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5篇)

(篇一)

**年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省政务中心的指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及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实现一网通办为目标,持续开展“减证便民”、集成套餐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环境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年1—6月,州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办理事项240745件。其中大厅单设窗口共受理、办理事项3178件,包含行政许可2406件,行政确认123件,其他权力145件,公共服务504件,办结率99.1%;州级各分中心共办理事项237567件,其中,州道路运输管理局分中心共办理业务7263件;州住房公积金分中心共办理业务96259件;州公安交警分中心共办理业务50053件;州社保大厅共受理、办理各类业务83992件;承接政府采购项目40宗,较去年同期增加19宗;已完成21宗,较去年同期增加8宗,增长率分别为90%和61%,完成采购预算金额3003万元,成交金额2741万元,节约资金262万元,节约率8.73%,非税收入83.3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0.8万元增长37%;全州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办理事项4067452项。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打造一流政务服务,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按照《**省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及《黔南州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总体方案》精神及要求,州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改作风、强服务、提效率、重部署、定方案、建机制、抓学习、查问题、促整改,努力打造窗口单位的良好作风和形象,扎实开展政务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治事项梳理不全面、进驻不彻底、授权不充分、工作流程不顺畅、办事环节繁琐、擅自增加申请材料、办理时限长、涉企收费不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混乱等问题,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按照“平台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权力、流程之外无环节”的原则,打造“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创造黔南良好的亲商、安商、聚商的发展环境。

(二)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提升群众满意率。

**年初,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40号)要求,为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和“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扯皮证明、无谓证明”等问题,州政务服务中心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启动“减证便民”专项行动。通过部门自查、清理,州政务服务中心编制完成了州直部门《证明材料保留清单》、《证明材料取消清单》“两张清单”,经过汇总统计,上报28个州直部门保留证明材料219项,取消证明材料15项,并于6月底在**省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对外公示。

(三)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年,州委、州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列为全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为确保“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真正得到落实,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州政务服务中心代拟了《黔南州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并于4月25日通过十一届州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已于6月13日由州政府办印发。

(四)梳理“4+x”及公共服务事项,积极推进权力清单事项公开。

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掌握州直部门“4+x”事项底数,州政务服务中心主动发函至州直各有关部门,重新对州直部门4+x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征收以及其他行政权力)进行统计,经汇总,州直上报29个部门4+x事项共计236项,进驻州级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单设窗口部门4+x事项(大项)92项(其中:行政许可54项,行政给付0项,行政征收2项,行政确认2项,其他类行政权力34项),公共服务事项63项。

(五)积极推动“集成套餐服务”落地,优化提升“一站式”功能。

根据省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全面推行“集成套餐服务”的通知》要求,州政务服务中心制定了《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集成套餐服务”工作方案》,全面贯彻落实省中心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6月15日组织各县市、州直各有关部门召开黔南州“集成套餐”服务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结合本县市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群众办理事项频率高的事项,梳理形成5个以上“集成套餐服务项目办事指引”,并对办事指引中涉及到的申请材料进行细化,全面清理烦扰企业群众的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目前,各县市就群众办理频率高的二手房交易、不动产登记、药品零售店、小卖部、开餐馆等10余项“套餐服务”。二是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快递统一送达”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一窗通办”。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件频率、办事习惯,不断优化调整办事大厅部局,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探索推行全程帮办制。三是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明确申请材料要求和办理时限,推动部门审批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切实增强“集成套餐服务”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确保“集成套餐服务”落地见效。

(六)打通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孤岛”初现成效

在省、州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协调下,**省网上办事大厅与部分部门业务系统数据接口的开发对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数据孤岛”开始逐个被打通。市场监管、公安户籍、环保、交通等业务系统已经实现主要业务数据的推送、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业务系统接口正在对接调试中。其中公安户籍42项审批事项依托**省网上办事大厅和黔南州政务110平台打通数据接口,是全省率先试点示范。**年上半年,州直部门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事项40160件,其中即时办结13152件,提前办结21038件。

