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心集——百名英烈遗作选》有感四篇

【篇一】

历史的如椽巨笔,需要魂脉牵引;时代的伟大征程,更需初心导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夯实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之基,而这正厚植于无数革命志士的追梦“初心”。回看往昔,沅芷澧兰的革命志士已经远去;立足当下,路漫修远的革命初心依然昂扬飞翔!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天地英气,千秋凛然。最近出版的《初心集——百名英烈遗作选》,展现了有血有肉的英烈气概,讲述了有胆有识的革命故事,再现了有情有义的烈士遗作。读来更加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有力地践行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尽义务,为社会造幸福”的理想和信念,也让我们得以在读书中高擎理想的旗帜,燃烧信念的火炬,葆和奋斗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说:“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初心集——百名英烈遗作选》正是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策划出版的一本英勇革命先烈诗文集。该书收录了100名(组)有遗作留存的烈士关于初心和使命的作品,形式包括文章、诗作、家书等。气志激磅礴,凛烈万古存。坚如磐石的信念,硬如钢铁的意志,是共产党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代码。通过品读这些凝聚了血和生命的诗文,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党的先驱和先烈胸中激荡的理想追求和共产党人的纯粹价值观。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信仰,肩头有国家,笔下有乾坤。王尽美烈士仅有38个字的《遗嘱》,让我们看到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1923年,18岁的陈逸群在《给同学的信中》说:“为国家尽义务,为社会造幸福,才算是好国民。”有志少年“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让今天的我们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支撑我们脊梁的灵魂,却应一脉相承;1935年3月16日,刘伯坚烈士在《致妻嫂凤笙的家书》中说:“弟不意现在尚在人间,被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军部,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寥寥数语,铿锵有力!鹤归华表,沧海桑田,现在读来我们仍然震撼——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拥有智慧,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廓清迷雾,见人所未见;具有勇气,就能像愚公那样一往无前,创人所未创!读完百名英烈的遗作,足可让新时代的我们注入原动力,攥成强拳头,强壮思想骨,汇聚正能量,提升精气神!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新时代标注了我们的发展方位,新目标校正了我们的前进方向,新思想凝聚了我们的磅礴力量,新征程展示了我们的未来蓝图,新使命激荡了我们的奋斗热情。细细品读一篇篇英烈遗作,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次的学习教育,得到了一次次的思想升华,沐浴了一次次的灵魂洗礼。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的我们,立身做事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切实做到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实、律己上严,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执着信念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篇二】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会有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比较,才能在本领上见高低;有比较,才能在品行上分优劣;有比较,才能看到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真功夫。而在当下,部分党员干部的“比较观”出现了偏差,学习上不比踏实和勤奋,而比应付和造假;工作上不比担当和作为,而比权势和职务;生活上不比群众口碑和艰苦朴素,而比车子、房子、票子。这样的“比较观”势必会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责,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和热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需要正视“比较”、正确“比较”,只有明确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才能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去干事创业,让业绩和群众口碑铺就成长之路。

最近,接收到了共产党员网“世界读书日”的奖品《初心集:百名英烈遗作选》,有幸重温烈士们铿锵有力的遗作,这些凝聚了血和生命的诗文,是革命先烈们胸中激荡的理想追求和共产党人价值观,也是他们用行动和鲜血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谱写的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岁月沧桑,这些跳动着思想火焰的英烈遗作,穿越时空成为淬炼初心的熔炉,展现在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前,在怀念的同时更值得我们去深思,我们都曾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庄严的宣誓,在那一刻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更应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时时与党员标准、岗位职责、使命任务对照比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砥砺奋进、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王传喜到其美多吉,他们所处环境、工作岗位各不相同,却都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幸福,把真情献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既是他们的座右铭又是指向标,每一个时代楷模都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在新时代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工作中,我们要向时代楷模那样始终保持冲锋向前的不竭动力,与身边人比出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使命意识,比出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通过不断提高能力、强化素质、练硬本领、改进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展示出共产党员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

