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市交通运输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一、2019年交通运输工作

2019年,我们坚决执行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一年来,交通经济平稳向好。完成交通建设投资xx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18%。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均较上年有所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5.43万标箱、外贸吞吐量超xx万吨,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三和第一位。邮政和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量超xx亿元、寄件量超6700万件,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一年来,重点项目推进有力。皖s445与苏s341、皖s105与苏s340等“断头路”相继打通;皖s328(北部旅游通道)改建工程全线完工;皖s105(马濮路)收费站正式运营;合巢芜高速改建工程地方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宁马高速“四改八”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郑蒲港与合肥港深度合作取得新突破。一年来,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对本地小型客车通行费减免和市区至和县、含山县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等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平稳实施。一年来,污染整治成效明显。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成效显著,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进,受到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充分肯定。一年来,行业生产安全稳定。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位于全省前列。一年来,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机关行政审批职能划转和公务员接转工作,稳妥推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9年,我们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聚焦考核目标,交通重点工作加力推进。新建项目s442改建工程开工建设、续建项目s210改建工程有序推进。皖s446与苏s126、皖s105慈湖段与苏s338、皖g346和县段与苏s356等一批等高对接南京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宁马高速“四改八”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12月份已启动道路两侧树木清表移植工作。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590项(计472公里)、县乡道大中修养护工程27项(计111公里);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完成乡村道路专管员招募上岗。创新“互联网+农村公路”管理模式,全省首个“四好农村路”管理平台上线。和县花月大道被评为“2019全国美丽乡村路”。当涂县、含山县分别成功创建省级和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公路安防工程108项,分别处置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隐患15公里和485公里。提前完成670公里国省道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港口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郑蒲港等3家港口企业参与成立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公司,重点打造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中心,提升合肥都市圈水运通江达海水平。

(二)聚焦规划引领,交通基础设施等高对接。细致谋划“十四五”交通建设项目库,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编制初稿。主动参与国家生态红线评估工作,完成生态红线中期评估,为“十四五”交通项目建设提供保障。编制完成2020年交通建设计划,向上争取更多项目和补助资金。深度对接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项目,充分发挥规划外合内联的功能,梳理宁马一体化交通对接项目14个,全力推进宁马高速“四改八”等多个项目前期工作。

(三)聚焦生态环保,交通污染防治扎实见效。突出问题整治。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为重点,深化非法码头专项整治,非法码头全部整改到位,并通过省级验收。突出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切实做到道路“控尘、控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购纯电动公交车61台;持续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实现船舶垃圾免费接收;加快港口船舶污染物集收码头建设,完成31家老旧码头雨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和26家码头岸电设施改造。突出运输结构调整。贯彻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大宗货物运输方式“公转铁、公转水”,完善综合运输网络,降低物流成本。突出工作成效。去年11月份,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对我市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该项工作成效予以高度评价。

(四)聚焦群众关切,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继续实施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对本地小型客车通行费减免。2019年皖e小型客车过桥通行费减免225.43万辆次,补贴金额2450万元。积极推进市区至和县、含山县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自5月1日起,对市区至和县、含山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运营,同时大幅降低票价,极大方便了两岸群众往来。马鞍山综合客运中心公交枢纽站正式启用。去年底,公交枢纽站投入运营,打通了高铁与城市公交的衔接,城市公交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开通运营多条省际公交线路。支持宁马毗邻区域公交线路拓展延伸,2019年新开通和县至南京地铁s3号线高家冲站、博望区至南京地铁s9号线明觉站的公交班线,为两地居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五)聚焦综合治理,交通运输市场规范有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聚焦公路路域环境、道路运输秩序、水上运输、交通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环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规范了市场秩序,净化了运输环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常治长效。出台《出租汽车行业长效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行业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检查车辆1.1万台次,纠正各类违规行为1290次,查处非法网约车35台。科技治超成效显现。强化货运源头监管,加大联合治超和非现场执法工作力度,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初步建立,科技治超成效初显,2019年非现场执法立案1566件,处罚115万元。收费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省界收费站拆除、并网切换等工作按期圆满完成。etc推广应用全面完成。全市新增etc用户10.7万户,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153%,当年进度位列全省第一。

(六)聚焦风险管控,行业安全工作平稳向好。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树牢“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修订完善一批行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政府部门领导责任,安全责任网格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实现全覆盖。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突出危化品存储装卸、工程施工、港口作业等安全监管高风险点,推行“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管,落实公交车驾驶员安全防护措施。继续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灾害防治和危桥改造工程,及时消除一批安全隐患。强化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加强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的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推进应急值守规范化、应急演练常态化,行业内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6次。2019年全行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1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七)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水平得到新提升。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系统内各级党组织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制定基层党建“三个清单”,推动党支部建设“五基达标、五好争创”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要求,认真开展“双推动双服务”特色活动,制作展播微视频2部,丰富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系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82次、主题党日活动43次,举办专题讲座19场。着力抓好干部工作。加强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管,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干部选拔任用事前审核把关,开展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加强干部出国出境审批管理。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过渡期公务员考核和23名公务员登记工作,并于6月1日全部到岗。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后续工作扎实推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拒腐防变的政治定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解决细节问题抓起,推动作风建设整体提高。经常性开展纪律教育,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模范遵守党纪条规。