(七)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

州政务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多渠道积极宣传中央、省、州各类审批制度改革及便民利民政策信息。中心目前运营的互联网信息平台有:**省网上办事大厅黔南州门户网站、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官方微博、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年上半年,中心积极关注和跟进“减证便民”、国际互联网大会、自然灾害预警等热点信息,在中心门户网站公开各类工作动态信息51条,通过官方微博宣传发布便民利民及热点信息19条,受理网民咨询44件。转载公开**省“集成套餐服务”清单(第一批13项)。通过异常信息通报、实时电话提醒等方式,督促部门及时修订完善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信息,严格筛查“奇葩指南”“过期指南”“无效指南”等情形。截止6月30日,33个州级部门在网上办事大厅共公开办事指南603项(含子项757项,其中行政许可258项、行政确认20项、行政征收8项、行政给付30项、行政处罚300项、行政强制13项、行政检查24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奖励1项、其它类型事项102项)。

中心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审批签发制度,一方面坚持公开是常态,将大厅工作信息及时对外公布,打造好“阳光政务”,一方面把好信息审核发布关口,凡涉密、敏感类信息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公开。

(八)以“三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审批。

按照省、州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权力运行、完善权力监督为核心,对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通过调研与多方征求意见,起草了《黔南州推进州直部门行政许可标准化审批实施方案》报州政府审议,于**年6月15日由州政府办印发执行。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州直部门从上至下规范统一同一事项的名称、类型、办理条件、材料要求、办理标准、办理流程等要素,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动态化、数据化管理,为事项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逐步实现“同一事项、不同地方、同一标准、同一结果”。

(九)开展政务窗口服务质量集中整治,规范服务行为

为确保中心大厅规范、有序、高效运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群众的获得感,营造积极的营商环境。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政务窗口服务质量暗访督查情况的通报》和省政务服务中心《<政务窗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针对通报中的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8个方面的重点整治内容,成立了以中心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窗口、分中心为成员的整治工作小组,强力保障整治工作的推进。召集各进驻部门、综合部门和分中心负责同志召开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在7月下旬完成整改并在结合省中心八个重点整治内容的基础上,坚持做到抓窗口服务质量集中整治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位不放过;目标不明确,问题梳理不清楚的不放过;对通报和自查纠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不放过;未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的不放过;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群众投诉多次,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没有制定政务窗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不放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州级办事大厅面积不足。省政府办公厅**年7月28日印发了《**省实体政务大厅建设与服务标准》,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实体政务大厅使用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目前,州级政府实体大厅离省制定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导致州级部门进驻不全、事项进驻不全,没有做到应进必进,州级29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只进驻了11个,不能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

(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动缓慢。近几年来,州政府印发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政务服务工作、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文件,将此项改革纳入优化发展环境的重点工作,强力推动略见效果。但仍有少数部门没有真正意识到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充分授权、事项进驻等方面仍然达不到要求,导致改革工作推进较为缓慢,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省网上办事大厅网办率低。州直部门网上办事大厅的录入率和准确率仍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一些部门运用国家、省审批服务系统尚未完全根除,审批服务工作人员以成倍工作量来二次录入;垂管部门延伸系统多,国家层面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尚未建成,需要省直相关部门逐一对接数据交换请求,网上办事大厅相关接口还未完全打通,部门证照批文入库量较低。州直部门没有利用**省网上办事大厅开展审批,主动学、主动用的意识不强。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入推进部门“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是开展一站式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州直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州政府印发的《黔南州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按工作步骤组织实施,切实把三集中、三到位作为部门全部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做到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对窗口首席代表审批充分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的“三集中、三到位”。

(二)深入推进“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借鉴杭州市先进经验,由州政务中心牵头,梳理州直具有审批服务事项的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列出清单并对外公布。同时,部门对所承担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要求办事群众和企业跑腿次数不能超过两次。州政务中心将在充分调研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出台《黔南州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三)狠抓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提升网上办理率。一是抓好部门审批系统向**省网上办事大厅迁移,配合省中心取消省级以下部门自建的审批服务系统,实现各部门与网上办事大厅的数据交换共享;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将部门网上办件率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进行网上申报;三是加强电子证照库的管理和使用,梳理已核发的证照清单,新增证照实时入库,建立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电子证照批文的共享调用互认机制,逐步实现审批办事“无纸化”。

