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春季城乡绿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城乡绿化建设工作。

2016年,西宁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态绿网建设,努力构建“一芯二屏三廊道”城市生态屏障,在全省林业工作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一,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一是项目带动抓重点,城市生态本底持续优化。完成天保、三北、公益林等工程造林30.67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3.9万亩。实施69个新农村绿化美化,完成义务植树624.57万株。强力推进南北山三期绿化工程,完成5.43万亩绿化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大南山一、二期绿化成果,实施低效林及退化林分改造2.5万亩,大南山生态屏障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着力构建“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生态山水城市,启动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建设,园博园项目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环城生态森林公园基本建成北山美丽园朝阳景区、昆仑神韵景区、付家寨景区三处郊野公园主体工程。二是提标扩面建精品,城区绿化景观提质增效。按照“提标扩面、打造精品”的思路,进一步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和配置模式,打造绿化示范精品,新增园林绿地600亩。完成昆仑大道、南北大街等13条城区主要道路及中心广场、新宁广场和高原明珠景区等绿化景观改造。长青园、人民公园、南山公园综合改造工程完成年度计划建设任务。南绕城高速路完成34.7公里绿化,建成“四季有绿,两季有花”的迎宾景观大道。以高效、节能为一体的城区绿地灌溉系统建成投用,城区主要绿地实现节水灌溉。开展居住区庭院绿化达标行动,评定15家“花园式”单位。在主城区营造花街33条、立体花坛30处。各公园加大花卉造景力度,花卉栽植量和品种较往年实现翻番,成功举办了郁金香展、牡丹展等10项园事花事活动。集高原园林景观、运动休闲和自驾车旅游为一体的体育公园建成开放,成为我市园林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工程。三是多元经营惠林农,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探索森林景观资源利用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农村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培育新型农村林业经营主体。积极争取林业产业项目,建立了林业产业项目储备库,通过实施林下中藏药种植基地、苗木基地、特色林禽养殖基地及森林旅游等项目,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逐步实现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共赢。四是科技创新强支撑,林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围绕城市森林生态效益、乡土树种繁育、南北山低效林改造、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北山前坡面石膏质造林和油松健康性维护等课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3项,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加强,对林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通过疯根肥等促根剂和竹鲜素等营养液的应用,使苗木移植成活率提高了13.3%。引进筛选月季品种13个,建立了西宁市月季园,栽培各品种月季5.85万株。美洲黑杨和小叶杨杂交优良无性系选育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引种繁育青海省野生忍冬属植物。五是公益管护打基础,林业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将安排生态公益管护岗位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帮扶对象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通过公益林管护、“天保”管护及新农村村庄绿化管护岗位给予安排,让贫困人员在承担森林资源管护的同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计划安排扶贫岗位516个,实际落实675个,为年度计划任务的131%,落实贫困护林员工资1130.88万元。六是政策引导促推进,林业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抵押贷款和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等工作机制。扶持发展股份合作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农村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首次开展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评定工作,评定市级示范社30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编制完成《西宁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为纵深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提供了依据。七是“三防”并举强管控,森林资源保护能力显著提升。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强化林政监察工作,市检察、公安、林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及联动执法机制,形成了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的合力。率先在全省开展无人机防治油松大蚜试点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示范工作,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防治任务。启动南北山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实现火灾发生次数、过火面积和受害面积三下降,西宁市保持连续28年无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的良好记录。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新征程上开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生态发展之路,林业生态建设的地位作用将更加突出。当前,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园博园、环城国家生态公园、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启动实施,项目多、投资大、标准高、任务重、辐射面广、示范性强是今后几年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特征,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倍增的压力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森林资源质量及生态服务功能有待提高;南北山绿化和环城国家生态公园建设成果仍需巩固提升;园林景观艺术水平有待提升;林业产业规模较小,品牌优势不明显;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等。

