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国旗下讲话(范文8则)

(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

最热的话题是高考,高考最热的话题当然是高考作文;而今年,高考数学比高考作文更火。今年高考数学,号称创造了多项吉尼斯纪录,关于今年高考数学的话题在新浪微博阅读量超过了二十亿,讨论超过三十万,除了数学试卷出现物理题,解析几何成为压轴题,还有参数云和求维纳斯身高等已知的故事外,网上还流传着被考生或网友写出了至少100个段子和神评论。

流传最广的那句说:我们都以为数学还是换汤不换药,结果今年厉害了,换了个碗。

比较悲观的说:虽然语文没有考到离骚,但数学足以让我去见屈原了……

还有比较乐观的:考前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考后我说,老师,别担心,我还可以让你再看我一年。

不管看完评论笑得前仰后翻,还是看到考生哭得撕心裂肺,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高三门口,我们即将成为主角,高三大幕如何开启,我们准备好了吗?这也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

20年前的6月,李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站在高三的门口,踌躇满志;20年后,李老师要陪第5届同学,一起奋战高三,此时也是感慨良多,今天又一次站在高三门口,有三点体会同大家共勉。

第一:要相信,有定力。

泰戈尔说:有时候爱情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得到。**年,马云在阿里巴巴年会上说:很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很少人因为相信而看见。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今天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要相信理想,理想告诉你要去哪儿,知道了要去哪儿,你才能到哪儿!

要相信老师,相信老师老生常谈的哪些常识,听进去,做下去,你一定受益;

要相信努力一定有回报,不努力,收获很渺茫;

要相信一天天、一题题、一遍遍的量变积累才是学习进步的正规途径;

要相信所有考试的问题一定在平时,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二:有的放矢,有方向。

要想在游戏中胜出,必须熟悉游戏规则!要赢得高考,必须熟悉高考的规则。

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即是高考的规则,这是备考之“的”;高考备考教学计划,这是备考之“矢”,说高考数学考试换汤不换药,这是对高考考点的解读;说高考数学换了碗,那是对高考能力的解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命题组对数学考试的解释:“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所以,只有紧扣高考考点和高考能力不放松,狠抓教学计划落实不放松,这才是有的放矢,这才符合备考规律,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坚持不懈,重坚持。

世界冠军邓亚萍曾经说过:“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教练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我们也一样,备考要坚持不懈。

坚持不懈,坚持目标不改,不增不减;坚持计划不变,不折不扣;

坚持不懈,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克服,问题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强。

坚持不懈,坚持珍惜时间,少睡懒觉,坚持远离手机游戏,远离享受,很苦,但离成功很近。

坚持不懈,坚持一天又一天,坚持一周又一周,坚持一月又一月,坚持10个月,你必将绽放在6月。

今年高考前6月6日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时节是收麦子的季节,也是插秧的时节。既是收获,也是播种,这是一个收获与希望并存的时节。

今年高三的收获,源于去年的播种耕耘;我们今年的播种耕耘,也必将取得明年的辉煌!

我们坚信,天道酬勤,每个人的辛勤耕耘终有踏实回报!明年我们有信心高唱: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梦想,一杯敬远方!

(篇二)

作者:高一(五…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17更新时间:2019-3-25在如今的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性格,也许你是给予者,也许你是索取者,或者你仅是那个夹在中间的折中者。那么,他们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乐于助人,活跃在每一次的集体活动中,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同学解决疑难杂惑,主动且认真参与值日,他们便是给予者。据调查,在一个团体中,给予者不一定是成绩最突出的,但一定是备受赞誉并且名列前茅,他们的存在,便是自己所处的集体更加优秀。而与给予者相反的,便是索取者。这些人往往在自私自利,总想着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不是自己奉献。甚至在升学的压力下,他们会不得不变的利己、功利,利用一切可获得取的资源实现自我提升,而有时置他人与集体的利益不顾。索取者即使短期内成绩有所提升,但那也是有限的,从长远角度来说,他们难以在集体中立足,因为他们总是在集体的劳动果实前来者不拒,坐享其成,在需要做贡献时,缄口不言,避之不及。

