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就像音乐或艺术,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良好的餐桌礼仪犹如让孩子瞬间拥有了好的歌喉或神奇的画笔,无论是在金发碧眼的国度,还是在我们古典的东方,都可以顺利与人交往。文明的礼仪,实际上是一本全球免签的护照,能帮孩子走得更高更远。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良好的餐桌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良好的餐桌礼仪
相信大多数妈妈都遇到过这种情形--在餐厅里,邻桌的孩子不停打闹、上窜下跳、互相追逐;小孩把盘子碗敲得叮当乱响,挑拣食物或把食物当做玩具;席间一同就餐的孩子不断打断大人谈话,大声尖叫、娇纵顽劣…每当这种时候,作为旁观者或是心里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一定要胖揍一顿!
但孩子在餐桌上没样儿,并非抽他两个嘴巴,然后告诉他一堆条条框框就可以解决的。多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可以安安静静、举止得体的小孩,都是在平日里就受到过良好的言传身教,有愉悦的生活环境,并时刻被成人礼貌对待着的孩子。反之,没有被好好尊重过的小孩是不会理解这些抽象词汇中的含义的。
“礼法并不是为了看着漂亮,礼法的真意是理解生命中的一些本质。”日本知名平面设计师山口信博如是说。就像我们了解,残酷是生命的真相,因而我们懂得了珍惜那些被我们剥夺生命而得来的食物。在西方的餐桌上,饭前会为上天赐予的食物祈祷,在东方,亦以不可掉落饭粒和剩余食物成为重要的用餐礼节;自私是人的本性,克制自己为他人着想则成为重要的礼仪。谦恭、隐忍、注重礼节——不打搅别人,让他人感到愉悦是其中的本质。
对于幼童,在一餐一饭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礼仪,并不仅仅是这些规矩本身,而是通过这些细小的行为方式,告诉他们一种与人、与世界相处的模式,并通过这些获得自信和他人的尊重。英女王皇室家庭总管Alexandra Messervy女士这样诠释礼仪——拥有好的礼仪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建立自信。因为它可以使其他人感到舒服、自然。
同样,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也并非一个粗鲁的命令和强加式过程,而是在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懵懂的模仿,到能体会出其中的美好的真谛。
这么说听起来有点白痴,谁不知道用餐是为了愉快呢?但事实往往本末倒置,在我们过多专注于严格练孩子用餐礼仪、培养用餐好习惯时,常常忘了让他们首先感受到,吃饭是一个享受愉悦的过程——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那些懂得享受用餐乐趣的孩子总能在举手投足间恰到好处,而缺乏用餐礼仪的小孩更多时候甚至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出现在餐桌前,为何总在这种时候被父母教训?更不知道他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食物或周围环境?
李安导演曾说过拍电影有几条定律,不要碰小孩、不要碰动物,不要碰水。确实,这些都是最难掌控的部分,但电影可以避开小孩,可作为生活的导演,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孩子。在这部戏的脚本中,就要从心底认同,教会孩子餐桌礼仪的目的,不是在外出吃饭时做给别人看,也不是在家里拿着游标卡尺盯住孩子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就够了。餐桌礼仪不是桎梏,不是让孩子戴着脚镣舞蹈,而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把孩子最天真美好的部分连同他们古灵精怪的热情一起安放其中,用最自然最舒服的方式展现出他们闪闪发亮的一面。
1. 教养首先要讲道理
一次吃饭时,一个孩子不断大声地打断我们的对话,对她的妈妈以及其他人大叫——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场面尴尬。作为父母,是粗鲁地呵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搭茬儿,还是含糊地说,大人可以说话小孩不可以?这似乎都不合理。难道不是他的老师或父母曾经这样要求他吗?是否有必要先给他解释清楚,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说话?是的,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说话呢?