过去一年里,文明创建、信访综治、信息宣传、政务公开、交通工会、交通战备、服务企业、老干部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二、2020年工作安排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项目建设,加速交通基础设施联网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xx亿元。推进s210和城段、s442改建工程建设,确保s210和城段、s442改建工程年内主体完工。加快宁马对接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宁马高速“四改八”建设并完成更多实物工程量;s105慈湖段与苏s338(滨江大道)、s205(围乌路)与苏g235以及s446(澄湖路)与苏s126对接项目开工建设;完成g346乌江段与苏s356、宁和高速等2个项目前期工作,初步具备开工条件。做好合芜高速“二坝至林头段”四改八项目的地方环境保障工作。

二是全力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工程。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和公路桥梁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实施路面大中修工程项目9个(计48公里,含提前实施项目5个)、完成39座干线公路桥梁安全防护提升,确保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85以上。积极做好“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继续开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文明示范路创建。

三是大力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344公里、县乡道大中修养护工程129公里,实现较大村民组通硬化路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和乡村道路专管员作用,实现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好路率达85%以上、年均大中修比例达7%。优化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建制村客车通达或公交化运行覆盖率达100%。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支持和县、当涂县创建国家级示范县。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回头看”,谋划交通基础设施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完成村庄道路“户户通”调查摸底工作。推进交通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四是全力实施港口航道升级工程。深入推进与沿江沿海港口和港航物流企业合作,提速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中心建设,推动我市港口参与长三角港口群职责分工和港口一体化进程,协力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马钢多式联运项目和安徽长江物流公司码头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建成使用。加快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扫尾工程,确保上半年完工。协调推进港口砂石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开工。积极参与长航局推进长江干流航道整治,做好江心洲至乌江航道二期工程保障工作。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水平高、功能强的港航基础工程升级项目。

(二)突出规划引领,全面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对接,以全面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为规划对接的根本遵循,等高对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科学确定省际规划项目空间节点和建设时序,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送审工作,推进“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公路、水路、综合运输、通用机场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形成“十四五”“1+4”交通规划体系。

二是切实抓好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立足乡村振兴,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推动当涂、和县农村公路建设品质化、管养标准化和服务一体化。立足科技创新,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转型升级,打造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品牌。

三是力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贯彻我市《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抓好年度任务落实,确保全面完成。继续贯通省际断头路和断头航道,强力推进s105慈湖段与苏s338(滨江大道)对接,力争年内主体完工。协调推动塘沟河航道整治工程,打通芜申运河与秦淮河连接线,推进宁马高等级航道互联互通。加强部门协调对接,加快实施《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9—2035年)》,争取通用机场布局尽快落地落实。

四是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做好长江干线马鞍山段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对由交通运输部门承担和协调的太平府航道整治、渡口渡船改造提升、沿江构建物和水上服务设施维护出新等工作,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力推进,确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切实抓好2019年国家长江办移交突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省委省政府“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开展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推动400总吨以下运输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工作。巩固前期非法码头整治成果,持续做好规范提升工作。建成运营马鞍山港船舶垃圾污水集收设施,持续推进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改造。

三、聚焦民生工程,有效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对本地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基础上,自2020年1月1日起,对安装etc车载终端,通过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的皖e小型客车,实行过桥通行费全部减免,此项举措对马鞍山一江两岸融合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提升市区至含山县、和县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水平。在去年含山、和县至市区客运班线实现公交化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群众沿途增设站点、降低票价需求,自2020年1月1日起提升市区至含山县、和县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水平,通过增设站点、优化线路、加密班次、降低票价、扩大免费群体等举措,极大方便两岸群众往来出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市长客公司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确保公交化运营平稳有序。

三是完善国省干线公路沿线服务设施。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计划和资金,2020年完成投资565万元,计划在含山县、和县、当涂县新改建22个停车区和1个服务区,有效缓解群众反响强烈的国省干线公路缺少服务设施的难题。

四是改善农村公路安防条件和服务能力。在各县区实施28个县乡道和村道安防工程,升级改造7个农村危桥。新建和县七星湖桥、含山县大冯桥和林头镇农村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条件和服务保障能力。

五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继续推动“快递下乡”工程,支持、引导乡镇快递资源整合,推进邮快合作,鼓励快递与电信跨界合作,打造标准化合作网点。拓宽农村电商销售渠道,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升末端投递服务能力,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100%,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目标。

(四)深化法治建设,持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加强“三基”建设。聚焦薄弱环节,围绕基层、基础、基本功,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强化基层工作,督促指导基层单位,厘清职责边界,优化职责体系,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强化基础工作,摸清发展底数,对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审批、交通综合执法、污染防治等分行业分领域建立“一部门一清单、一问题一清单、一项目一清单”,确保方向对、情况明、底数清、数据准。强化基本功训练,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鼓励、引导干部职工夯实专业基本功。

