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心得感悟】哏哏声

  下面是关于读《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读《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心得感悟一:

  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这其中的五个字,首先是“津声津世”,然后就是“哏”。我很喜欢天津人,非常幽默非常喜乐。可是《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这本书里,真的“哏”很少哦,我其实没有发现呢。

  《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书中记录了许多老记忆。其实许多的东西好像也没有那么老,我儿时的时候多少也见过一些,甚至脑海中也仍然有许多的画面。走街串巷的货郎其实还是仍然有的,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地道了。而有些市井里的吆喝声,也真的在消失呢。比如乡村里卖针线、磨刀、修伞、方糖、爆米花等,现在已经极为少见了,估计城市里还是偶尔能见到的,但已经是越来越少了,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会消失的。

  市井吆喝声估计天津腔是好听的。在我的生活周围,我还是很不欣赏的。比如经常会听到,收头发辫的、收旧手机的、手旧家电的、卖各种菜的。这些已经替换掉了传统的修伞、爆米花和磨刀等,在生活社区里此起伏的全是新时期的噪音,没有老记忆中的那种很有味道的吆喝声了。城市里还是有爆米花的,但是不会再吆喝了,而且总是在夜色中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卖豆腐脑和油条的小摊点早已是随处可见,再也听不到他们吆喝什么了。

  《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记录的是过去天津的各种吆喝声,比如切糕、豆腐脑儿、肉包儿、大白菜、烤山芋等等,用天津话吆喝出来,真的是各种“哏”,估计会非常好听,非常好笑,非常可乐,也非常有时代记忆感。只是用文字传递出来,那“哏”料就弱了许多哦,也许天津人会记得许多发音,能在文字中想起老天津的各种吆喝声,而天津外的其它地方的读者,估计会少了感同身受的亲临现场的感觉,不会体会出原汁原味的天津吆喝声。

  其实我是有想法的,可以建议给作者,就是把《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里的各色吆喝声,制作在可以在网络上传播的音频,估计我们听的时候,会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天津发音,就更加“哏”的。这感觉跟小说不一样,小说通过文字描绘,能传递电影和电视都传递不了的心理感受,而老天津的市井吆喝声,曾经绘声绘色,但是已经离开大家的生活许久了,突然喊两爽子,是很有特色的。但是用无声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不会说话的哑巴文字,不会把天津特色完全带到读者面前的。

  其实我想说的是,《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是可以改编的,但不管怎么改,肯定离不开“声音”这两个字,离了声音,这台戏肯定唱不响。

  读《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心得感悟二:

  拿到王和平先生的书,我用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王和平先生的文字语言风趣幽默,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天津人骨子里的“相声”幽默感。

  王和平先生在序言中讲到作书的原因,今日的天津高楼林立与往日的四合院、老胡同对比,已然脱胎换骨。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的举目皆是,充满生活情趣的市井吆喝声也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耳畔与视野。

  时代的前进总是会将一些“古旧”的事物碾压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下,只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该被归于“古旧”之中,而是当做历史被好好地保留下来。就好像余光中称李白的诗作“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天津的这些由市井手艺人、劳作人、卖艺人长年累月积攒下充满特别的“吆喝声”,更是充分的展现了老天津人儿们的智慧,在阵阵吆喝声中,我们好像能够隔着文字看到当年天津的繁荣景象。

  一如王和平先生说的:“叫卖文化必将成为津味文化和文化创作不可缺少的元素,因为越稀有会显得格外珍贵”。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天津的”叫卖文化“——津味吆喝。二:以天津的特色小吃、餐馆为中心,讲一讲老天津发生的故事。

  其中第一部分”津味吆喝“更是本书的重点。讲了100种天津的吆喝声。

  大概同属北方的原因,王和平先生在书中讲的不少吆喝,在我小时候也有听过。比方说卖”豆腐脑儿“的,卖”臭豆腐辣豆腐的“,以及磨刀匠扛着家伙事儿走街串巷留下的那一声声高亢的”磨——剪子来~~~戗菜刀——”。

  小时候在外头玩耍,一听到有人喊,便和小伙伴们学摸做样的跟在后头,也学着气沉丹田憋一口气喊到底“磨——剪子来————戗菜刀”。然后就会从楼上抻出不少脑袋,紧忙招呼:“诶,师傅等等,我家要戗菜刀”。

  与他相似的还有收破烂的,收破烂的车上别个喇叭,一遍遍的重复着:“收——冰箱电扇洗衣机,塑料瓶子旧报纸”,收破烂生意最景气的时候还得是20xx、4年那阵,小塑料瓶1毛,大塑料瓶2毛,旧报纸两毛五,易拉罐2毛,经常家里喝完饮料瓶子都不会乱扔,攒了一些后,一听到收破烂那一个流水线下来的“收——冰箱电扇洗衣机,塑料瓶子旧报纸”就赶紧去卖掉,然后拿着卖破烂的钱,又能换一瓶饮料喝。

  还有早市儿上卖的五颜六色的小鸡,5毛一只,养不到一周就会死。我每次去和妈妈上早市儿,看到小鸡就挪不动步,一定要挑上两只带回家,妈妈就不让买染了色的,但事实证明,无论什么样,都是养不活。

  作为动物,小鸡养不活会伤心。但一种动物的存在,让人恶心,那就是——耗子。市场上买蟑螂老鼠耗子药的小贩,绝对是我见过口才最好的,而且嘴皮子利落又清楚。看《中国好声音时》华少那逆天的语速令人惊叹,但我觉得市场上那些卖耗子药的小贩可以一比,而且未必赢不了。

