牌带动和项目管理作为企业党建的重要抓手,明确创建标准,注重规范引导,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活力、带动作用强、社会影响大的党建示范点,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建良好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氛围,努力形成全县上下一股劲、共同参与齐努力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第6篇)

近年来,多伦工业园区紧紧围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求,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党建水平”为基础,从“健全服务体系、打造服务队伍、强化基础保障、整合服务资源”为抓手,着力打好“服务牌”,助推园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多伦工业园区始建于2006年,是锡盟重点培育的六大工业园区之一,2012年12月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先后被自治区列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双百亿工程”重点培育建设园区、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东部盟市重点工业集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四区”格局分为四个产业功能区,分别为配套综合产业区、新型化工产业区、农畜产品加工区及高新产业孵化区。

目前,园区经营状况相对稳定、实体运行非公企业10户,有党员的非公企业有5户,共有党员24名,通过单独组建、行业联建、产业链联建等方式,共组建党组织4个,分别为:内蒙古滦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世腾化工党支部、丰华热力党支部和盟东水泥厂党支部。现有非公企业党员24名。同时,为了促进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水平快速提升,建立了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1个园区党建工作指导站。

二、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党建水平。2016年成立了园区非公企业综合党委,为园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园区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寻求党建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按照小型、业余、灵活、务实的原则,合理安排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做到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散活动为主;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以业余时间为主;必要的会议与小型活动相结合,以灵活小型活动为主;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以业务学习为主;党务工作人员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二是由园区党支部牵头组织实施了县直机关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示范带创”活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与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各单位按照要求积极深入企业开展帮扶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政企党建新格局。三是由园区党组织牵头启动了行业主管部门机关党员与非公企业党员实行“一对一”帮扶工作,在党员层面上实现了政企互动。四是园区党组织开展了“百日集中组建”活动,对园区非公企业是否具备建立联合党组织条件、年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量、党员数量、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法人政治面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排查摸底,准确掌握了全县非公企业的基本情况。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100%单独建立党组织。对经营状况稳定、实体运行有1-2名党员的非公企业组建联合党组织,做到应建必建。从行业主管部门抽调业务精、工作认真负责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联合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和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制度、开展活动、发展党员、活动室建设等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包扶机制。为了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环保、科技项目申报和优惠政策申请等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了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园区管委会班子成员深入企业一线工作机制和党员联系企业制度。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园区管委会班子成员定期走访园区非公企业,针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倾向性、趋势性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企业把握好经济走势和发展方向,对企业投资扩产、结构调整、企业管理等过程具体指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管委会每名党员干部联系园区企业2个,每月利用党课、会议等形式向企业负责人、职工宣传党的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环保规章制度,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及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两新”组织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开展“扶贫助困送温暖”主题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反哺社会,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和党的业务方面咨询,主动和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联系,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帮助指导,做到了主动服务、创新服务、贴心服务。

(三)打造服务队伍,提高干部素质。以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为抓手,园区管委会把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的党员领导干部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健全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制度。管委会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理论学习新途径,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谋划工作思路、研究解决工作难题、推动工作上新台阶的“助推剂”。二是注重发掘党员教育模式新方法。改变以往“三会一课”读书看报枯燥、乏味的学习教育方式,结合园区中心工作,每月设计一个主题,确定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变开开会、读读文件、听听汇报、写写体会等传统方法为学习导读、重点引领发言、主题式研讨、辩论、典型事迹演讲、观看电教片等方式,开展多彩性学习,使学教活动更丰富、更灵活。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

(四)强化基础保障,优化招商环境。园区管委会注重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突破园区发展瓶颈束缚,充分发挥定向把关、掌舵引路政治核心作用,以问题为牵引,全面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打破制约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园区经济平稳快速运行提供政策保障。一是针对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地方财政投入压力大等实际,管委会充分发挥运营企业的能动作用,依托丰华供水、供热公司先后投资近亿元完成了综合配套产业区2.4平方公里的供水、供热全覆盖;协调多伦城镇污水处理厂,先后修建污水管网22公里,使入驻综合配套产业区的企业,生活污水全部入网,切实提高了污水集中处理率;依靠多伦供电局,先后建设了35kv和110kv两座变电站,实现了电力先行,保驾护航的作用;借助多伦广电公司和移动、联通公司,先后在四个功能区铺设了网络专线,实现了园区通网无死角。二是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探索、推进工业园区“园中园”新模式。根据多伦县工业用地实际、园区发展情况、电价水价等相关政策,制定了较为具体的《内蒙古多伦工业园区制造产业园扶持政策》、《内蒙古多伦工业园区家居建材产业园扶持政策》及《内蒙古多伦工业园区汽车产业园扶持政策》,为做大园区机械与装备制造、塑料与包装、家居建材、汽车产业等特色产业,鼓励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五)整合服务资源,助推企业运营。为了及时解决企业在施工建设和生产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园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党支部+部门+企业”模式,依托现有的产业定位和资源基础,围绕园区企业的核心需求,整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让入驻企业真正扎根,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解决入驻企业“用地难”问题。在对入园企业的占地面积、生产经营现状、土地证办理情况、土地出让金缴纳情况、土地使用税缴交情况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管委会党支部组织召开工业园区用地专项整治工作协调推进会,会同县国土局、住建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业务部门进一步完善确认园区企业用地情况,并认真研究讨论了入园企业在用地手续办理和税金缴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入园企业土地正常使用奠定了基础。二是协调入园企业“用工难”问题。园区党员干部对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协调就业部门落实用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技能人才培训政策、培养制度落实不到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等现状问题。三是关注入园企业“融资难”问题。及时向县政府反映企业融资难情况,协调财政局金融办、经信局、工商联、银行和企业等部门,召开政企对接会,为中小微企业创造了融资平台。四是充分发挥运营企业的能动作用,做好基础工作,保障企业顺利生产。抓好入园企业的日常管理和项目推进工作,协调解决企业的水、电、热、讯接入问题,为企业顺利投产达效奠定坚实基础。

三、经验启示

一是把党的建设与深化改革相融合。改革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发挥园区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园区运行机制等制度,有效打破制约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产业布局规划和党建规划同步制定,在主导产业和重点楼宇合理划分片区,建立党组织和党建服务站点。

二是把党的建设与全面创新相融合。要牢牢抓住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强化企业政治引领,聚焦动力转换,坚持向创新创业创造要红利,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合理整合机关、企业党建优势,辐射带动员工弘扬创新创造精神,切实凝聚起抓党建促发展的强大合力,让园区企业员工在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三是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充分发挥园区综合党委作用,整合园区内“两代表一委员”、行政机关、群团、统战等资源,把各级党组织拧成“一股绳”,延伸工作抓手,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园区发展的创新优势,探索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化运作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