(四)推动县、乡两级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各县(市)、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强力推进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制标准化,确保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药及涉农补贴等事项在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站实现“一站式办结”。

(篇二)

**年,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工作部署,努力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为准则,坚持以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拓创新、强化服务、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文章定制服务电话:4000-121-855

(一)全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

一是高度重视,平台建设推进迅速。为确保一体化平台**年12月1日的顺利上线运行,中心全力以赴,一个月里共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业务培训会三次,目前我县在线行政许可运行721项,行政权力运行5250项,公共服务运行441项。

二是强化督导,全力推进平台运行。年初,我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中心联合县纪委监委、县委编办、县政府督查室、县法制办、组成督查组对县级部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督查,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20余项,同时促进了部门对平台运行的重视,截止目前,行政许可录入办件18087件,除行政许可其他类办件4594件,公共服务类办件88452件,办件量稳居全市第二。

三是先行先试,积极试点求突破。中心积极配合省中心持续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下大力收集整理了1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6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基础信息,清理下放(授权)一批政务服务事项到乡镇、村(社区),并成功导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全省首个在一体化平台完成县级部门事项下放授权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试点县。

(二)建立红色代办制度,推动项目快速发展

年初,中心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和县投促局出台《青神县红色代办员制度》,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和优化服务环境,依托“三个中心”,实行一名“红色代办员”全程跟踪服务一个投资项目,协调做好项目审批、证照办理、要素协调等工作。投资者和项目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委托“红色代办员”实施全程代理、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即“最多跑一次”。

(三)塑造五星服务体系,打造青神服务门面

围绕打造“五星级”党务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民生工作水平,改善办事环境、规范服务管理、提高工作质效为目的,着力强化对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管理,以五星标准打造青神服务门面,实现群众办事方便、快捷、高效。一是中心下发实行《中共青神县委办公室青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五星级”党务政务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二是中心和各窗口部门按照创建要求,一一对比,查漏补缺,制定改进措施,按计划落实推进,争取在下半年全面完成五星创建工作。三是深入乡镇和村社,指导乡镇、村(社区)开展五星创建。

(四)12345党务政务服务热线

**年上半年青神热线中心共受理12345党务政务热线各类办件910件,按时办结率100%,回复率100%,回访率100%,群众满意率97.8%。中心全方位宣传热线工作,全面做好环保诉求工作,建立督办问责机制,开展专项考核,上半年共印发《月度通报》6期,《12345热线专报》2期、《重难点问题办理跟踪情况》2期,办理县领导亲自签批7次。

(五)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系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下村宣讲、撰写读书笔记等形式,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对四川系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二是结合实际,围绕放管服改革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收集群众、窗口、部门乡镇意见,实际调研系统运行情况和审批服务工作,先后组织窗口工作人员、乡镇分管领导和社区主任、以及县级职能部门开展讨论。三是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促进成果转化,推进了一体化平台向乡镇、村(社区)的延伸,初拟了我县一窗制改革初步方案,按照先行先试,小步快走的布局,按“一窗受理”设置的党群综合窗口预计8月运行。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打造五星级政务服务中心。

(二)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开展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二期)测试运行工作,督查和解决县级各部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推进“一窗受理”制度改革。

(篇三)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窗口单位大力支持和窗口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区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以优化政务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质量为抓手,认真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热情有效地服务于全区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1-5月份,中心各窗口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148647件,各窗口共收到服务对象赠送的锦旗6面,表扬性留言20余条。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国家级试点工作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义安区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义政〔**〕83号)安排。区政务公开办委托第三方对全区各试点单位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通报全区。再次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并结合平时日常工作对各试点单位进行考核打分,纳入目标考核倒扣分。同时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工作水平,着力提升全区政务公开工作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切实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将政务公开试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学习安徽省定远县、宁国市和金寨县等先行试点地区经验,结合本地特色,探索义安模式。积极迎接省内外来访者经验交流,先后接待浙江省信息公开办、宁波市江北区、池州市贵池区等试点地区的来访,进行了深入的经验交流。5月24日,省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督察组姜精如、李左一行来我区督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督察组对义安区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各试点领域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逐项点评,提出建设性意见。根据省督察组的督查意见,我们迅速落实整改,并将网页做了微调,全面落实省督察组建议,为省检、国办验收打好良好基础。

