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县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继续坚定煤电托起纳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确保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态势良好。经初步测算,预计上半年实现GDP17.1亿元,同比增长15.15%,占年度任务的46.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增长  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6亿元,增长15.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25.41%,以工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得到巩固;元至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7.72%;财政收入完成2.01亿元,同比增长    23.58%,占年度任务的37.8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05万元,增长23.2%,占年度任务的39.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7亿元,同比增长1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8元,增幅同比基本持平。各项经济指标的平稳运行,为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实现“双赢”为目标,持之以恒地支持电厂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确保了电厂有序运营和大中型煤矿等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纳雍发电一厂4台机组、二厂1号、2号机组正常发电运营,3、4号机组可望年内建成投入运行,累计完成投资39.73亿元,两个电厂上半年累计发电量达42.16亿度,同比增长46.8%。五轮山煤矿累计完成投资  3.76亿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工业场地平整,进场公路建成投入使用,矿建工程完成2.24万米;中岭矿完成投资5.88亿元,占总投资的65.33%,1号井100万吨首采面正常生产;比德矿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占总投资的71.39%,矿建工程累计完成1.3万米,首采工作面已开始试生产。年产30万吨以上的贝勒煤矿等4个中型煤矿、樱孜渡和抵纳电站建设进展顺利。乡镇合法矿井积极改建、扩建和稳健运营,元至5月生产原煤170.7万吨,同比增长56.7%,其中,供应电煤151.72万吨,为确保电煤供需平衡做出了贡献。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继续抓好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目标的实现,实施了“四个五”增粮计划(新增种植5000亩稻田早春洋芋,新增种植脱毒马铃薯5万亩,新增种植杂交玉米5万亩,实现增粮5000吨)。经过督促核实,这一计划得到全面落实。全县完成玉米播种面积39.24万亩,占计划的100.62%,夏粮喜获丰收,产量达  8.9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1%,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了良好基础。继续抓好以肉牛、生猪生产为重点的畜禽养殖,注重畜牧业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上半年全县肉牛、生猪出栏分别为1.97万头和19.17万头;惠及5个乡镇40个行政村398个村民组的肉牛基地建设,现已完成人工种草3.5万亩,扶持养殖示范户7821户。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改造老茶园,培育新基地,全县有机茶认证面积已达4771亩,居全省之首,预计全年产值可达3600万元以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目前,全县已建立常年蔬菜基地10个,上市蔬菜种植面积达9.14万亩,实现产值7823.4万元。基本农田建设方面,完成投资560余万元,实施2006年度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工程总面积1.52万亩,增加基本农田1379亩,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25.2平方公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方面,按照做好规划,分类指导,渐次推进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认真抓好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选点、初级规划和建档工作。及时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建立了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县直工作部门帮建制度,选择20个县直部门分别联系20个新农村试点村,从县直农口部门抽派40名技术干部驻村蹲点指导试点村抓好春耕生产,为试点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以实施32个省定整村推进贫困村为重点,按照参与式扶贫方式,科学规划,认真申报2007年度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共申报各类项目156个,总投资1142.5万元。目前,到位项目45个,资金265万元。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强化项目公示,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管理,2006年启动实施的312个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现已完工298个,完成投资1913.9万元,项目竣工率达95.5%。积极抓好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强化种养殖业普及培训,举办培训班189期,普训农民3.52万人次;举办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班8期,培训转移756人。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产业化扶贫。投入扶贫资金85万元,新种植茶园1700亩;投入30万元建立风险抵押基金,拉动信用社贷款300万元扶持县内4家茶叶企业进行茶园改造、新建厂房,扩大规模。创新机制,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扶贫,积极开展小额信贷工作,扶持农村低收入以下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目前,已在9个乡镇28个贫困村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16万元。
    (五)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纳六三级油路工程纳雍境内段已完成油面工程34.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600万元;织纳三级油路改造路基工程全面完成,油面工程预计8月底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199.4万元;完成了2006年度启动的273.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做好2007年度13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前期工作,已完成施工设计待批,预计下半年可动工实施。启动了长兴二级公路还贷工作,目前,收费还贷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管理;完成了总投资212万元的3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可望8月初竣工验收。县城道路改造后续工程有序实施,投入50万元资金,铺设主干道人行道3000米;投入16万元资金,编制市容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和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县城供水、排水工程基本完工,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水利建设着力实施雨水集蓄、烟水配套和水浇地工程,投资240万元,完成了关门山、永和等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3平方公里。
    (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稳步提升。毫不放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包村帮户责任制,在巩固“村为主”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民自治,着力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推行精细化管理,抓好以完善管理和服务功能为重点的乡级网络和阵地建设,启动了以群众自治、利益导向、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体系建设,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平稳发展。经省、地半年抽查,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3.75%,政策外多孩率为3.13%,一孩上环及时率和二孩结扎及时率分别为95%和75%。截止5月底,全县共完成“四术”10306例,占年度任务的68.71%。