【篇三】

近日,读到了一则某党员干部因房子不如下属导致心态失衡起贪念而身陷囹圄的新闻,不由地想起来了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的“比较观”,面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如何去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应该是各级党组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重要课题,也是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综合能力的时代性课题。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会有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比较,才能在本领上见高低;有比较,才能在品行上分优劣;有比较,才能看到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真功夫。而在当下,部分党员干部的“比较观”出现了偏差,学习上不比踏实和勤奋,而比应付和造假;工作上不比担当和作为,而比权势和职务;生活上不比群众口碑和艰苦朴素,而比车子、房子、票子。这样的“比较观”势必会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准、工作失责,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和热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需要正视“比较”、正确“比较”,只有明确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才能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去干事创业,让业绩和群众口碑铺就成长之路。

与革命先烈比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最近,接收到了共产党员网“世界读书日”的奖品《初心集:百名英烈遗作选》,有幸重温烈士们铿锵有力的遗作,这些凝聚了血和生命的诗文,是革命先烈们胸中激荡的理想追求和共产党人价值观,也是他们用行动和鲜血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谱写的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岁月沧桑,这些跳动着思想火焰的英烈遗作,穿越时空成为淬炼初心的熔炉,展现在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前,在怀念的同时更值得我们去深思,我们都曾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庄严的宣誓,在那一刻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更应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时时与党员标准、岗位职责、使命任务对照比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砥砺奋进、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与时代楷模比奉献,强化担当作为。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王传喜到其美多吉,他们所处环境、工作岗位各不相同,却都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幸福,把真情献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既是他们的座右铭又是指向标,每一个时代楷模都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在新时代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工作中,我们要向时代楷模那样始终保持冲锋向前的不竭动力,与身边人比出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使命意识,比出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通过不断提高能力、强化素质、练硬本领、改进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展示出共产党员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

树立正确的”比较观”,有效激发出一种不甘落后的力量,让学有榜样、干有标准、做有样子成为党员干部取得进步的”标配“,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的党性光辉照亮新时代前行之路。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初心”二字,正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汇聚于党旗下,书写出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初心集:百名英烈遗作选》辑录了百余名革命烈士的文章、信函、诗歌、狱中遗书和绝笔,通过这些凝聚了鲜血与生命的文字,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们忘我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精神,可以读懂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初心。

担当如铁

不忘初心,意味着担当如铁。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的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的担当。担当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肥沃土壤。

“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这封字字句句催人泪下的绝笔信,是革命烈士刘伯坚在英勇就义前写下的。

1921年,刘伯坚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刘伯坚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刘伯坚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在狱中,他还不忘嘱咐家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

1935年3月16日,刘伯坚在家书中说:“弟不意现在尚在人间,被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军部,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他特意交代两件事,一是嘱咐家里人千万不要营救他,因为会“丧失革命的人格”;二是在交代儿子抚育问题时,他说:“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久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这封信体现了刘伯坚在革命原则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性格,表达了共产党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的无私情怀,并谆谆嘱告亲人要继承他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

1938年,毛泽东同志为刘伯坚的碑文题词,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1925年12月17日夜,上海高昌庙附近,一阵“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壮烈口号,划破荒野的沉静,压住了罪恶的枪声……上海工人运动领袖刘华,英勇牺牲了。

刘华,1923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之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加并领导了五卅运动,11月在租界地被捕。

1925年,刘华在上海参加工人运动时,家乡宜宾惨遭匪劫,父亲被绑架,祖母病危,母亲受重伤,弟弟被打死,哥哥刘峰贤接连发电报催他回乡。刘华在电文《须知有国,方有家也》中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他说:“国家衰弱强邻欺侮,神圣劳工辄为鱼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劳工分子,身负重任,何以家为,须知有国,方有家也。”

五卅运动后,刘华的叔父希望他回乡一趟。刘华在回信中说:“我的工作是非常紧张的,也是非常光荣的,我的敌人是帝国主义、中国军阀。苟一息尚存,我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失败不过一时挫折,据我看来也算不了啥。凡是不怕困难,终有公理战胜蛮横(的)一天。因为既经我们认清了的前途是光明的伟大的,而况此时工人拥护我,党信任我,应该完成党的任务。岂能与敌人作白刃战时为了私事就随便抽身回家呢。二叔请你向家里人说,劝他们不要挂念我。中华民族必须解放,工人必须斗争。时艰敌迫,革命是流血的事情。我处此,纵流到最后一滴血,也(在)所不惜。”这封信表达了刘华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舍私为公,与敌人战斗至死不渝的决心。

坚定信仰

不忘初心,意味着信仰坚定。

人有信仰,生活才有希望。曾有一位思想家说:“在漫漫的黑夜中,人们渴望一座光明灯塔的指引,这就是明确的信仰、基础的稳固以及由此产生的能够超越一切险阻的沉稳的勇气。”

