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座谈会讲话发言五篇

篇一

今年是我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九个年头,九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回想起来感触良多,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农村工作的苦与乐。

带着真感情,成为村干。从卫校毕业后我返乡当村医,在村里有着不错的收入。但我目睹家乡贫困面貌后,就想参加村党支部竞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带来一些变化。我将想法与家人朋友沟通,却遭到强烈反对。他们劝我说,村里基础条件差,很难做出成绩,别放着村医这个好人不当,去做“吃力不讨好”的村干部。即便如此,在2009年换届中,我还是不顾亲戚朋友的再三劝阻,通过公推直选,成为了岭里村的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集体零收入,全村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看着这落后破败的现状,我清楚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但是,群众深切期盼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激发起我奋发拼搏的动力。也正是因为对这个村、对村里群众的这份真感情,我一干就是9年,一刻都不曾停歇。

拒绝等靠要,带头示范。这些年,村党支部从硬化村道、建设村部、修缮学校等做起,到完成901县道征地拆迁,再到推进造福工程、农民公园等设施落地建成,每一个项目都精心策划、有力推进。在901县道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征地拆迁安置和造福工程建设联系在一起,积极向县里争取造福工程项目,经过多番努力,最终,岭里造福新村在一片荒地中拔地而起,从2017年1月启动到10月完成入住,成为了屏南造福工程的示范。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以干得助,以干促上”,这是党员群众对村党支部和我本人的评价。

下足苦功夫,争当先进。党支部书记的首要职责就是抓好党建工作。我从一窍不通开始,一路摸索过来,到创新提出了“3+x”党建促扶贫工作机制。如在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昌德过程中,针对其爱人患病的情况,我一方面发动县乡村三级挂钩帮扶的党员干部帮助其联系医院、牵头募捐手术款,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致富能人帮助陈昌德本人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帮助其儿子就业,促使其一家人摆脱贫困。通过不断努力,岭里村党支部和我本人所获得的荣誉与关注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告诉党员群众,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高度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宁德发展,我们一定要心怀感恩之情,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在幸福路、致富路上团结一心、奋发努力、创先争优。

篇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驻村“第一书记”第三季度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对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为驻村“第一书记”鼓劲充电,从而进一步提高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能力,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刚才,4名驻村“第一书记”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既谈成绩,又说问题,听了之后感触很深、启发很大。自就任“第一书记”以来,大家都能严格按照县委要求,迅速转变角色、积极投身工作,做到了“吃住在乡镇,工作在农村,成绩在基层”,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为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职责,弄清驻村“干什么”

脱贫攻坚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县委选派到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座各位都是经过单位推荐、综合考核和层层把关后才到村任职的,可以说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开展驻村工作,首先要找准自身定位,弄清楚应该“干什么”。根据中组部、中农办、国扶办等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书记”要切实承担起“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高治理水平”四项主要职责,这就为大家到农村去干什么指明了方向。

一要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现阶段,“百日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你们要把主要精力用到抓精准脱贫上,重点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这个目标,找差距、定办法、抓落实。要抓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宣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要抓规划落实,好的想法要积极提出,好的项目要大胆实施,要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抓紧把论证成熟的项目纳入其中,帮助贫困村找到脱贫路子,尽快实现群众脱贫增收。要抓项目实施,脱贫的措施最终要落到项目支撑上。现在村一级项目很多,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门别类制定措施,加快推动扶贫项目落地落实。同时,要积极兑现农村产业扶贫资金,做好脱贫户帮扶指导工作,督促各户科学合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

二要助力基层党建升级。从长远看,抓好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建强村班子,选好带头人”。你们要把基层党建紧紧抓在手上,把村干部作为依靠力量和工作对象,采取谈心谈话、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党性觉悟、增强决策水平,真正找到“带班子、强支部”的门路。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协助村支部书记发展党员,把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人员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要注重机制制度建设,“第一书记”要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思想,学习相邻县(市)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引导辅助村“两委”制定针对性强、适合本村、简便易行的工作制度,并督促不断规范村级班子运行。