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折中者。这是一种处于给予者和奉献者之间,既不去奉献,也不仅仅坐享其成。这是一种如米虫一般的生活,生活中没有前进的动力,也甚至会有后退,数着时间度过日子。不去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满足于现有的状况。也许这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平淡如水却安然自得。但对于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竞争之中,倘若不争不抢,最后的等待着的,只是虚无和没有光亮的未来。若试想一下,折中者见到了给予者的辛劳与付出,见到索取者的坐享其成,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久而久之,也许折中者也会变成索取者。折中者的存在,也许会在紧急之时提供自己微小帮助,但大多数时候选择默默做一个看客。如鲁迅先生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他们不过是用来反映社会的麻木。

给予与被给予看似矛盾,实则是对立统一的。这个世界需要给予着的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取者应当灭绝,精明利落者,精打细算者,不可或缺。或者说,千人千面,是社会的常态,你永远无法要求全世界都是勤奋的标兵。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一代风云人物,父亲是华尔街银行家,含着金汤匙出生。18对被耶鲁录取,二战爆发,他毅然弃笔从戎,成了最年轻的飞行员,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他在许多人的生命中扮演了老师甚至父亲般关怀的角色,以致小布什戏称他们为“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小布什在他的葬礼上说道:“hestronglybelievethatit"simportanttogivebacktothecommunityand.countryinwhichonelive.herecognizedthatservingothersenrichesthegiver’ssoul.”他的葬礼,有笑声,有泪水,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一个合理的集体,是需要给予和索取并存的。你的给予会促进他人的进步,适当索取他人的帮助,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此往复,一个集体才会更加优秀更加稳定。最后但还是希望同学们多做一个给予者,不是那个看客,也不是那个过度索取的人,多换位思考,为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着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学子,在将来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篇三)

你们知道吗?曾有这样一个人,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身高只有1米54,却成为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他的体重不足100斤,却像一块巨石,激起我们心灵深处浪花层层。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个不知道他的英名!他的名字就叫――雷锋。三月初春,草长莺飞,我们将迎来学雷锋纪念日。

在一次出差换车时,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的火车票和钱丢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大嫂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人们因此留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就是雷锋。

他"偷"着为战友的亲人寄钱,为灾区人民寄上几年来的全部存款。有人说他是"傻子",雷锋却说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正如毛主席所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就是雷锋,这就是雷锋精神。

时至今日,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作为高中生我们学习任务繁重,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呢?因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氛围。

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也没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寒假期间,附中师生们一起积极参与了社会公益活动,如:党员教师送教进社区,高一年级的“人人微公益”活动,高二年级的“1+1+20”独居、空巢和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公益活动,春节期间到200位老人家中进行公益活动。在这个寒假里,扬城的大街小巷都有我们附中人的身影。我们班级的微公益小组也在积极行动----我们放下羞涩与胆怯,去到敬老院同老人谈心,为他们带去家一般的温暖;我们走上街头向市民发出绿色出行的倡议,共同维护美丽扬州的环境;我们拜访维护城市环境的环卫工人,在寒风凛冽中送去一份鼓励和敬意。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们校园里的好人好事不断,2月18日高一4班刘康同学在食堂门口捡到手环手表一个,及时送到学工处。2月20日高一13班邹博宁同学在操场篮球场附近见到一串电动车钥匙,并及时送到学工处。上周六早晨,在进校门的不远处有一张废纸,非常的碍眼,高一1班戴佳均同学主动捡拾废纸。这些同学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着雷锋精神,公益就在我们身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我们高中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实,公益活动并不止帮助了他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自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用自己的能力,将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将美以更具美德的方式呈现。这样的生命让你我在每一天里,都会感到幸福、充实和安宁。

在这如画的三月,我们扬大附中将举行“公益节”活动,旨在持续发扬公益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参与“公益节”的义卖募捐活动,同时也要将“人人微公益”、“1+1+20”独居、空巢和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活动,家长参与的交通疏导安全保护等活动持续进行下去,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同时公益的内涵里除了帮助别人,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不把学校食堂里的竹签带出食堂,这样小小的行为也是公益。

同学们,当我们在温暖的学校里遨游知识的海洋,可曾想起在大山之中因生活压力而放弃学业的同龄人?当我们看到没拧紧的水龙头而视而不见时,可曾会想起我们日益匮乏的水资源?既然我们立足于社会,就要有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既然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的各项保障,我们就有义务为社会的管理分忧。用我感恩之心,尽我绵薄之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道德必须求其能够具诸践履,意识必须能够化为行动。”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伸出我们温暖的手,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为社会、为别人送去一点温暖和力量。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你们好!