二、全面推进区、乡镇、村(社区)“互联网+政务服务”

工作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71号)和《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铜政办〔**〕32号)要求,全面推进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快建成覆盖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线上线下两个办事渠道,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增进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优化网上办理流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6月2日召开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会议;6月4日邀请市中心及科大讯飞对我区36个部门、8个乡镇、115个村(社区)进行了业务培训;6月5日在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梳理依申请其他权利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目录实施清单,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开展。预计**年6月底前网上可办事项达到9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90%,年内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的水平。逐步做到“审批不见面,服务零距离”。

三、积极做好区人大对中心的专题调研工作

区人大3月份由区人大副主任路月晴带队,人大内务司法工委对我区政务服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中心安排专人陪同调研组一行深入我区四个乡镇和部分村(社区),以及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3月30日,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主任(扩大)会议听取了区人民政府《铜陵市义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和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关于铜陵市义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4月10日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建议》,一是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优化行政服务体系;三是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行政服务管理体制;四是切实解决保障问题,优化行政服务队伍建设。

四、加强中心机关及窗口效能工作建设

一是中心成立作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中心负责人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成立效能建设督查组,每天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进行效能建设督查,重点督查中心工作人员遵章守纪、服务态度等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做到督查有记录,问题有追责。进一步加大窗口巡查频率,不定时对大厅各窗口进行巡视,形成常态化。二是加大窗口纪律的执行力度,对窗口人员违反中心纪律的行为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理,绝不手软。三是加强窗口工作人员学习教育,每天定时以广播的形式宣传中心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强化窗口工作人员对中心管理制度的学习,务必使窗口工作人员对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四是加强和窗口所属单位联系,定期将窗口工作人员的表现情况向所属单位反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五、不断创新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的方法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始终将环境建设放在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突出的位置,通过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努力服务好来中心办理审批事项的招商引资企业。对于来中心的招商引资企业,只要投资客商或引资单位提出要求,我们就根据对方需要,努力为企业提供包括名称预登记、注册、变更等“一条龙”全程代理的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并根据企业需要,为客商提供股东会议纪要、公司章程等文本资料服务。客商只要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和公司场所证明,我们就能在一至二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成立全部手续。针对一些服务对象的特殊需要,中心各窗口积极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岗位奉献活动,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同时,还主动与服务对象对接,实行预约服务,抽出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为服务对象集中办证,对一些特殊要求的服务对象,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六、继续完善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县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理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办[**]37号)文件精神,继续做好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工作,促进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建设。

纵观中心上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不少单位的审批服务事项没有进驻中心;已进驻中心的一些审批事项授权不到位;一些项目审批手续还较繁琐、环节多,效率不高,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发挥还不够理想;极少数窗口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不强,文明用语不规范,服务态度不优等现象还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继续推进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71号)精神,全面推进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按时序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义安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方便群众,企业办事,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效率。

二、做好我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迎检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42号)文件精神,积极做好我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重点做好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救灾、市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义务教育等方面政务公开及公开标准规范工作,八月份,迎接国家级试点工作验收。

三、继续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根据区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理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办[**]37号)文件精神,继续做好为民服务中心指导服务工作。

四、加大规范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依托市、区政府信息公开网和各单位门户网站、大厅电子查询机、《区政府公报》、中心《窗口服务指南》、业务宣传册、公开栏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公开全区政务信息和审批制度改革动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增加审批过程的透明度,推进政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五、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坚持企业、群众、服务对象“三满意”标准,科学设置考评体系,完善行政审批效率考评办法,加强综合指导,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公布考核结果、向窗口单位函告考核结果等方法,加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杜绝窗口违规违纪行为的出现。

(篇四)

**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国、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相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湘潭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优化全市政务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政务公开有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清理“三清单”,晒出权力清单,亮出责任清单,编制流程清单,公开部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以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职权、执法依据和标准,绘制权力运行、执法检查、审批处罚等流程图(表),并在单位醒目位置和单位网站、市政府门户网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落实依申请公开制度,共受理和办理信息依申请公开3件。

