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证制度主要是围绕破解“城市病”的难题,落实中央关于“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科学制定人口总量中长期调控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完善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人口调控措施,落实人口调控属地责任。下文是北京居住证制度的相关消息,欢迎阅读!
北京居住证制度制定原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人口的聚集,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加剧了城市负担,同时也制约城市化发展。据统计,北京人口20xx年就已超2100万,由此导致的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更是北京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本次市委全会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成为会议决定的重要内容。
大多数城市都有人口规模的目标,北京在20xx年前制定的目标是到20xx年人口达到1800万。城市规划中有关人口的总规划如何制定,人口总量如何制定是一个需要多方衡量论证的事情。“是回到1800万还是放宽到2500万,下一步怎么做很有学问。”陆杰华认为,人口的总规划需要参考的指标很多,包括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容量等。
北京要做新的人口总规划,应该先将城市定位明确。陆杰华说,1993年提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历史名城,人口规模的控制则主要从经济和就业角度考量。但的城市发展和局面不一样了,北京未来会将城市功能定位成怎样的,直接影响到人口调控的效果,只注重数量上的宏观概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管理模式并不创新,而是后置的末端管理手段。
北京居住证制度相关评论
坦白而言,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而言,人口之多、管理之杂、房价之高,已经达到了“不宜人类居住”的地步。但即便是这样,因为北京的资源多、机会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仍然选择加入浩浩荡荡的“北漂”大军。城市的管理者,面对无法破题的“城市病”如雾霾、堵车和逢雨便涝也是愁上眉梢——控制人口事宜就便摆上了桌面
“自由迁徙”说的永远是候鸟,而不是国人;完全放开北京的户籍,可能引发的是北京人口的几何倍数增长,这自然很不现实。但是,只管理、不服务的暂住证制度,已经饱受诟病,不仅仅加剧了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下的身份歧视,还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在北京居住了一二十年,却还是“暂住”,听起来就是个“中国式笑话”。于是乎,在暂住证和户籍制度之间,也便发明了居住证。
居住证,当然有其进步意义。就上海、深圳等已经实行了此制度的城市而言,居住证制度在当下这种户籍制度之下,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城市福利的公平。而北京市相关负责人也表态,“居住证制度可以附载社会服务功能,比如与社保福利挂钩”。同时,居住证如果开始实施,意味着为1984年开始实施的“暂住证时代”画上了句号。这都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但是,居住证毕竟不是户籍。在北京获得居住证,虽然能够在某一些福利方面可以等同于北京市民,但是,居住证代表的仍然是“二等公民”。关于居住证,也便产生了这样一个悖论:如果居住证能够被赋予和城市户口一样的社会福利,那么,居住证也阻挡不住全国人民往北京涌入的势头,即便房价再高,也是一往无前;如果居住证不能解决更多的福利问题,则可能就是暂住证的一个更名,但实际上,也确实没有多少意义。
城市之所以有大小之别,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不是说,每个城市都应该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或拥有同样的发展规模,也不是说市民都应该有同样的收入,而是说,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和居民,都应当拥有同样的权利和福利。比如说,在北京市的高考生,能够上北大清华的几率,不应该比其他城市高,各种医疗资源也不应该过于集中。唯此,社会才能更加公平,城市规模才有可能达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式的共同发展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