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夫妻【家庭生活感悟:患难夫妻为何情逝于优渥】

  夫妻间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总是幸福的。如果患难的夫妻也有劳燕分飞的时刻,这也许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我们曾被逼好过》。

  里面讲到,一些所谓的“患难夫妻”,当解除了困窘、优裕生活到来时,几乎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曾经的情感消失不见。

  哀怨的一方习惯把这样的情感变化归咎于对方变了。但文章的作者却不以为然,她说:

  其实,你的那个他(她),本相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只不过,他(她)曾经被困窘的生活逼“好”过。

  苦难可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却检验不出Ta的真实本相。因为人在极端的窘迫中,会丧失自我的定位,以及爱的能力。会因为缺少条件达成,而主动放弃心中的某些欲望。

  此时产生的情感,若是生活环境不变,可能也会天长地久下去。但若Ta的个人条件优渥了起来,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后,这份感情自然也就岌岌可危了。

  人只有在拥有财富和名望时,才会显露本相。这个时候的Ta最真实。反之,则为虚相。

  “金钱是试金石”,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钱”这个东西很俗,但却可以因它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品行。

  人在受限的环境中,为了或是物质,或是精神的需求,是可以降低条件挤在一起彼此取暖的。但若环境好了呢?就会有适合此阶段的真实想法应运而生。

  庄子用鱼儿作出的比喻最为贴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了陆地上,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它们吹着湿气彼此呵护,吐出唾沫互相滋润。

  这种因怜悯、同情、彼此需要而处在了一起,并不是鱼儿的真实意愿。如此难受的困境之地也不是鱼儿最终想要的,它们总想回到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因此,一旦有水漫了上来,它们就重获新生般,纷纷调头寻着各自的目标游了开去。曾经的相濡以沫也就不再有心思顾及了。

  鱼儿如此,人亦然。

  20世纪九十年代,一部描写西双版纳返城知青子女到上海寻亲的电视剧《孽债》,不知感动了多少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的观众。

  从主题曲《哪儿有我的家》中,就不难体会到这劳燕分飞般的无奈:

  美丽的西双版纳

  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么大

  有没有我的家

  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因为一个历史的结点,原本没有相同属性的两类人被圈在了同一个生活圈里。在非正常的状态下,因崇拜、怜悯、同情、感激等各种复杂心理滋生出的情感,却托不住家的小巢。

  他们不爱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这种爱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生存。

  但哪个知青又不想返城,不想回到曾经的生活中去?没有谁天生就喜欢吃苦受累,喜欢在艰苦的条件下生活。一旦有了返城的机会,那是削尖了脑袋都要钻进返城列车里去的。能安于现状留下来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或对曾经的生活不再眷恋的少许人而已。

  他们忘恩负义吗?并不其然。他们离开之前,也不曾想到如此一别竟是两个世界的差距,再也走不到一起。一旦到了优渥的环境之中,他们自然就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也就不再设限地给自己一个新的追求。

  劳燕能够走到一起只因偶然,分开却是必然。

  因为东飞的劳伯和西飞的燕子,谁都无法改变各自的生命属性,朝同一个方向飞去。

  既然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适合自己的自然、舒心的生活状态,也不想迁就对方,委屈自己,那就不必在分开之后,还互相指责、彼此怨恨地闹个不停。何不在背向而行后,留一道美丽的身影做个念想?

  彼此不再执着,回到各自的自然状态之中,难道不比难受地相濡于陆地更好一些吗?

  正如庄子的智慧: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作者:又耳

  公众号:又耳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