二是加快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重点任务落实,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部门。围绕行业发展重点、难点和热点,加强综合交通政策研究,以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梳理编制综合执法事项清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制度化,巩固“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成效。

三是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妥推进执法职能整合、队伍组建和人员划转工作,尽快完成“一支队、三中心”组建和挂牌。履行出资人职责,以贯彻落实《马鞍山市公交集团公司成本规制办法》为契机,督促公交集团公司强化管理,建章立制,整合资源,降本增效。加强对环通公司、通安公司行业指导和内部管理,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用足用好收费公路专项债券政策,争取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国省干线和普通公路发展。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省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后的承接服务工作。落实普通货车“三检合一”,实现普通货车年度审验网上办理。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强化业务培训,让“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真正落到实处。继续做好“四送一服”工作,力争服务企业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行业信用标准体系和制度建设,完善信用评价考核机制。

(五)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打造智慧交通绿色交通

一是着力打造“智慧交通”。贯彻落实《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加大信息化统筹力度,优化整合公路、水路、运输、执法等领域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跨部门、跨行业综合监管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与应用。加快数字政府部门建设进度,推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联网治超、综合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等系统建设,提升公众出行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市、县交通信息化和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推进“一卡通”在长三角更多城市中应用。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交通新机制。积极推进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行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与绿色管理,推广绿色维修,实现交通建设全面绿色升级。坚决打好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控。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治理行动,做好老旧运输车船淘汰和新能源车船推广应用工作。全年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0%以上。加大监管力度,实现港航环保常态长效。继续做好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扬尘管控。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六)立足品质提升,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一是积极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今年也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要深化运输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优化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服务,促进不同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不断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协调调度、综合施策、有序实现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注重项目示范引领,加快马钢物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提升项目实施绩效。

二是着力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水平。全面启用马鞍山综合客运中心枢纽站,高铁、城市公交、班线客运实现无缝衔接。鼓励和规范定制公交、定制客运、网约车等新业态发展。继续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巩固提升“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大力支持当涂县创建达标。鼓励、引导和县、含山县更多农工班线实行公交化改造。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从市级向县级拓展。继续推进我市与南京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开通工作。

三是进一步优化货运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积极参与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鼓励、支持道路货运企业以冷链物流、零担货运、无车承运等为重点,推进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加快培育道路货运龙头骨干示范企业。引导小微货运企业开展联盟合作,支持重点货运企业参与区域甩挂运输联盟。支持联运公司物流货运交易市场项目建设,打造本地区货源、车源集散平台。支持郑蒲港、港口集团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建设,深化重点港口企业与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合作。贯彻落实《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促进道路货运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货运企业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拓展运营线路网络,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

(七)筑牢底线思维,不断提升交通安全质量监管能力

一是强化百年工程理念。深入践行“安徽精度”(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准管理),打造品质工程,将工程全寿命周期理念融入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深化“品质工程推进年”活动,围绕“干线公路创优质工程、水运工程创示范工程、农村公路创满意工程”目标,重点加强对水运工程、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的行业监管和指导。推进交通工程电子化招投标,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扎实开展信用评价考核,推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品质再提升。

二是严密防范安全风险。逐级分类建立安全监管台账,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四类重点船舶”、渡口码头作业和施工现场等重点对象监管。常态化推进“铸安”行动,扎实开展道路运输、水上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做到底数清、措施实。强化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加强交通战备队伍建设,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健全道路危化品运输突发事件和水上应急救助体系。做好重点时段、特殊天气下的安全监管、应急值守、运输服务等工作。

三是巩固斗争成果维护行业稳定。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建立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得、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聚焦常管长治、长效常治,持续抓好超限超载治理,强化源头监管与信息化手段运用,深入开展区域联动治超。规范网约车运营管理,打击各类非法运营,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督促工程建设单位及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八)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巩固交通运输良好政治生态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保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在马鞍山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模范机关。结合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设置基层党组织,及时配齐配强班子。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深化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建设模范机关”活动。树牢过“紧日子”理念,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和改进议案提案办理、信访、机关后勤、老干部等工作。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汇聚人才资源。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注重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斗争中成长,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技能竞赛、应急演练,打造高素质交通人才队伍。在机关乃至全行业凝聚攻坚克难、排除万难的磅礴力量,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关键少数带领绝大多数,把各项工作干到位、干出彩。

四是持续正风肃纪,营造良好生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化拓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巩固提升“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专项整治成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审计监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班子带队伍,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

五是推进文明创建,提升行业形象。深入推进最美交通人、马鞍山好人、文明单位、优质服务示范窗口等文明创建活动,深化行业志愿服务和品牌建设,加强先进典型培树宣传,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加强“两微”等新媒体矩阵建设,全面宣传展示交通发展成就,讲好交通故事、唱响交通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