三要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第一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民办事上,重点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定期听取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群众随时感受组织就在身边、组织就是依靠。要讲究为民服务方式方法,着重突出贫困群众,特别关心贫困户中的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便民咨询,简化办事流程,做到“党员干部多跑腿、贫困群众少跑路”。

四要推进村级依法治理。要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径,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积怨的工作,多做引导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全面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不断深化基层法治示范创建,着力提高群众依法办事意识,教育引导群众“讲孝道、讲礼让、讲文明”,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掌握方法,学会驻村“怎么干”

担任“第一书记”,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切实转变思想,掌握科学方法,以实的举措、严的精神,努力在驻村岗位上干出新业绩。

一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驻村工作不同于机关工作,对象、环境、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要心静下来、融入到群众中。你们在原单位都是优秀分子、中坚力量,但这一切只能代表过去。基层是情况复杂且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条件艰苦、远离家人,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你们要正视农村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坚持“从零开始”,主动调整心态、低调做人,多向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致富能人学习,努力学习农村工作经验,积极提高应对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真正打开工作局面;另一方面,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善于用好自己的专业特长,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为农村工作带来新理念、注入新血液,力争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之路、发展之路。

二要摆正位置,处好关系。中央文件明确要求,“第一书记”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和协助村“两委”工作。大家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分寸、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与村干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的关系,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要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注意搞好团结协调,避免事事包揽,凌驾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上的错误倾向。村里的重大决策,要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村干部长期生活在农村,人熟、地熟、情况熟,善于处理解决村内事务,要学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多地尊重他们的意见,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也不能畏手畏脚、妄自菲薄,组织把你们选派到村上,你们本身就有过人的地方,大家要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政策优势和人脉资源,围绕问题主动作为,为村级发展作出自身应有贡献。要处理好与乡镇党委的关系。大家要自觉接受乡镇党委领导,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主动争取乡镇的支持。乡镇部署的重点工作,要与村“两委”干部一道,研究工作思路、增添方法举措,确保不折不扣完成乡镇交办的任务。要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原则上选派的“第一书记”要求全部脱产驻村,但脱产不能脱钩,你们要定期向派出单位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要掌握方法,积极作为。村里的工作方法和机关不同,各村有各村的实际,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大家要讲究方式方法,学会“弹钢琴”。要搞好调查研究,到村开展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摸清村情上下足“绣花”功夫,放下架子、入乡随俗,多与群众拉家常、摆心声,做到班子运行、村情民意、发展路子、群众疾苦、矛盾纠纷等情况清楚,避免“开黄腔、乱决策”。要坚持依法办事,只有以法为标杆,才能树立公道正派良好形象,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你们要以村务、党务、财务公开为突破点,通过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村干部进村入户联系制度等,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村级治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要学会统筹整合资源,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贫困村必然会得到诸多政策和项目支持,作为“第一书记”,你们要站高谋远,既要抓好内生“造血”,还要用好外界“输血”,通过对本村进行全方位调研,有针对性地规划脱贫产业、申报建设项目,避免资源重置或浪费,最大限度帮助贫困村脱贫奔康。

三、示范带头,确保驻村“干得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第一书记”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褪去“文件味”,多点“泥土味”,切实当好群众脱贫奔康的领路人、带头人和贴心人。

一是勤于学习要走在前头。大家要牢固树立“基层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理念,多向基层干部学,多向乡村群众学,多向致富能手学,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以脱贫一线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做法为标杆,学习他们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深挖细研、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见贤思齐、对标先进,不断增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争当脱贫攻坚的“行家里手”。

二是联系群众要走在前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要想建强基层组织、实现精准脱贫,没有一种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就难以俯下身子、沉下心去,真正融入到百姓之中。希望大家努力做到与乡村干部同甘共苦,与贫困群众交心交友,多走村入户、多进田间地头,确保贫困群众逢遇困难就有人帮。要把做好“两学一做”与驻村帮扶紧密结合,通过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风政风的极大改善,从而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持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三是担当作为要走在前头。作为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我县贫困村不仅脱贫任务艰巨,矛盾纠纷往往也比较多。作为“第一书记”,你们必须勇挑重担,要敢于攻坚克难,逢事不绕道、遇难敢攻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劲,该干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该担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坚决克服“挂职镀金”“临时过渡”等消极心态,带领群众奋力改变落后面貌。

