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XX工商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提高素质活动年”活动为主题,以“建设学习型机关、研究型科室、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认真研究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体系,以信用分类为基础的长效监管体系和程序规范的执法办案体系,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提高素质活动年”为主题,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精神面貌
(一)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一是按照建设“三个过硬”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开展了业务提高月活动,结合分局实际,制定业务提高月活动实施方案,坚持 “三会一课” 和每周三“学习日”制度;坚持分局理论中心组为学习龙头;坚持中层以上干部轮流授课工作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专题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支部为单位开展政治理论和普法业务知识的学习。二是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年初结合各岗位工作需要制定了干部培训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按计划逐项落实。上半年除参加上级局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外,分局还组织了执法办案知识、工商业务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脑基础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打造学习型机关,研究型科室和复合型人才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开展了各种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以土城子工商所为试点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同时还还在土城子所开展了“凇露杯”优质文明窗口竞赛活动。二是开展争做“先锋党员”、共产党员示范岗”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在工商管理各项工作中的表率作用以及优秀党员群体的示范作用。分局细化了“党员示范岗”的具体标准,即:执行纪律严、业务技能精、执法水平高、服务效能好、团结协作强等具体要求,通过部门申请,分局在企业注册科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培树活动,开展党内“三联三送”等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全体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管理
年初制定实施了《部门负责人履职尽责考核办法》,强化一把手建设工程。制定了《部门副职及副科级以上非领导职务人员考核办法》,增强了部门副职及副科级以上非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今年,XX工商分局党组推出“三项举措”加强作风建设,分局的纪律作风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是加大纪律作风监督检查力度,实现作风过硬。分局制定出台了《纪律作风考核方案》,二是公开廉政风险点,明确岗位责任,提高防范意识。三是奖优罚劣,问责增效。季度纪律作风考核分值直接纳入部门“一把手”考核工作中去,实行奖优罚劣,问责增效,有效地促进了各部门的职能到位。
(四)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标准化工商所
今年,根据省局“1100工程”及市局《进一步加强工商所标准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我局对土城工商所和铁东工商所进行了标准建设。投入资金163万元,置换了土城子工商所的办公用房,并对新置换的管理所进行了改造。同时分局还投资7万元为土城子工商所配置了全新的办公设备和办公家俱,所内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大大改善了管理所的办公条件。
铁东工商所办公用房面积为329平米,但办公楼各项条件距离达标所的要求相差很远,针对这种状况,我局对该所进行了大规模施工改造。上半年完成了暖气并网改造,对房屋结构不合理、厕所上下水堵塞、房顶漏雨等问题正在进行改造。
(五)强化效能监督,进一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落实省局五项工作制度,开展“惩防体系制定建设创新年”活动。重点搞好“四查”,完善了“两个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对各级、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岗位风险、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及工作流程图,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和规范,并汇编成册,下发到分局各部门。二是牵头协调,组织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省市局与省电台举办的全省政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三是坚持案件查处的备案制度。层层报批软环境办公室审批。四是坚持参加分局法制工作会议。对分局办理的各类案件进行全程监督。五是做好年检验照期间的收费公开工作。六是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做到了百分之百落实。
(六)以赛代训、锻炼队伍
组织分局3名干部参加了全省工商系统“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预选赛,2名同志进入吉林地区前4名,1名同志代表市局参加了全省工商系统知识竞赛并取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得到市局领导的肯定。同时组织全局在岗公务员127人、食品经营者代表43人参加了全省工商系统《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闭卷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强基础、抓规范,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一) 进一步探索合同监管体制