难道吃饭的时候不正是大家交谈最好的时机吗?这条规矩的形成也许起因于希望孩子尽快专心吃完食物,并且不要被饭粒呛到,但这并不合乎生活常理。日本小说家、评论家宫本百合子在她的著作《新教养》中提到,教养要合乎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烦琐而不得要领的教养,是最差的。因而,吃饭不能说话这条规矩应该稍作修改——嘴里含着食物的时候,请不要说话。
教养首先要讲道理。实际上,无论是拿筷子的方式,还是左叉右刀从外而内的餐具摆放顺序,都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千百年来形成的礼法,一定会是最方便、最有效率的章法。无论中西,上菜的顺序、品尝美味的讲究,又都内含着对人味觉的深入研究。我们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先品尝清淡的前菜,味重的荤菜要在海鲜之后,而甜品压轴?因为这样才能享受到味觉丰富的层次。又为什么拿酒杯的时候只能捏住杯脚?专喝勃艮第酒的酒杯杯口窄,而喝波尔多酒的酒杯杯口宽?这里面关于化学和生理学的道理可以等他们长大点后慢慢讲解。但你要做的是,教给孩子之前,自己要深谙其中的道理,即使像不能抖腿斜眼、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不能敲盘子敲碗这些要求,虽然尽可以大喝一声,少废话,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但其实,这一切也是和社会文化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扯不完的关联和典故的。
2. 不被打扰的小孩才懂得安静
在餐厅里,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像有多动症一般,一直处于不安的状态。对父母说话高声而无理,甚至尖叫,把食物乱丢,杯盘弄得乱响,还会撒泼哭闹。
们也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一直专注地吃着面前的食物,小手的动作甚至还笨笨的、萌萌的,但却很努力地吃完食物。想要什么的时候会向父母提出请求,会和父母交流,但不会过大声量或一直打断大人的谈话。
这两种孩子从生下来都是一无所知,并没有谁对餐桌礼仪或用餐规则天生就懂,但发展到如此极端的两个方向,必然有其中的原因。我们把镜头再推过去仔细观察,会看到第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在絮絮叨叨问孩子吃这个不吃那个不,要擦手要喝水要撒尿,不要摔筷子不要敲碗要坐直。那个孩子刚吃一口米饭,妈妈便塞过来一口青菜,刚要喝水,妈妈又叫着擦擦嘴,而孩子的父亲一直在玩手机,与这对母子的交流几乎为零。而第二个孩子的父母则穿戴精致得体,一边用餐,一边彼此轻声愉快地交谈,他们的目光时常会落在孩子的身上,但很少去打扰他,只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及时而到位地提供帮助。如果他要说什么,他们总会转过目光,注视着他认真倾听,并耐心地和他交流。
就像前文所说,被好好尊重和礼貌对待的小孩,才会以同样的礼貌待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不被随意打扰的孩子,才能够懂得安静和专心。从儿童心理学上讲,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人过多指令和频繁的干扰会阻碍专注力的发展;不能懂得他们内心的需求,错误的教育手法和无效的沟通方式,都会让孩子因为无路可走而变得焦躁——他们除了以发脾气和搞破坏为手段地发泄和引起关注外,别无他法。做一个简单的置换游戏,假设你是那个被一万只苍蝇嗡嗡嗡包围住的可怜虫,三分钟被人摆弄一下头发抹一下嘴角,两分钟纠正一次坐姿,并不断地让你吃这个吃那个要这样不要那样,你还不能掀桌子也不能起身就走,不可以以成人的方式表示抗议,怎么办?估计也只能嚎啕着满地打滚儿了……
3. 为孩子外出用餐做足准备
经常看到一些年轻而时髦的父母会带着他们一两个月甚至更小的小婴儿一起吃饭、喝咖啡、晒太阳,小宝宝也许只是躺在婴儿提篮里,或依偎在大人怀里睁大眼睛吃着手指好奇地看,但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正是一家人在一起,愉快地吃很多很多顿饭吗?
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放弃带小孩出门。在餐厅里看各式各样的人、观察环境,感受轻松欢乐的气氛,都是潜移默化的启蒙。只是当你决定带小宝宝出门前,备课工作要做仔细,这样才能让吃饭变成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
因而餐桌礼仪的培养,不应该仅仅限于在餐桌之上。一言一行具体的身教,胜于空洞乏味的言传。就像简单的请、谢谢、对不起,每个成年人都会教给孩子,但小孩更直观地感受到的不是这些词汇的应用,而是父母对待服务人员的态度;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降低了嗓门、打喷嚏知道遮住嘴巴后,在餐桌上是否会倾听配合别人的谈话则是潜移默化中教养的体现。筷子刀叉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严格的管教来传授,但吃相中的贪相和贫相则是更细微之处的流露。
在遇到孩子失礼于人的时候,我们总是先想到,你丢了我的脸。但要知道,他并不会为了你的面子而活。教养并不是只针对孩子,要时刻透过孩子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举止。也不要喋喋不休地去说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而是去做。一个温和谦恭的父亲,不会教出对人颐指气使的女儿;一个举止优雅的母亲,也不会有粗俗莽撞的儿子。在一个顽劣的孩子身上,反射出的实际上是父母的粗鲁和不自知。
因而我们也会说,养孩子也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与其说,孩子,你要为我争气!不如说,孩子,我会为你争气!
全世界通用的餐桌礼仪
在我们的印象里,总有个误区,觉得西餐的规矩更多一些,而中餐不必那么讲究。但其实,光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就已经写成了一部《礼记》,其中关于餐宴中的诸多规矩细致到惊人,“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吃饭别吧唧嘴;不要大口撕咬着啃肉;吃多少夹多少,别再放回去;狗也有尊严,别把自己不啃的骨头扔给狗;不能爱吃什么就猛吃,更不能因为烫嘴就扇风吹热气儿……这些东西放在今天,依然是完全通行的标准,而且,如果细细想来,其实无论中餐西餐,好的礼仪,全世界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