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第xx个教师节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第xx个教师节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第xx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倾听教师的心声和大家的意见,做到下情上传;二是通报上年度教育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年度工作任务,做到上情下达。刚才,xx县长通报了教育工作情况,乡镇和县直部门代表作了发言,特别是4位教师和校长代表,围绕自身教育教学实际,畅谈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很受感动。在此,我首先向大家对教育工作的坚守、奉献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我到新县工作时间不长,但对教育工作非常关注,应该说,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xx%,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9.6%,今年高考在去年实现清华北大突破的基础上,又有2名学生被北大录取,3名学生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飞行专业录取,普通高考本科进线人数达xx人,较去年净增xx人;进线率达xx%,其中本一进线增长率达xx%,创历史最好成绩。这是教育部门履职尽责的结果,更是广大教职员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县委、县政府感谢你们!全县人民感谢你们!

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2015年我县教育投入达到xx亿元,占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xx%以上。尽管如此,当前我县教育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刚才大家在发言中也谈到了,这些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年,我县教育整体发展势头很好,就凭我们一年输送出去xx多名本科生,几年之后也是很宝贵的人力资源,按照这条路子走下去,新县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今天在座的有乡镇、县直与教育相关的部门负责同志,特别是还有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下面,给合我对教育工作的一些想法,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一是教育事业最根本;二是校园里面最美丽;三是教师职业最神圣。

一、教育事业最根本。我们常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无论是对一个地方、一个家庭,还是对个人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特别是新县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尤其要重视教育事业。首先,教育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强盛,教育是根本,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首先教育要强。有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的要求,更是全县上下为之努力的大事。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上优先,在工作部署上优先,在具体项目安排上优先,多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一方面,我们之前做的不错,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其次,教育是民生。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被称为“第一民生”,教育利益是最现实的群众利益,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当前,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不断提高,可以说,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一方面,从个人家庭来讲,在座各位都是读过书的人,都是从学生过来的,不管是直接的教育工作者,还是乡镇、局委的同志,谁都是学生家长,谁都是为人父母,谁都要培养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比如说,为什么出现那么多学生家长要择校?择了校以后还要择班,择了班以后还要择老师,择老师以后还要择座位,甚至课余还要让孩子学一技之长,这说明我们学生家长都“望子成龙”。另一方面,从脱贫攻坚来讲,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重要内容,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走上更好的就业创业之路,才能从根本上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群众最期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所以说教育是民生工程,一定要看高、看重、看大。其三,教育是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支撑力、就是抓竞争力。一个地方教育办得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数多,这个地方发展机会就多,发展步伐就快,发展后劲就足。新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还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够高,尤其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还比较短缺,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良好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将来他们就会带知识、带技术、带项目回来为家乡做贡献。比如说,我们现在产业集聚区入驻的工业企业已经不少了,但是在调研中发现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匮乏。我们乡镇现在正在建设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把基础设施配套好了,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本地人留下来,把外地人吸引来,这就需要经营,需要创新。但现在乡村大部分都是“三留守”人员,根本没有运营和创新的能力。这些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创新人才从哪里找、怎么找?就需要我们用发展教育来破解。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优秀人才没有回到县内,但不管是县内还是县外,只要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对家乡怀有很深的感情,在县外的新县人这些年为家乡所作的贡献,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抓教育实质就是抓经济、抓发展。