开展了合同帮农和合同工作咨询服务三级网络建设工作,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对农业订单企业做到了事前介入备案、事中监督履行、事后检查归档,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共检查涉农合同113份,规范合同16份,对辖区11户涉农企业的农业订单进行了备案,走访了13户涉农企业,办理各类动产抵押登记8件,抵押物价值为21226万元,贷款额为10212万元。将乌拉街和铁东工商所确定为省、市级“合同帮农”工作示范点,积极推广示范点工作经验。分局合同帮农工作得到省局和市局的认可,由合同科撰写的“吉林市XX工商分局延伸工商服务职能着力构建合同帮农联络网络”分别在国家局政务信息,省局政务信息及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
(二)进一步延伸商标监管职能
今年以来,分局重点从化工、农产品加工、食品等行业选取企业质量较高、争创名牌意识强烈、市场信誉较好,具备发展潜力的商标进行培育,完成 “三名”商标申报9件,其中知名商标5件,著名商标4件。还完成了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储备库推荐录入工作。帮助、扶持江密峰镇农民李大山成功申办了“李大山”商标,使“李大山”烤全羊成为吉林市农民致富的一个标志性品牌,并使他年获利润30-40万元。
(三)进一步规范广告监管工作
对户外广告登记牌匾进行逐块逐户统计,共统计出户外广告牌匾(不含灯箱户外广告)89块。对泸州八喜酒吉林经销处发布的户外违法广告“中国第一喜酒”进行了下架处理,对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发布的“国家级重点院校”进行立案调查。
(四)进一步加大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力度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消费与服务”为主题的“吉林大地红盾行‘打假保春耕’”、“与消费维权同行‘十个一’活动”、“12315与你同行‘宣传展示服务’”等一系列宣传实践活动。
二是积极发挥市局红盾网和市消协网站作用,开辟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专栏。根据消费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基层工商所采取发放宣传单(册),开展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消费宣传和教育。同时建立了短信发布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为消费者发布消费提示、警示等信息。
三是绘制XX区“一会两站”电子分布图,使“一会两站”在全区各所辖区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建立了“一会两站”审核制度,并做好“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的培树工作。
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3 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一万元。
(五)进一步加大各类市场监管工作力度
一是积极探索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新思路、新办法。在辖区试行“一组一店、一所一品、一局一市”的监管指导模式。有侧重有代表性地分别确定各个工商所的监管重点及分局“一市”,依法指导其自律经营、规范经营,以达到指导一点、规范一线、管好一面的监管效果,进而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全面提升。以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十大类商品为重点开展商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上半年,调查摸底重点商品经营企业136户,检查各类经营单位179户,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次。
二是进一步加大食品流通领域监管工作。与基层所负责人签定流通许可事权下放授权书,指导基层工商所审核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建立流通许可档案,共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266户;建立快速检测等六项工作制度,举办1期检测技能培训班,对7个品种,35个批次食品进行快检;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培树工作。培树1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南通路),6户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8户区级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店总量比去年递增33%;组织实施了13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对不合格的共计222公斤问题食品做了下架处理 。
三是积极部署红盾护农活动.与区农业水利局、区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人员联合组织开展了红盾护农送法下乡宣传活动。邀请农业专家和8家农资经营单位在现场进行咨询和商品展示,活动现场发放《红盾护农消费维权手册》200本;农业知识技术手册500本、刊物500本;发放红盾护农送法下乡宣传单20000张。接待农民消费者参观、咨询达千余人次。
(六) 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工作
按照基层工商、公安、社区“三位一体”的联打联防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打击传销的长效机制建设,扎实开展“无传销社区(村)”创建工作。分局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将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工作制度、打击传销志愿者的相关材料、流动人口、房屋出租管理及如何进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融为一体,编写《创建“无传销社区(村)”工作指南》一书,供相关人员在实际创建工作中予以借鉴,极大地方便了基层执法人员及社区(村)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法制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上半年,着重在落实《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操作规范(暂行)》上下功夫,将执法方式由“刚性为主”向“刚柔相济”转变,将之具体应用在分局查办商标侵权、违法广告、商业贿赂、非法传销、抽逃资金等案件类型的说理式处罚决定书中,截止目前,说理式执法文书电子版已在分局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积极的规范性效果,得到省局执法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在吉林市局作了说理式执法文书的应用讲座。
二是多措并举,全面推行“四段式”行政执法模式,进一步促进工商职能到位,树立工商执法权威,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质量。
