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县中医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部署的卫生健康工作任务,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扎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迁建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深入贯彻落实《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的基础上,县中医院医共体不断强化医共体内涵建设,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按照“三统一、三统筹、三强化”建设的要求,完善运行体系,基本形成了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格局,这一格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突显优势。
为增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5月,中余、花桥院区中医馆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12月底,前吴、大畈院区中医馆建设完成,基本实现了医共体成员单位规范化中医馆建设全覆盖。为完善“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协作机制,在去年开设“全-专科联合门诊”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院区慢病联合病房建设,完成杭坪、虞宅、花桥、中余4个院区的病房建设,真正让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化的诊疗。2020年,县中医院被列入浙江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单位,医共体8家院区均为联合单位,力争通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建设,加快基层中医化步伐。
(一)专科扶持力度持续加强。紧密型合作科室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5个(新增消化内科),皮肤科、眼科、胃肠外科、骨伤科、乳腺外科等专科得到重点帮扶。(二)拓展医疗服务项目。开展了春季助生长贴敷疗法、自体动静脉高位内瘘成形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椎间孔镜术、麦默通、角膜塑形镜适配、大推拿、脊柱侧弯筛查、白内障手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医院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三)资源下沉,省县合作又结硕果。成立了黄琦、曹毅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张烁消化系疾病教授工作室及沈景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室团队成员定期来院开展技术指导、教学查房、人才培养等,提升医院学科发展水平,促进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同时也为**百姓带来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医院党委向医共体党员干部发出《致全体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倡议全体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勇做疫情防控的排头兵,有多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名同志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部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防疫,精准施策,围绕医疗救治、应急响应、管控处置、后勤保障等,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推进防控人员、设备、设施、能力、物资到位,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确保各项防疫举措落到实处,确保院内零感染。今年7月,pcr生物实验室通过省临检中心验收正式投入使用,现每日可检测单采标本540余人次,混采标本5400余人次,有效缩短了采样送检及检测时间,提升了实验室检测水平,为助力我县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提升医疗质量为主线,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完善医疗制度,抓好医疗安全防范管理,切实解决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6项;立项县科技计划项目1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验收通过县科技计划项目7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成功举办市级继教项目5次,承办省继教项目——沈景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学习班1次。中医肿瘤学顺利通过金华市重点学科考核验收。
持续推动就医信息化再造,以智慧医疗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本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按下“快进键”。多个平台让患者挂号更方便。在原有省预约平台的基础上,开通了医院微信公众号、自助机、诊间预约等挂号方式,并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号源开放率达到80%以上,预约人次同比增长30%。智慧结算使患者支付更便捷。移动支付已实现全院覆盖,窗口付、自助结算、刷脸付、诊间结算多种付费渠道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实现无卡交易,让患者就医更加便利。患者查询报告更轻松。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浙里办实现自助查询;检查系统接入区域“云影像”平台,患者通过手机即可查询报告图像,医生可调阅患者一年内的县域检查影像与报告单,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为提高自助机使用率,医院还组织行政后勤人员成立门诊服务志愿队,有效缓解了患者排长队和窗口拥堵现象。
实施“方便看中医”行动,推出“诊间付费+代煎中药24小时免费快递到家”便民措施,有效减少患者在就诊、付费、取药的等候时间,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继续开展“腊八节送腊八粥”、“端午节送香囊”,打造中医公益服务品牌。特色化开展“中医进校园”活动,为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开展视力筛查(共计113528人次)、脊柱侧弯筛查、科普讲座,帮助我县青少年儿童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及脊柱侧弯防治知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深入开展“三服务”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医共体内共派出健康指导员144人,帮助企业、学校筑牢安全防线,彰显中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