  在王和平先生的书里也有“卖耗子药”的吆喝,而且描绘的还特别逗“卖耗子药的吆喝是嘶哑的男低音并且节奏感强,按时下的说法属于“摇滚发声”,其中还加了不少休止符”。

  在这节里王和平先生将其天津人儿骨子里的贫展示的酣畅淋漓,他说“卖耗子药的只顾喊着走自己的路,好像多大架子似得。其实不能怪他,实在是卖的东西特殊。像是情人节卖玫瑰花的,能够拦人说‘先生给这位小姐买朵玫瑰花吧’,但要是卖耗子药的也学人家‘先生给这位小姐买包耗子药吧’,估计耗子没药死,小贩先“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同样的幽默在书中俯仰皆是,令人在捧腹之余,又了解了过去的市井吆喝历史,在读懂历史的同时,发人深思。

  生活在变得愈来愈便利的同时,也变得“公式”化。一切都是肯德基、麦当劳似得标准化、一致化。货物就冷冰冰的陈列在那里,仅保留了其“商品”的意义,而失去了许多能够令人怀念的记忆,再想找到过去走街串巷的“吆喝声”——难了。

  就拿“爆米花”来讲,小时候吃苞米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必须等着那个扛着黑色大铁罐的小贩来了,才能买到。一水瓢晒干的苞米粒,加上四大勺糖精,一起倒进那个大肚子的黑罐里,然后小贩摇啊摇啊摇啊摇啊,只等“嘭——”的一声炸响,苞米花才成了。而且因为受热不均,还经常糊一些,没崩开一些,留下的玉米豆得提防着,不留神就会咯到大牙。

  可如今的孩子们,记忆里再没有那种古朴笨重的苞米花罐。他们只知道那个小小的玻璃窗口,苞米粒放进去一会儿,不声不响的就成了香飘十里的奶油爆米花。

  可我依然怀念着当年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嘭————”带着童年的欢呼雀跃与渴望。那是色香味俱全的回忆,一如学过的知识,走过的路,令我受益终生。

  所以王和平先生的这本《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创作的理由也就是这么简单,历史的进步是好的,但过去依然不能够被抹杀,滚滚前进的车轮下,总有些宝贵的经验与记忆需要我们记住、保存。

  流逝在时间里的市井吆喝,那是我童年最美的印象。

  读《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心得感悟三:

  天津,一个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战争史中很难被忽略的城市。以前说起天津首先会想到天津狗不理包子和麻花等美食,如今说起天津我首先会想到它是黎元洪病逝的地方,是平津战役的战场。

  我对于天津这座城市的好感不仅来源于它同大连一样是个沿海城市,还有它是我的妹妹读书生活过四年的地方,所以对于它的曾经,我很愿意去了解并靠近。

  而《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这本书不仅包含了流逝在时光里的市井吆喝,还有那些年代里的美食、风俗和人文等,虽然只是那么蓦然一瞥,却让读客以最快的速度领略了这座城市曾经有过的奇妙氛围。

  本书分为“津味吆喝”和“津人津味”两部分,共110篇。

  每一篇都是天津曾存在过的或者是如今已罕见的民俗世象,短小却有滋有味,配一两幅图给不熟悉的人解惑,给熟悉的人以怀念。

  说起“吆喝”,其实就如作者所说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具有天津特色的语言遗存,有必要好好的保留下来。”我想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吧。引起全民重视,得以保留文化。

  中国地儿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随时间流逝,想要保护的事物太多,但可惜的是起步略晚,在各种因素下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消逝的速度很快。

  在几年前,我曾看过一部关于“北京街巷吆喝的寻找与记录”的纪录片,记录者带着录音设备在繁华都市的边边角角里寻找那些久远的吆喝,但很多吆喝都随着老手艺人的离世而失传了。讲述者说吆喝看似平常,但你要能吆喝出那种韵味来,是很难很难的。

  就像本书作者在书中的自序里写的“吆喝已经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声喊叫,其中的用词、用气、行腔走调都很讲究......经历代代传承,叫卖声逐渐艺术化,变得有腔有调、含辙押韵,朗朗上口。”

  当听到那些京味的吆喝时,我突然想起小的时候也曾听过这种类似的调子。而且很多特别的调子是和美好的记忆相关联的,比如爆米花的吆喝,卖冰棍的吆喝。

  印象深的还有那句“磨剪子咧~qiang菜刀”,儿时常听见,每次都新奇。中间的那个字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听到的是“抢菜刀”= =

  本书第一部分的100项里我熟悉的事物也有二、三十项。但因为地域不同,语言习惯亦不同,即使卖着相同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吆喝,这点真的太有趣了。

  像“卖糖堆儿”,也就是我们说的冰糖葫芦,“馃子”就是油条。小时候走街串巷来卖吃的吆喝第一声,馋嘴的孩子早就带了钱窜出来了。还有剃头匠在小时候也是常见的。至于卖大白菜卖萝卜的,话说我们这里是自己种,除了新鲜吃,还可以做酸菜,或者埋在土坑里保存,冬天再扒开雪堆刨一个来吃。

  书里也有很多我没见过的事物,更别提说它的吆喝了。像吹糖人儿、打草帘子、变戏法儿等等,很想能亲眼瞧瞧,但只怕这些就连现在的天津人都很难见到了。

  书的第二部分“津人津味”主要介绍了天津地标级的老味道,吃货看了是极向往的,只不过有的已经随时光变迁消逝了。

  《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这本书唯有一点遗憾的是它的图片不是很清晰,但这并不妨碍我的阅读兴趣,在这么闷热的一天,兴致盎然的感受了一个城市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