南京雨花台,是一座美丽的山岗。然而,1927年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无数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牺牲在那里,高文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高文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连党代表。北伐后期,秘密进行反蒋活动。1928年3月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

1929年12月22日,高文华在家书中说:“做人不吃苦,人是不能算人的,我们也真像吃青果一样的有滋味,我们在辛涩的里面有甜味。我们虽然苦,但我们的良心没有受罪;我们虽然苦,我们依旧有我们至高无上的精神的愉快;总之,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我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人,我们是最快活的人呀!”“为人类争真理的英勇斗争,才是奋斗,所以一个真正的奋斗者,决不顾虑牺牲的大小、成功的多少或者失败的。我要做的是使天下劳苦人将来能够吃饱穿暖的事。”这封信表达了高文华对父母亲友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蕴含着虽然面临长期牢狱生活,但仍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

李家俊,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四川达县、万源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反捐税斗争。1931年10月26日因叛徒出卖被捕。10月29日英勇就义于重庆罗家湾。

1925年秋,李家俊因不满黑暗统治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囚于万源监狱。他在牢房墙壁上写下一首《绝命词》:“身似虎,气如虹,那堪囚蛰在笼中!安邦志,济民衷,潜伏爪牙,忍气吞声,任彼小丑且横行;他日身返潭穴后,再作霖雨济群生。”监狱生活使他愈加坚定了参加革命活动、救国救民的志向。

1931年6月9日,李家俊在家书中写道:“家庭状况,我深不愿多说。因为家是因我而败,我又无法以维持父母及小妹们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我又何愿敢提家事。但是我一念及目前与我们受同等煎熬的当亦不在少数,所以也就只好比较安心地做我们所应做的事而无所动心。我是一个‘梦想家’,这是许多人给我的称号。但是我并不以为是在做梦,我以为我的生活是完全真实的,所以我现在仍是向着我的‘梦境’走去!我总觉得我的希望是很快可以达到的呢!”在残酷的斗争中,李家俊始终意志坚定,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

淡泊名利

不忘初心,意味着淡泊名利。

从一名普通群众到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只有经历了理解、认同、选择与热爱,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才能甘于平凡、默默奉献、坚守初心。

在济南槐荫广场,耸立着一座“四五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等22位革命烈士的英名。

1921年春,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发起建立了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12月由于叛徒告密,邓恩铭在济南被捕。

邓恩铭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这封信写于1924年5月8日,此前,邓恩铭的父母多次写信,认为他读书多年功不成、名不就,不但经济上无助于家庭,还连累家人为他担惊受怕,希望他尽快回家谋个差事并完婚。邓恩铭在信中对此作出了回答。同时,也体现出他视个人功名利禄如粪土,把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精神。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英勇就义前,留诗一首:“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表达了他为追求理想死而无悔的豪情壮志。

朱瑞将军在国内享有“炮兵之父”的美称,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是“中国的炮兵元帅”。朱瑞将军也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1948年10月1日,辽沈战役期间,朱瑞在执行任务途中,不幸触雷、壮烈牺牲。

《把地自动让给农民,才算名符其实的革命家庭》是朱瑞在1948年9月8日赴辽沈战役前线的前夕写就的家书。他写道:“农民翻身,国家才能强盛。我家有地出租,这就是地主,应做模范,把地自动让给农民,这才算名符其实的革命家庭。我想母亲及哥嫂必定早就做到。我记得在山东时,母亲及哥嫂都说过,我家都参加革命了,要地是没用处的。这是对的!”谈到各子侄辈,他说:“仍希统统推动他们出来参加革命工作或学习,才不致落到时代后边,甚至做对人民不利的事情。此事请哥哥多负责教导他们。”朱瑞在信中提出了对家庭土地的处置意见,体现了共产党人带头革命、自我革命、彻底革命的高风亮节。

9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儿女用生命诠释着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面对绞刑架,誓言豪迈:“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重温英烈遗作,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让我们心头永远铭记责任,心底永远燃烧激情;重温烈士们的铮铮誓言,不仅是对共产党人初心的回望,更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岁月沧桑,在时间的淘沥下,那些跳动着思想火焰的英烈遗作,穿越时空,成为淬炼初心的熔炉,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去怀念、去感悟、去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