二、校园里面最美丽。有句话说:“学校是象牙塔。”意思就是相对于社会而言,校园少了份喧嚣,多了份宁静;少了份纷扰,多了份美丽;少了份利益,多了份纯洁。可以说,大多数成年人的美好记忆都留在自己的青葱校园,近年来热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同桌的你》等电影,无一不是校园题材。首先,校园美在安静。今天的社会,网络的发达让每个人都身处信息漩涡之中,跟风似乎已成为时尚、成为潮流,以至于现代人总是显得过于匆忙而浮躁。与社会相比,校园是文化的殿堂,是学习的净土,是莘莘学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和形成之地。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在校园里,教师丹心育桃李,俯首作人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学生身处其间,不为琐事所扰,不为名利而烦,静心读书,潜心思考,意气风发,志存高远。县委、县政府也将进一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有计划地将优秀教师和校长选送到知名院校学习深造,培育一批名师名校,让校长安心办学、教师静心教书、学生专心学习。相关职能部门要突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始终让书香滋养学生心灵、涵养学生情操。其次,校园美在环境。校园不仅是每个学子成长的阶梯,也是智慧的摇篮,更是梦想起飞的地方。晨起书朗朗,深夜灯长明。在这里,师生亲密无间,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着知识冲击,承先贤思想精髓。在这里,有落日红霞、雨打芭蕉的优美意境;有三点一线、伏案苦读的勤奋紧张;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真诚友谊;有授业解惑、促膝谈心的师生情谊;有青春放歌、追梦前行的朝气蓬勃。不算大学的话,每个学生至少要在中小学度过12年的光阴,基本上处于6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一批批英才从校园走出,逐步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可以说是“今日春花烂漫,明天桃李满园”。像参加今天座谈的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一所城郊的农村学校,在全县六年级统考中,语、数、外均位居第一,充分说明只要奋发努力,所有的校园都可以有收获的喜悦。在此也期望我们的所有学校都能以代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榜样,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每一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空间,形成百校齐名、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其三,校园美在纯洁。某种角度上说,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因为有这么多的师生学习、生活在一起,有人的地方就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但校园里同学之间的那份纯真、师生之间的那份真诚,和社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校园里,老师们带着感情帮助学生成长进步,呕心沥血地备课、批改作业,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搭好通往成功的路基;同学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有矛盾了,不埋怨,积极努力向上,友谊的桥梁越搭越远。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也可能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的浸染,但我相信,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我们的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一片净土。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可亲可敬的老师,有这么多可赞可叹的感人事迹,像参加今天座谈的老师,有的是河南省师德标兵,有的是新县最美教师等等,你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教出了一批好学生。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每当回想起书香浓郁的校园,回想起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回想起纯洁质朴的师生关系,我就会对自己的学生时代充满无限眷恋,当年老师对我的教诲,同学给我的帮助,艰苦环境对我的砺练,让我终身受益。

三、教师职业最神圣。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古往今来,人们用最美的语言歌颂教师,把最美的称号献给教师,有人把教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有人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把教师比喻为开启心灵之窗的智者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神圣和无私。首先,教师有教书育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具体到学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知书达理的良才。教师是“品行之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们不仅把教师看作是学习的榜样,甚至模仿其言行举止。我对学生时代,曾有过最深的体会,就是可以原谅老师严厉的批评责骂,但不能原谅那些不负责任的老师。所以说,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如果引导不好,扣不好学生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就可能让学生误入“一步走错,步步错”的歧路,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很大的不幸。希望全县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立德树人模式。把德育综合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挖老区红色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传递正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其次,教师有默默奉献的坚守。我让财政部门统计了一下,全县教师有5265人,约占财政供养人员的一半左右,与发达地区相比,新县的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有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教学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投入到了永无止境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有的从毕业离开一扇校门,到走进另一扇校门,站上讲台,担当重任,勤奋钻研,敢于创新,成为教育工作的新生代力量;有的长年“以校为家”,整天围着“三尺讲台”,面对着批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教案,研究不完的课题,单调的重复着周而复始的生活;有的老师累的病倒了,不等病好就坚持上课;有的老师废寝忘食,毫无怨言,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庭多,陪学生的时间比陪家人多;有的老师忙于教育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无瑕顾及。可以说,正是有了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不断迈上新台阶。刚才发言的沙窝初中高秀琴老师,1990年毕业,在乡村工作了26年,非常难得,也非常让人感动。县委、县政府将按照要求,深化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切实保障好广大教师工资增长、医疗服务、养老、住房保障等各方面待遇,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努力让教师成为让人尊重的职业。其三,教师有甘为人梯的境界。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老师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自己,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正是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直腰做人梯,弯腰做人桥,甘当铺路石”的伯乐精神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才让学生一开始就站在自己的肩上成长,才让一批又一批新县学子的起点更高、走的更远。希望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的责任,不断拓宽知识覆盖领域,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捕捉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当前,特别是要适应新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接受喜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独立思考、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培育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庆祝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借此机会就教育工作再安排三件具体事:一是教师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是教育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教师这一群体能否稳定至关重要。请臧县长组织教育、人社部门制定全县稳定教师队伍、保障教师薪酬、提升教师素质的意见,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下发;二是请公安部门牵头,制定城区和农村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意见,为师生、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也要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今后,要将校园周边环境及秩序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乡镇派出所所长工作考核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三是请教育部门拿出“十三五”期间薄弱学校改造提升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持续改善中小学危房、校舍、教师周转房、后勤服务设施、营养餐等问题,使教育各项实事落到实处。

各位老师、同志们,教师节一年只有1天,尊师重教则是365天。新县教育成就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希望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教育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新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把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来干,更作为一份事业来追求,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火热实践中挥洒汗水、贡献力量,在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中谱写壮丽的人生篇章!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中秋节马上也要到了。最后,衷心祝愿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