【篇三】

同志们:

今天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2018年“三农”工作。刚才,静霞同志详细安排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六绿”攻坚相关工作。等会儿,友江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切实增强抓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安排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志刚书记强调,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要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要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要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要求非常严格。在市委农村工作会上,昌旭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今年开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65%以上,到2020年初步建立具有铜仁山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持续抓好抓实“六绿”攻坚,千方百计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少荣市长要求,要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力争农村“组组通”公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三项重点工作提前一年完成,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域绿化“六绿”攻坚工作。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我们怎样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工作向前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2017年,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面貌、人居环境、民生事业等取得长足发展、实现整体提升。一是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调优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21:55。基本完成县有主打产业、乡有特色产业布局,建成4.3万亩花椒基地、8万亩精品水果基地、2000亩食用菌示范基地、10万亩露天蔬菜基地,农林渔牧总产值xx亿元、增长6%。升级21个农业园区,培育293个家庭农场,农业增产增收成效明显,农业增加值不断提升。二是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我们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民生工程,大力启动“六通八有”项目建设,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834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8处,解决60792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田水利项目16个,有效解决灌溉面积5000亩。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53户,实施58个贫困村“四改一化一维”建设。完成全域绿化15万亩,实施退耕还林5万亩,石漠化治理14.54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2%,全县林地保有量达152.7万亩,林木蓄积660万立方米,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农民获得感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050元,增长10.5%。减少贫困人口13670人,实现5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46%。惠民举措高效务实,保障有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民获得感明显增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还存在很多短板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低,效益差,经济作物比重不高,畜牧业规模化程度低,草食畜牧业占比小,牛羊肉仅占肉类总量的26%。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尤其是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很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实质性运转、规范化经营。很多农产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处在产业化经营的低端,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低,农业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比如,少荣市长就指出,我们的潮砥脐橙卖到苏州,由于没有落实规范的产品标准,品质参差不齐。另外,这些年我县发展的产业不少,如板栗、核桃、茶叶、天麻、中药材等,但后期管护跟不上,技术跟不上,有的乡镇、部门以及群众思想认识不深,重视不到位,导致效益不高,成效不明显。二是农村这几年修了不少路,建了不少新房,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是整体面貌并不美观,人居环境并不理想,水电路讯房寨等关乎群众生活及村庄风貌的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少乡镇和村庄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虽然2017年全县通过环保大督查大整治,普遍开展了河道大清理,村庄、路道大扫除工作,但也只是一阵风,没有形成常态化,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三是农民致富门路单一,就业技能不强,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民思想不解放,丢不下传统农业,年年种包谷、种洋芋,对发展新兴经济产业缺乏信心、没有决心。农村贫困人口仍然较多,贫困程度依然较深。