2017年全市城乡绿化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3.10”、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实推进“四个转变”,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四届二次、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严守生态红线,扎实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完善“一芯二屏三廊道”城市生态格局,不断提高城乡绿化品位和生态质量,努力在城乡绿化成效、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壮大发展特色林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强化林业改革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发展,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为提供坚实绿色本底和生态保障。主要目标是:完成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公益林建设、南北山三期绿化、退耕还林等工程33.2万亩,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和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任务。实施城区绿化景观和市级公园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城区新增园林绿地40公顷。到2017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在12平方米。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坚持绿色涵养生态本底,努力打造西宁生态安全屏障。完成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公益林、南北山三期绿化、退耕还林等工程33.2万亩,完成50个村的新农村绿化。推进南北山绿化提标扩面,打造南北山绿化示范样板工程。加快实施德国促进贷款西宁市绿化和生态保护项目。全面推进城镇周边、交通沿线、工业园区、厂区学校等重点区域的高标准造林绿化。林业部门要重点做好种苗调运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工程带动效益。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抓好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建设,着手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搭建项目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平台,编制道路、水利、电力等专项规划,启动绿化道路建设,完成2.8万亩绿化造林任务。加快实施园博园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园主题,完成2000亩坡面绿化及生态防护隔离林带、1000亩水面景观及水系连接等基础建设,努力把园博园建设成体现西宁践行绿色发展决心和信心的先行标志性工程。持续打造环城国家生态公园,重点建设西山野生动植物观赏区、南山旅游风景区、东部旅游风景区、北山美丽园和青藏高原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形成“一园多区”的环城布局。

三、提升城区园林景观品质。深入开展“幸福西宁、绿化家园”绿化行动,在规模上、标准上、示范性上力求突破,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区精品园林工程。完成五岔路口三角绿地、长江路报社三角花园等13处街头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实施京藏高速入城互通立交5处节点的绿化景观建设。完成东入口绿地景观建设,打造入城地标性园林景观标识。持续推进长青园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扎实推进人民公园及南山公园景观改造,启动海棠公园二期建设。实施花街营造、盆花造景项目,持续推进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达标行动。

四、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编制《西宁市林业产业总体规划(2017-2025)》和《西宁市森林旅游总体规划》,引导全市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大力扶持林下种养殖业、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林产品精加工业,探索开展森林休闲、森林康养等森林旅游发展模式,培育林业发展新动能,推进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对中藏药材产业的扶持引导,建立一批有规模、有代表性的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带动林企和农民增收。加快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林场、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五、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林战略,积极引进行业杰出人才或领军人才,培养好本地业内拔尖人才,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坚持科技服务生产,做好乡土树种繁育、南北山低效林改造等课题的系统性研究,围绕干旱山地造林、野生动物繁殖与保护等技术难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实用性高、推广性强的自主创新林业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林业建设质量和水平。

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坚决守住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抓好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地等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规范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管理,健全预防和惩处涉林违法犯罪协同工作机制,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全面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加大针对性宣传力度,减少并杜绝引发火灾的人为因素,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加强重点工程苗木产地检疫及复检工作,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引入无人机开展有害生物防治。

七、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林业增收致富功能。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森林生态旅游、林产品加工、林下资源开发等产业发展,延伸林业产业链条,提高林业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扎实开展国有林场改革,优化国有林场森林保护、经营和管理机制,创新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机制,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森林管护机制。着力深化林业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搭建集体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市级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和管理机构,规范开展林权流转、林权贷款等投融资工作,不断增强林业资源变现能力。

八、扎实推进生态精准扶贫。继续扩大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贫困人口覆盖面,全面完成2016-2017年1202个生态公益管护岗位设置任务,整合林业产业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发展林木种苗培育、森林旅游、林禽养殖、林药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扶持建立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结对帮扶村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积极组织贫困村、贫困户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加强重点项目争取储备。结合我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针对森林经营、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等领域,积极谋划一批重点生态工程项目。通过专项资金、招商引资、多平台融资、ppp等方式,搭建林业产业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平台,形成林业多元化投资机制。抓住西宁与亿利资源集团战略合作的契机,创新投融资渠道,在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方面主动对接,加强合作,不断推动我市城乡绿化迈上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