2、政务服务有亮点。全市4个乡镇、33个村、5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已全部建成且投入使用,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健全,加强乡村便民服务站的管理和指导,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举办了2期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代办员培训。

承接“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工作,确定清溪镇和清溪镇火车站社区、狮山村为试点乡镇、试点村(社区),目前场地建设、机房改造、设备添置、事项梳理、人员培训等工作全部完成,已通过上级初检。

完善了《**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管理与考核办法》,每月评出3名“服务之星”,每季度评出2个“红旗窗口”。共受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2219件,办结2219件;累计存款金额800余万元,无超时办结和投诉现象,群众反响好。

3、电子政务有提升。市政府门户网站在“湖南省优秀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栏目、完善功能、保障内容,确保运行顺畅,网站集约化工作全面完成。举办了全市网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及时对各单位内网运行进行技术指导,保障各单位接收文件畅通。电子政务内网和党政内部工作专网建设已完成项目设计报批工作,参与“智慧**”、“信用**”和“互联网+监督”等工作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4、信访处理有好评。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承担着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的记录、答复、交办、催办、反馈等工作,承办湘潭12345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交办件受理、交办、反馈及部门信箱件的催办、统计等工作。共受理、办理本级市长热线89件、市长信箱39件,转办湘潭市长热线68件、市长信箱8件,及时办结率100%,无黄红牌警告,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

半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差距,比如:改革和创新的成效不明显;政务公开的力度还不够;政务服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在“创新、规范、深化、提升”上下功夫,突出工作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内容,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建设世界知名目的地作出新贡献。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窗口服务,发挥服务平台作用。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为补充”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做到层级清晰、功能互补、业务对接、上下联动,形成便民服务的整体合力。完善和整合市级政务中心窗口,梳理和明确服务事项。按照《**市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加强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2、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编制发布《**市**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国、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公众关切,深入贯彻国、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

3、加强网站管理,提升电子政务。一是按照上级规定,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完善和应用,确保政府网站运行良好,普查工作保持优秀。二是积极参与“智慧**”、“信用**”、“互联网+监督”等的建设,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办理工作,保持受理和办理率为100%。

4、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试点经验。按照国办发〔**〕23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试点工作,为湘潭提供试点经验,以此为契机推动政务服务工作上新台阶。

(篇五)

**年,县行政服务中心(公管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的总体要求,聚焦效益品质,聚力改革创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积极响应全县“双提十攻坚”号召,助力项目引推“双百”攻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县“最多跑一次”事项共梳理部门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底数687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681项,“零上门”事项424项,覆盖率分别达到99.13%和61.72%。除涉密事项外,开通网上申报率已达100%,政务办事事项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率达100%。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支由53人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代办中心共代办项目16个,其中大好高项目3个,“标准地”改革项目1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建设项目交易140项,累计交易金额约29.1亿元,节约资金约2.8亿元;完成国土交易140项,成交金额31.9亿元,增值6.1亿元;产权交易13项,成交金额xx亿元,增值95万元。政府采购完成77笔,交易金额约2754万元,节约资金约180万元。完成公共招标项目监管119项,预算价为xx亿元,中标金额xx亿元,节省投资xx亿元,平均下浮7.4%。受理招标公告备案项目258项,工程预算造价约xx亿元,限额以上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备案项目139项,工程预算造价约xx亿元。

一、**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不断发力,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1.明确职责,迅速行动。按照省市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整体部署,结合长兴实际,制订我县《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全面深化改革**年度重点项目》等方案,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责。按照“八统一”要求,规范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达到“一标覆盖”;认真梳理凭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的事项,实现“一证办理”;深化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做到“一号响应”;落实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全面推广应用全省统一的“双随机”抽查管理系统,实现事中事后监管“一次到位”。通过统一“七个一”的相关举措,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突破,撬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争取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实现企业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2.突出重点,全面推行“全科”窗口。在去年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基础上,对窗口大厅进行调整,共设立9大板块,全面实现所有主题板块内“无差别全科受理”(“一窗通办”)。例如:将不动产登记中原来涉及到新购商品房交易、补换证登记、抵押登记等12项业务的“专科”办理窗口全面整合成13个“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全科”窗口。截至目前,存量住宅商品房、新购商品房、抵押登记、变更登记和补证登记已累计缩短26个工作日,成功实现4个“60分钟”办理。真正做到分类别、跨部门“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的服务模式,真正让群众办事省心、省时、省力。