    (七)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化以煤矿和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整治,统筹抓好非煤矿山、消防、水运、民爆物品等安全生产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环境。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顶板管理,积极推行支护改革,强化煤矿业主主体责任,督促业主加大矿井技术投入、培训从业人员、认真执行安全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指导煤矿工作的能力。制定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强化检查和管理,积极开展乡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煤矿停产整顿和关闭的有关规定,对第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9个乡镇矿井进行关闭,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始终保持严管的高压态势,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确保正常采矿秩序,遏制了事故发生。开展以短途客车为重点的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源头管理,规范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农用车、拖拉机等违章载人行为的整治和打击力度,加强危险路段和事故黑点的整治,严格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上半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起,死亡29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50%,死亡人数下降9.4%,累计事故起数占全年控制数的28.3%,死亡人数占全年控制数的58%,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八)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两基”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在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上,逐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县财政预算50万元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年初斥资近10万元,对48名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和特殊贡献人才进行表彰。
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加快县乡卫生院建设,启动建设新立医院,总投资884万元的25个乡镇卫生院改建、扩建工程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目前有5个已建成,其余乡镇卫生院可望在10月初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妥推进,全县参保农民51.08万人,参保率达70.74%,比2006年提高了9.05个百分点。县直4家医院综合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共实现经济收入1058万元。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重灾重补、轻灾轻补、无灾不补”的原则,上半年下拨救济粮80万公斤,救济灾民和贫困群众6752户26376人。投入资金71.2万元,对全县7.12万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参保金补助,将3.18万低收入人员纳入农村特困救助范围,发放救助金318.64万元。有效地防止了非正常情况的发生。
    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服务全县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找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继续从抓认识、建机构、保投入等方面入手,推动“卫生与秩序”主题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按照地委、行署提出的“一年重点整治,两年打好基础,三年巩固提高,四年规范管理,五年大见成效”的要求,加强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找准切入点,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县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整脏治乱”工作。目前,县城主干道改造、路段修补、排水沟清理、市场和交通秩序整治有序进行,城区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全县城乡卫生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政法工作以创建“平安纳雍”工程为主线,以禁毒工作为重点,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有针对性地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上半年,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316起,侦破215起,破案率为68.03%,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共立各类治安案 480起,查处473起,查处率为98 %。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强化防范、打击、管理、固建四个环节的工作措施,明确了“九个一律”的禁毒方针,认真组织实施“五大战役”,启动了“夏季扫毒风暴”行动,禁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6月中旬,共侦破毒品刑事案件49起,其中,特大5起,重大2起,缴获毒品海洛因1843.95克,全面完成了地区下达的缴毒任务。继续抓好城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区的综合治理,“两区”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确保了城区治安稳定和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上半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资源约束性大,经济增长成本逐渐增高,经济增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电煤供应紧张局面还未得到缓解,乡镇煤矿仍是电煤供应的主力军,大煤保大电格局尚未形成,受煤炭供需关系刺激,个别煤矿业主追求生产利益,忽视安全隐患的情况仍然存在,安全生产压力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回落趋势凸现,项目储备不足,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难以形成,将影响投资拉动GDP的增长。三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不强,农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全县贫困面大,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突出,切实控制人口增长的机制亟待探索。五是地质隐患严重、点多面广,搬迁工作难度大。以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按照年初确立的工作思路,为确保全年GDP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0元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6.57‰以内等目标如期实现,下半年,我们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一如既往地做好两座大型火电厂的协调服务工作,及时调解和处理电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确保电厂建设顺利进行。继续做好五轮山矿、中岭矿、比德矿、德科矿等大中型煤矿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促建设进度,提高电煤供应能力,推进大煤保大电格局早日形成。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纳六路、纳织路等三级油路改造的协调服务工作,做好燃煤运输东南环线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设。继续跟踪和做好杭州至瑞丽、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过境的协调服务工作。充分认识固定资产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着力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秋季作物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确保秋粮丰收。推进品种改良工程,突出养殖示范小区和养殖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组织实施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产业化扶贫,确保全年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整合捆绑县直部门项目、资金,对新农村试点村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加大对试点村的资金投入,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县、乡、村三级规划,落实好省、地、县确定的示范村建设工作。
    (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深化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继续开展道路交通、消防、民爆物品、化学危险品安全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地质灾害重点加强煤矿周边和易滑坡地点的防治。继续实施包村帮户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和兑现奖惩;细化、量化以群众自治、利益导向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生新机制体系,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新办法,逐步建立农村人口计生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整体推进,全面实现年度各项目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加快医疗资源整合,推进县级新立医院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加大投入,抓好中小学“危改工程”、“农村中学寄宿制工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人才兴县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