改革开放40年来,打工经济一段时期内支撑了很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发展,收入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的农村并没有取得同步发展,农业更是在退步。当前,随着科技的更新,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被淘汰,农民工打工难、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农民工返乡潮的加快成了必然趋势,他们回来之后做什么?怎么生活?因此,新的时期,面对这些问题和我们当前存在的短板,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脱贫攻坚主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拿出十二分勇气,卯足十二分马力,做足十二分功夫,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让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县落地生根,让我县“三农”工作步入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全力攻坚,切实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今年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县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县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围绕农业强,着力优化农业结构。志刚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农业产业结构优不优、布局准不准,直接关系到产业能否长远发展、群众能否增收致富。一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花椒、肉牛“一县一业”“一长一短”主打产业,全面壮大蔬菜、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绿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实“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每个乡镇必须发展1个以上特色种类,每个村必须发展1个优势品种。坚决打好玉米种植调整硬仗,25度以上坡耕地发展精品水果、油茶、花椒等产业,25度以下坡耕地发展茶叶、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确保调整种植经济作物29.6万亩,种植结构调整面积达65%以上,生态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以上,其中规模发展茶叶2.8万亩、花椒7.55万亩、食用菌0.55万亩、天麻48.72万平米、烤烟3.5万亩、饲草2万亩,新增肉牛养殖3万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革命性突破。二要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要抓住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大宣传、大动员、大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有经验、懂技术、有干劲的能人回乡创业,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要狠抓省市级家庭农(牧)场、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培育建设,点对点组建示范性合作社30个,新增实体化运作合作社200个以上,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高标准、高规格打造省级示范园区2个以上。要积极依托“双千工程”,编制一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德江。积极扶持壮大永志茶叶、德叶康、铭仁食品、茂强土特产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带小、强带弱、富带贫”的良好格局。三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的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和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反租倒包、政策红利、资产扶贫、入股分红等收益,确保稳定增收。四要突出抓好产品质量。要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巩固德江天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果,强化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发展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8万亩,种植产品新增认证5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发展有机畜牧养殖基地20个。要以农产品加工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打造德江品牌,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春季农资、种子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强化农产品监测和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要全力畅通产品流动渠道。牢牢抓住“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机遇,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建立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依托城北电商产业园、农村电商服务站等载体,切实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助推“德货出山”。扎实推进冷链物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全力将我县打造成铜仁市冷链物流集散地和黔东北冷链物流中心,尽快启动煎茶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支持鼓励德江企业在苏州等省内外重要城市设立德江特色产品专卖店、专柜,开展展销活动,提升德江产品知名度。统筹抓好县内和县外两个销售市场,强化县内机关、学校、医院、酒店、企业等定向采购本县产品,要设立县级定向采购配送平台,完善团餐配送机制,建立稳定的直销渠道和直供关系。

(二)围绕农村美,着力改善乡村环境。乡村环境的改善承载着广大农民的新期待,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一要大力实施全域绿化。围绕全年新增营造林绿化17.4万亩(其中“六绿”工程重点区域绿化林2.9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的目标要求,各乡镇(街道)要抢抓时令季节,及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村(社区)、各山头地块,统筹安排好苗木采购、土地整理等工作,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全域绿化工作。要结合“六绿”攻坚工程,统筹规划布局,通过人工造林、修复治理、景观打造等措施,围绕重要通道、城镇集镇周边、重要水系、河流两岸、重点村寨、园区景区等重点绿化区域,有步骤、有计划、成规模地集中连片推进,确保形成整体绿化区域、绿化带、产业带,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生态环境大改善。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树种、林种,做到宜乔则乔、宜果则果、宜灌则灌、宜藤则藤,鼓励林业企业广泛推行“苗林一体化”造林模式,繁育绿化彩化大苗,达到顺应自然、全面绿化、彩绿并举的绿化效果,全力打造“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四季常绿”的森林景观。要大力提升全域绿化的经济效益,积极引导群众规模发展花椒、茶叶、油茶、花卉苗木、精品水果等生态富民产业,利用林地空间,培育壮大山上经济、林下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造林抚育管护工作,明确管护责任主体,确保新造一片、成林一片、见效一片。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三八林”“青年林”“春晖林”“党员示范林”“企业冠名林”等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二要全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供水、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抓好农村路网升级改造工程。主动对标“四好农村公路”,新建通村通组及产业路3619公里,确保今年全面完成三年攻坚任务,全面加强农村道路维修管护,全面提升我县对外通达、对内通畅能力。全力抓好城乡饮水保障工程。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54处,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持续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现120个村“广电云”及数字电视全覆盖,农村100%行政村通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国省道干线沿途村落为主体,突出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生态环境和产业培育,既留住绿水青山和美丽乡愁,又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大“八个小康行动计划”投入力度,着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大传统古建筑保护力度,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三要扎实抓好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58个村级公共卫生厕所,有序推进153所农村中小学旱厕改造。狠抓乡村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放乱堆等不良行为,营造良好乡容村貌。狠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等突出问题,全面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实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四要积极营造乡风文明。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领树新时代乡村新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注重发挥乡贤的带动凝聚作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构建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的和谐乡村环境。