4.“减证便民”,打造“无证明社区”。根据省、市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共梳理出78个证明事项,在雉城街道打造“无证明社区”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一方面,明确两方主体。即县级有关单位为证明采集方,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为证明出具方,确定两方主体责任制,互通信息有无,以达“减证便民”的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开辟两条通道。一是开辟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信息共享之路,变“要证明”为“有证明”;二是开辟“代办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便捷之路,依托村级网格员队伍和乡镇代办员队伍,将证明纳入代办服务范畴,在合法有效的前提下,实现部分证明代跑代办。

5.凸显特色,延伸基层。从今年2月份开始,在全省率先探索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加快推进“一窗通办”。坚持整合归并、联动办理原则,从基层最迫切、最期盼的事项入手,梳理出一般乡镇无差别受理事项285项,涵盖19个部门,中心镇无差别受理事项294项,涵盖22个部门,实现便民服务事项100%无差别全科受理。同时,依托政务服务网、“一窗受理”平台系统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app,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村级网格员代办实现了45项便民服务事项“移动办”,打造上下联动的服务格局,真正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近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6.呈现亮点,加强宣传。以专栏、专版、专报、专线等形式,即在长兴电视台王牌栏目开设“最多跑一次”专栏、在《长兴新闻》报开设“最多跑一次”专版、加大“最多跑一次”简报的密度已发送12期、一周一次更新“最多跑一次”微信公众号动态等,同时在长兴电视台黄金时段推出“最多跑一次”公益广告,引导广大企业群众关注、了解、参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时我县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有关做法,得到了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法制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浙江新闻网、湖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单位前来参观学习,上半年共接待学习考察组20批次,“跑一次”影响力和热度持续升高。“中心”被评为浙江省**年度“最多跑一次”改革先进集体。

(二)主动出击,全力做好项目引推。

1.流程再造,优化审批环节。根据我县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在南太湖万亩大平台和在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等与审批制度相关的改革措施,凡是能精简的审批事项全部精简,能优化的审批流程全面优化,减少审批时间,加快项目落地。力推行“即来即办”改革,建立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机制,简单事项即来即办率达100%,审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90%以上。积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从项目备案到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由原来的272天缩短至100天,其中部门审批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目前全县第一个“标准地”建设项目已在综合窗口完成承诺,标志着长兴第一个承诺制项目成立。

2.深度对接,护航项目审批。为确保今年全县审批项目广覆盖深了解,开展专项行动,对“大好高”项目、重点签约项目主动对接、全程跟踪服务。针对**年结转的59个签约项目、**年新增的49个签约项目,做好跟踪服务,与落户乡镇、代办员、审批部门等保持多方对接,及时掌握项目审批动态,每月定期梳理,汇总项目推进情况。在项目代办及跟踪服务中,对审批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及时梳理,提交解决,最大程度上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今年1-5月份,共受理通过预审项目147个,总投资约xx亿元。

3.建立机制,落实保障。为同步提高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园区)项目推进服务工作水平,调整健全项目审批服务工作考核细则,并将推进项目引推纳入今年对县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园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以“月晒季考”形式通报全县工作进展情况,促使项目早落地、早开工。要求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园区)配备专门力量,密切配合、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健全“一周一碰头、一月一例会”等代办例会工作机制,明确改革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步步为营,挂图作战,扎实推进。

4.持续推进,深化涉审中介市场改革。在引进涉审中介机构的基础上,按照“宽进严管”原则,明确中介执业行为的红线和底线,对服务事项、时限、费用等实行全流程监管。建设网上中介超市,深化中介机构abcd信用等级制度,实现中介机构“一地备案、全省公开”“一地失信、处处受限”。构建中介机构信用监管、违规惩戒机制,形成了竞争有序、运行规范的中介服务市场。加快与省平台对接,不断完善和拓展功能及服务范围,推进中介服务费用和时间双下降、质效双提升。改革后,服务时限在原来降低20%的基础上又提速30%,服务收费在原来降低20%的基础上又减少了20%,有效缓解了项目审批流程中的“中梗阻”问题,促进了全县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

