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至29日在宜宾市翠屏区举行的中共宜宾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是在我市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长远,会议对新时代宜宾工作作出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加快建成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构建以“长江首城、中国酒都、最美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等国际品牌为支撑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这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旅游支柱性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是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市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行动宣言。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长宁县旅游产业历经30余年探索实践,对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长宁实施“景(竹海)城(县城)一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文明法治素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对于统筹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科学规划是先导。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严格对照我县十三五规划、长宁县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实施意见和长宁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以成贵高铁开通、蜀南竹海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和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为契机,积极科学谋划景区发展总体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组织、业态布局、标识系统、管线系统等内容,打造景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打造是亮点。要吸引国内国外游客来长宁旅游,除了要不断提高各景点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凸显长宁旅游特色。要深度挖掘并培育发展竹文化、酒文化、盐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川南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增强长宁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以竹文化为主的特色旅游品牌,着力发展竹文化旅游、竹文化节庆、竹文化演艺、竹文化艺术、竹文化科技、竹文化产品制造等竹文化产业。建设竹影视基地、竹海大剧院、竹文化主题酒店等竹文化产业载体。倡导成立中国竹海联盟,举办国际性的论坛和竹商品、竹美食、竹工艺创意大赛。开展名店、名菜、名厨“三名”评选,打造“竹海菜”文化品牌。探索发展竹文化演艺、蜀南竹海实景演出。积极争取举办四川乡村旅游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每年举办梨花节、龙舟节、美食节等旅游节会活动,聚集旅游人气、商气。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设施建设是基础。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的相关部门和景区必须因地制宜,妥善配置,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加快县城环线、县城-开佛-古河的绿道、环东山湖马拉松赛道、沿淯江河健身绿道等项目的建设。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需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引导和规范。一是对现有乡村旅游景点进行统一规划,避免景点重复建设导致无序竞争。同时,尽可能吸纳当地居民进入旅游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二是探索引进国内外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打造较高水平的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三是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还需不断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对接旅游业发达地区,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旅游市场范围,深入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实施政府主导、企业联盟、文旅融合、媒体跟进的“四位一体”营销策略,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形成营销合力。不断探索联合营销、捆绑营销的市场宣传推广运作机制,充分借力周边区县大景区旅游宣传及营销活动,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策划包装新产品、新线路,加大对全县旅游市场推广力度。
总之,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使长宁县盘活存量,激活增量,释放能量,成为处处是风景,时时是旺季的旅游佳地,同时也将促进长宁县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