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一体两翼、构建和谐新村”的扶贫开发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现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项目乡镇村干部群众和我办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一手抓新村扶贫、灾后重建,一手抓“民生工程”、“十件为民实事”,已全面完成了2010年度“民生工程”、“十件为民实事”目标任务。
一、 主要内容
民生工程:
(一)劳务扶贫培训800人,实现非农就业。
(二)扶持2686名农村贫困人口(其中:扶持地震重灾区贫困人口1340人),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十件为民实事:完成2010年度25个村的新村扶贫工程。
二、完成情况
民生工程:
(一)培训转移农民工8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其中汽车驾驶培训400人,全部实现了非农就业,中专校在校贫困生生活费补助400人。
(二)通过新村扶贫、劳务扶贫、产业化扶贫、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健康有序地推进,已解决2686人农村贫困人口(含地震重灾区贫困人口1340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目标任务的100%,使他们收入增加较快,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十件为民实事:
25个村新村扶贫工程全部完工,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建饮水井160口,蓄水池10口;整治修建山茅坑135口,整治石河堰5节,新修整治堰塘15口;建村公路42.25千米,其中:泥碎路15.8千米,水泥路26.45千米;新建、改造农房149户,发展生产项目569户、1857人脱贫;种养业等实用技术培训19800人次。
通过新村扶贫工程的实施,解决了485人、1480头牲畜饮水困难,新增蓄水量4.1万方,新增灌面150亩、改善灌面780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6.2吨,受益人口达2.85万人,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制定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根据省、市“民生工程”和县政府“十件为民实事”的相关要求,扶贫办将实施民生工程、十件为民实事纳入今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实施方案,各项目确定专人负责。项目股实行分片负责,督促检查扶贫解困工程进度和质量,协助乡镇村处理扶贫解困工作中的问题,负责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的运行;综合股负责劳务扶贫培训任务的落实,确保培训质量及任务的完成,中负责每月工作进度情况的报送,内容做到全面、真实、准确。
(二)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到乡镇到村到培训机构
年初就将扶贫解困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乡镇、村,分户制定扶贫解困帮扶措施,并建档立卡,确定了具体帮扶责任人。劳务扶贫培训分别在XX县北塔职业培训学校、德阳富民技校、星源驾校等四所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三)实行首扶制,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一是在制定新村扶贫开发方案和规划扶贫项目时,首先对全村的贫困户和低收入户进行调查摸底,采取群众推荐、民主评议的方式,确定初步入围的贫困户;其次将初步入围的贫困户姓名、家庭人口、收入状况等情况在全村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再确定为该村首扶对象。二是分析每户贫困原因,因户因人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帮扶措施,新村扶贫资金首先用于解决特困户的住房、饮水、修沼气池和发展生产等项目,剩余资金用于全体村民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是产业化扶贫和劳务扶贫项目尽可能覆盖贫困户。今年,我县仅新村扶贫资金,149户贫困户户均补助资金达13102元,用于修改建住房,为569户农户补助生产发展资金户均600元,共占新村扶贫资金总量的18.1%。通过首扶,使贫困户消除“四无”,即无房、无饮用水、无能源、无致富项目,基本达到“四有”即有房住、有安全卫生水饮用、有清洁能源、有脱贫致富项目,使其在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方面有明显改善。
(四)部门配合,协同作战
县扶贫办、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扶贫解困行动的需要,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新村扶贫工程、扶贫培训、贫困村沼气池建设项目、产业化扶贫工程、灾后重建项目等重点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农村群众倾斜,达到“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二0一0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