1.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招标代理的管理,规范招标代理机构的从业行为,由公管办牵头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了10家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与政府采购招标代理库内7家招标代理企业合并,建立了**年度长兴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备选库。从**年4月份开始,已在依法必须招标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中选择使用。同时制定出台了《长兴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考评办法》,对库内17家招标代理机构采取扣分的方式,从招标代理业务办理和从业人员素质两个方面进行“一标一评”,进一步完善库内企业暂停业务办理和出库机制,促使加强内部管理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完善监管制度,做到有“法”可依。针对公共资源交易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吸收有关方面意见建议,贯彻落实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根据我县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会同县编委办调整县公管办“三定方案”,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尽最大程度预防串通投标、恶意竞标等不良行为,净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在去年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实践情况,为将科室职责落实到实处,制定出台了《长兴县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促使责任科室落实到位。

3.更新交易平台,加强互联互通。为顺应采购趋势转变,跟随全省政府采购平台建设的步伐,采购中心积极开展“政采云”平台建设。前期协助本地供应商会员注册并审核,今年共审核约230批次,92家单位审核入库。从4月中旬开始已实现采购信息从“政采云”平台向省公共资源平台和县级交易平台“双线”推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代理机构的一致好评。同时,组织实施网上超市供应商的第一批(总共65家单位)征集、评审、合同签订以及咨询商品上架等工作。截至今年5月份已基本实现全过程网上交易。

4.加强交易电子化,提升服务水平。自“中心”完成对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对系统的不断完善,真正将项目进场交易申请、公告发布、招标资料传递、招标文件获取、质疑答疑、保证金提交与退还、评标定标、中标信息发布等全流程“搬”到网上,实现招投标活动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交易行为,交易信息更加安全保密,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在立足现有网上交易服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推进“以场所服务为核心”到“以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为核心”的转变,通过交易信息电子化、交易流程程序化、交易事项网络化和交易服务智能化,交易主体从改革前的跑多次减少到目前只需派代表参加开标活动即可,真正实现交易主体少跑腿和“零上门”,切实做好了交易服务与项目交易的合理融合与实施。

(四)与时俱进,协力强化内部管理工作

1.盘活人才资源,加强队伍建设。为进一步盘活人才资源,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结合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和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科室职责调整实际,对部分科室、岗位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强了保密与档案工作。新提拔3名中层副职,3名中层干部作了岗位交流。为了满足“中心”整体工作的需求,新招聘2名事业编制人员,2名编外工作人员。另外,为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了《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积分制办法》《编外工作人员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同时通过跨岗交流、挂职锻炼、干部上讲台等形式,狠抓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倾力打造一支服务“铁军”。

2.加强窗口管理,巩固创建成果。为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的监督,同时做好季度红旗窗口和服务明星的考评,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考核之后,根据各窗口所反映的情况,通过与窗口部门分管领导联系、窗口组长负责人会议、个别交流、谈话沟通等形式,从服务态度,文明服务、工作纪律、行为规范、投诉情况以及服务评议等方面进行总结与点评,提出相应的改进要求,不断深化6s标准化现场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窗口服务形象。通过不断提高窗口人员服务水平,办事效率,为巩固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增光添彩。