(三)围绕农民富,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立国之道,惟有富民。助农增收是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一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走出贫困是前提,必须按照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年出列58个贫困村,减贫1.5万人的目标,一鼓作气开展“春风行动”,扎扎实实打好四场硬仗,确保完成80%的工作量。要加快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全面完成现有贫困村“六通八有”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解决3.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突出抓实“一县一业、一乡一特”农业产业,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实施挂图作战、专班作战;加快县城楠木园安置点建设,确保2017年搬迁对象在今年6月前全面搬迁入住,不折不扣完成2018年跨区域搬迁12653人;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对符合资助各学段学生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完善四重医疗救助保障制度,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助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努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认真实施1859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08个贫困村“五改一化一维”工程建设。二要狠抓农民增收渠道。要坚定不移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做强,把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做成实体,让更多群众入企打工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企业分红金,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从而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实惠。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大头。要以各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各劳务公司为载体,充分整合农村闲散劳动力,提高务工效率,增加务工收入。三要狠抓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今年全县要围绕“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600人,新增雁归人员返乡就业创业3500人”的目标,健全完善群众就业服务体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更多渠道地实现转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保障。比如,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新型农业,很多群众就住在星级景区旁边,就住在农业园区和交通要道附近,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他们无从着手,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因此,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党校、人社、农牧、林业、供销等部门,要加强群众思想的引导,强化就业技能的培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农家乐也好,发展种养产业也好,特色手艺也好,开淘宝网店也好,要让更多农民掌握就业技能,让更多群众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

三、聚焦要素,破解难题,为推动“三农”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今年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千方百计破解金融、土地、技术、劳务等要素瓶颈,激活农村发展潜力。

(一)强化金融保障。乡村振兴,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让有限的资金通过严格的管理手段和高效透明的运行机制发挥出最大效益;要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开拓融资渠道,用好用活扶贫产业子基金,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按照“五全五定”(全产业链打造、全利益链联结、全要素链配套、全流程链优化、全责任链压实,定产业、定主体、定模式、定额度、定计划)的思路,探索“1+x+n”模式,即金扁担公司加x个龙头企业加n个小微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金扁担公司负责基金投放,龙头企业负责技术管理和市场销售,小微企业或合作组织负责生产管理,让受托企业在基金的“投、管、退”各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要立足资源禀赋,积极申报扶贫产业子基金全产业链项目,力争完成投资xx亿元,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二)强化土地保障。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土地的问题。要积极引导农户将旱地基本农田全部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确保种植结构调整面积达65%以上。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初步形成经营权有序流转新格局,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继续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村闲置土地和宅基地活起来、绿起来。

(三)强化技术保障。乡村振兴,必须解决技术短板问题。要把人才技术放在首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建立自主培养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加强农村技术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造就更多乡士技术人才振兴乡村。建立县域专业技术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大力推行劳务派遣制,聘请农业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对全县农业产业实行定点跟踪指导服务,真正让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各方技术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

(四)强化劳务保障。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劳务充分利用的问题。要把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按照“自愿联合、共同参与、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民主管理”的原则,成立农民劳务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对外承接各项业务,提供从事农业劳作、物业管理、劳务输出、绿化保洁等劳务服务,推行合作社实体化运作。社员除按劳动获得工资收入外,还可视合作社收益状况为社员购买社保,在每年的利润中还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用于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和遭遇经济损失的补贴,剩余再按成员提供的劳务量获得二次分配,充分整合劳务资源,有效解决合作社找工难、农民难找工问题。

同志们,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村美,则国家美;农民富,则经济强。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坚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毅力,坚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全面开创我县“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德江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四】

记得2012年我继续以满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老支书黄书文代表全村党员题写了一首诗送给我:“祝君红心志向党,贺喜工作上级赞。元勋党的好儿郎,帮邻共创和谐村。连任五届党支书,选出优秀好骨干。继往开来迈前进,任劳任怨镇溪川”,意思是“祝贺元邦连选继任”。担任支部书记17年来,我始终牢记党和群众的嘱托,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搞建设、抓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村年游客量达3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约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我的体会是:

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能凝聚合力、建强堡垒。记得2003年,我们决意铺设村里连接104国道的3.6公里水泥路。由于当时还没实施村道项目补助,资金缺口多达100万元。为了多节约开支,从水泥、钢筋等材料采购到施工过程我都全程参与。班子其他同志看我天天泡在工地上,也都参与进来,就连几个70多岁的老村干、老党员都来帮忙,带动全村党员群众自己到溪里挖砂石、搅拌混凝土、当师傅夯水泥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完工。

只有心底无私、公平公正,才能无畏无惧、攻坚克难。溪池村拥有一片沙滩,2005年开始,随着房地产持续火热,溪砂变得非常值钱。一些不法分子盯上这里,勾结个别人来偷采。起初,我们白天制止,他们就半夜偷采,我便带着党员继续阻止。他们根本不顾劝阻,索性叫了一些地痞流氓威胁我和家人,还制造一些事端诬陷我的亲属,妄图逼我“就犯”。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给我送钱,被我坚决回绝。虽然,在与这些不法分子斗争的过程中,我和家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是痛苦。但是由于我们的坚持,保住了这片“黄金沙滩”,现在每每看到成群的游客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看到村里群众致富增收,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只有主动作为、不等不靠,才能抢抓机遇、推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展迎来大好时机。我们多方筹集资金,集中精力实施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那段时间,我带领班子成员每天加班加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村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也逐渐引来外界关注。2013年4月的一天,市地税局领导找到我家,提出要和我们支部开展共建。原来是局领导多次顺道来溪池村,不仅被村里的环境吸引,还发现村干部得力能干。就凭这一点,他们就想主动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连续几年,通过共建,市、区地税局每年都支持我们村50多万元。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和体会是,我们村有今天取得的成绩,首先归功于伟大的时代,归功于党和国家对我们农村的重视和关爱。我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将牢记嘱托,一心为民,努力把溪池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篇五】

今年是我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九个年头,九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回想起来感触良多,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农村工作的苦与乐。

带着真感情,成为村干。从卫校毕业后我返乡当村医,在村里有着不错的收入。但我目睹家乡贫困面貌后,就想参加村党支部竞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带来一些变化。我将想法与家人朋友沟通,却遭到强烈反对。他们劝我说,村里基础条件差,很难做出成绩,别放着村医这个好人不当,去做“吃力不讨好”的村干部。即便如此,在2009年换届中,我还是不顾亲戚朋友的再三劝阻,通过公推直选,成为了岭里村的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集体零收入,全村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看着这落后破败的现状,我清楚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但是,群众深切期盼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激发起我奋发拼搏的动力。也正是因为对这个村、对村里群众的这份真感情,我一干就是9年,一刻都不曾停歇。

拒绝等靠要,带头示范。这些年,村党支部从硬化村道、建设村部、修缮学校等做起,到完成901县道征地拆迁,再到推进造福工程、农民公园等设施落地建成,每一个项目都精心策划、有力推进。在901县道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征地拆迁安置和造福工程建设联系在一起,积极向县里争取造福工程项目,经过多番努力,最终,岭里造福新村在一片荒地中拔地而起,从2017年1月启动到10月完成入住,成为了屏南造福工程的示范。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以干得助,以干促上”,这是党员群众对村党支部和我本人的评价。

下足苦功夫,争当先进。党支部书记的首要职责就是抓好党建工作。我从一窍不通开始,一路摸索过来,到创新提出了“3+x”党建促扶贫工作机制。如在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昌德过程中,针对其爱人患病的情况,我一方面发动县乡村三级挂钩帮扶的党员干部帮助其联系医院、牵头募捐手术款,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致富能人帮助陈昌德本人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帮助其儿子就业,促使其一家人摆脱贫困。通过不断努力,岭里村党支部和我本人所获得的荣誉与关注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告诉党员群众,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高度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宁德发展,我们一定要心怀感恩之情,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在幸福路、致富路上团结一心、奋发努力、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