三是代表市局迎接省局行政执法检查,迎接上级部门对我局的“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经过班子精心谋划和各部门人员的齐心努力,制作出五五普法宣传片,把五年来XX分局普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成果加以展现,受到省局检查组较高的评价。
上半年分局立案92件,结案33件,罚没款入库额30余万元,待执行案件罚没金额100余万元。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落实优惠政策,服务企业发展
研究制定了《XX工商分局关于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措施》、《吉林市工商局XX分局开展为全市2010年百项招商引资XX区内重点项目以及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活动方案》及《吉林市工商局XX分局开展为促进XX区实现经济总量再翻番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发展服务活动方案》。
(二)走访企业,为大项目提供上门服务
分局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多次深入企业,对2010年XX区10个招商引资项目,XX区重、投产重点项目(3000万元以上)、全市2010年开工并结转下年重点项目(3000万元以上)共计117个大项目提供走访服务,上半年上报市局招商引资企业1户,引资额200万元。
(三)强化服务措施,开展网上年检工作
分局采取了“三项举措”,全面推行企业网上年检。一是强化服务措施,加强网上年检的宣传力度。二是在年检材料受理中,做到“一次清”、“一口准”。三是推行网上年检与上门年检相结合制度。截至目前,XX辖区应参检内资企业2009户,实检内资企业750户,网上预审达到665户,网上年检预审率达到88.7%。
(四) 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出台了“三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申办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或企业的农民,给予优先办理; 二是为扩大农村种养殖业经营规模,为农村从事种养殖也的农民争取信贷资金。三是采取深入农村、送法到户、现场办公、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促使合作社走规模生产,走品牌战略。
XX区峰华蔬菜温室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今年分局重点帮扶对象,分局本着“农民满意是第一目标” “服务基层是第一责任”的意识,采取引导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的措施,引导他们申请商标,设计包装装潢,提高产品档次。为解决产品销路问题,分局提供了2000元的帮建资金为即将上市的香瓜做市场宣传牌,将产品打入水果专卖商店和大型超市。目前当地甜瓜年产量已经达到18万斤,20户农民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农民净利润达到6-7万元。
江密峰镇南沙村木耳专业合作社是分局扶持的已经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今年,分局重点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据当地村书记预算,2010年该村预计年产木耳 30万袋,预计年获利润130万元,有望为每个种植户增收2万多元。
上半年,分局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户。
(五)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建立红盾网站日更新制度,加快推进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核名、网上查询工作步伐。登记审批工作由“一审一核制”逐步过度到“一人完成受理、审核、发照”的“独立审核制”。
二是窗口部门阳光服务。在首问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值班班长制度和“320工作制度”,即新设立企业3个工作日内办结,变更2个工作日办结,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即来即办。窗口工作人员是党员的要亮出党员身份,以便更好接受监督。
三是提高政务信息工作质量。上半年完成国家政务信息5篇,国家级媒体1篇,省局政务信息2篇,省级媒体13篇,市局政务信息11篇,市级媒体26篇,红盾网发布政务公开信息25条。编发分局动态9期,刊登稿件72篇。
(六)大力推行企业跟踪服务制度
为支持吉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发展,去年以来,分局开展了“当参谋、强服务、谋发展”的企业跟踪服务制。确立“帮扶一家企业,带活一方经济”的工作思路,为区域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强做大助力护航。
推行“企业跟踪服务”制度以来,先后对130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800多份,为企业提出建议200多条,解决实际问题50多件。
(七)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成效
与区就业局联合举办了XX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辖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对接平台。招聘会上6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35个,约 900余名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共达成就业意向508个。
截至6月10日,分局设立企业190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51户,个人独资企业12户、合伙企业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6户);变更企业337户;注销企业1户。
四、其它几项工作
(一)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调度督办。上半年重点工作督办27件,专项整治工作督办8件,月工作督办168件。
(二)加强了“四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了《值班值宿制度》、《防火安全制度》。
(三)做好信访工作。对市局转来的11个信访件和8个电话举报件责成相关部门做了及时的调查处理,办结率达到100%
(四)完成2009年度XX工商分局年鉴的撰写工作。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成绩令人欣慰,但问题也值得重视:一是个别干部的思想觉悟、创新观念、服务意识和执法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工作创新力度仍需加强。三是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