3.推进“十九大”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年初整合各方面的学习要求,紧密结合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内容,联系行政服务中心面临的形势任务,统筹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在学习方式上,采取星期一夜校集中学、理论中心组定期学、领导干部网络在线学、“党纪一刻钟”逢会学、工作例会交流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使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活动,不断发挥党建“三个一”以及支部的战斗壁垒作用。突出服务“双提十攻坚”,推动每一名党员干部讲情怀、讲担当、讲奉献,在各项工作中示范带头、做好表率,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有为,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去年县委第一巡察组对“中心”进行专项巡察后,截至1月巡察组反馈的3大类、11条、32项具体问题,30项已整改完毕并长期坚持,2项正积极推进。同时进一步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及高标准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的自查自纠,把廉政教育学习落到实处。结合中层竞聘岗位调整,进一步排查和防控廉政风险;结合单位接待人次多的实际,制定了《长兴县行政服务中心接待管理办法》,从制度把控廉政风险点;开展分层次谈心谈话,通过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谈话、分管领导与科室长谈话、科室长与科室工作人员谈话等三个层级,达到沟通思想、排查风险、交流感情、鼓舞士气、促进工作的目的,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年上半年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目前我县平台打通事项仅占全县所有打通事项的24.8%,尚有57个省级及以上系统中的367个办事事项未与“一窗受理”平台打通,部门间系统互不兼容等导致信息不能共享,“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还需再落实。二是招投标电子投标、文件还不够完善,监管效率、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干部队伍及工作人员缺乏“钉钉子”精神,在责任心以及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宣传力度以及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宣传频率还不高、领导批示还不够。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县行政服务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补齐拉长短板,围绕中心、重心下沉,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要抓手,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项目引推服务、锤炼服务铁军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长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点工作:一是继续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省市要求,结合长兴实际,进一步做好“七个一”工作,督促落实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和便民服务事项“移动办”。加快推进主题板块内实现“无差别受理”,进一步打造“无证明”社区、公布“一证通办”事项,真正做到。二是不断提升项目代办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代办中心各项运作机制,加强全县53名“专业服务队”的队伍建设,适时组织开展项目审批协调专项行动,加强与乡镇、审批部门、项目业主之间的衔接、沟通,协调解决项目引推中存在的问题,助力项目推进速度。三是着力完善电子投标系统。进一步开发资格预审模板,完善全流程电子辅助招投标系统,从而真正实现只要施工招标就可以全流程电子评标。实现电子投标文件的自动制作及远程递交,全面实行电子化、无纸化。同时进一步完善房租市政工程施工评标办法等相关文件,落实好国家发改委16号《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的要求,提高评标效率和评标质量。四是做好个性化指标的落实。针对重大事项报告、乡镇便民服务“无覆盖”、招投标监管、项目跟踪服务等四个个性化考核项目,对照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倒排时间,全面抓好落实,确保考核不失分。六是配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审计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2.难点工作: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还需再落实。一方面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强化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减少基层部门重复无用工作。自上而下改革,使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改革成效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打破信息孤岛,协调省级、市级部门,实现对省级市级办事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推进办事网上流通,加快打通部级系统共享的通道。二是继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在修改完善相关办法的基础上,配合软件公司继续完善电子招投标系统。制定出台相关考核办法,完善招投标相关文件,联合多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的日常管理以及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履约中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和联动执法工作。三是加大力度做好信息宣传工作。针对在外宣以及信息等方面的短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继续做好“四专”相关工作,撰写好半年度“最多跑一次”报纸,同时专刊瞄准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省政府信息刊物、省跑改办简报等重点,进一步挖掘特色,打造亮点、加强沟通对接,争取下半年在主流媒体和信息刊物有更多的长兴声音。

3.日常工作:一是做好项目代办服务工作。树立“项目第一工作”理念,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全程“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尤其针对龙之梦、吉利汽车等重大重点项目,组织涉审部门业务骨干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服务,提前介入,做到审批全流程事前谋划、事中办理、事后跟踪,每月排摸项目进程,全力助推项目落地。二是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人员业务交流,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重大项目招投标活动,推进项目的土地出让、建设招投标、配套采购等进场交易服务,探索实行政府集中批量采购新模式。三是完善窗口绩效管理。一方面完善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继续优化网上窗口部门、工作人员考核评优管理平台,确保考核评优过程客观公正,加强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中心大厅osm现场管理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优化窗口服务形象,提升窗口服务效率。

4.强化保障:一是深入推进“十九大”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领导带头示范,把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重点工作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准,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切实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大主题当日宣传活动频率,使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抓好作风效能建设。全面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认真抓好作风建设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地,务求窗口面貌有新变化、工作作风有新改进、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新提升。同时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从小事典型事项抓起,从而杜绝管理不规范和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在跨岗交流、挂职锻炼、党员干部上讲台、强化编外人员考核管理等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树立实干导向,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服务铁军。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及科室机构职能、人员调整等情况,重新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不断丰富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载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