我是高二四班的顾宇杰。

轻风锁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岁月。就在一天前,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完成了他们高中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件事情——高考!他们收拾好行装,结束了他们的高中生涯。而此时,高一的同学们即将迈进高二,高二的同学也将迈进高三,开启新一学年的学习生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过学习的三重境界。在此说说我对这三重境界的理解。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当我们踏上高三的征途,就像是拾阶而上一栋高楼,上楼的过程是孤独的,我们这高三一年也应当是孤独的,当然,此孤独非彼孤独,这里并不是说不要我们和老师,同学交流,而是说我们应当与玩乐、与手机、与电脑绝缘,眼里、心里只有一年后我们期待的自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必将上下求索。肩负着长辈的希望,同时满怀着自己的宏伟理想,我们必须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所有的力量积聚到一起,在高考的考场上绽放出人生最绚烂的烟花。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高三的路上,学习将时时处处,对你的意志进行考验与磨炼。早起走在黑暗里,太阳都还没起床;而回家的时候,星星早已在眨眼。文科的知识有没有背诵好?理科的试卷有没有做完?需要改错的题目像食堂的包子一样拥挤,上学放学路上的脚步比春运还要急促。我们需要用泪水、汗水共同书写青春,在曲折而又艰险的求知途中,挫折与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们绝不能让那些障碍挡住前进的步伐,废寝忘食,焚膏继晷,虽浑身疲惫,但永不后悔。我们始终坚信,若是能够在明年的今天凯旋,那么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们定能挥披荆斩棘之剑,驭乘风破浪之舟,穿越一片片险滩,取得一次又一次傲人的成绩。

(篇五)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陪伴我们终身”。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意即年少时的习惯会成就我们日后的品性。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一要趁早,二要持之以恒。一要趁早是因为自幼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将伴随着我们学习、生活、为人、处世,它以其无形的力量影响着生活的细枝末节,进而主宰我们的人生。二要持之以恒是因为一个人的好习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通过后天持之以恒的实践才习得的。但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你最自然的反应,成为彰显你品性和道德的一面镜子。

既然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那么作为我们具有独立思维的外事学子就更应该在行为习惯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做人的一言一行抓起:从为父母生日送上的一份祝福开始;从进校门时见到师长那一鞠躬,一声问候开始;从为生病的同学递上一杯热水开始;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珍惜食堂粮食开始;从嘉年华运动会中努力拼搏的身影和那一声声呐喊开始;从遵守课堂纪律、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而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等习惯。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逐步使自己成为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高素养的人。

同学们,一个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帮助并不在当下;习惯的意义也并不在当下的收获,而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东晋时期发出中流击楫壮言的著名将领祖逖,年轻时就抱有恢复中原的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日复一日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最终俩人官拜将军和都督,为恢复中原立下汗马功劳。这就是著名的闻鸡起舞的故事。祖逖和刘琨凭借其惊人的意志和超强的自制力,让优秀成为了习惯,而这习惯也造就了他们非凡的人生。所以同学们谁都想养成好习惯,但知易行难,不过为了不辜负自己的生命,为了让自己人生困顿时有父母师长的提携、失意时有朋友“醉眠秋共波,携手日同行”,让我们从一言一行做起,一起修炼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进而成全最美的人生。

(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附中高研生命科学实验室的一员,高1711班的匡雯怡。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慎思笃行、科创日新》。在演讲开始之前,我首先要向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谢谢您们给我宝贵的学习机会。我在**年10月入选“英才计划”,加入北大生物系的项目学习,并参加了**年“英才计划”生物论坛,获得“年度优秀学员”称号和“日本超级理科高中学生展示活动”参加资格。

这一段经历说下来很快,但对于因为要递交800字的申请书就险些却步的我,是不曾想到的。今天我想将参与科研学习带给我的三点收获与大家分享:

首先是方法与思维的训练。参与“英才计划”学习,能得到导师的指导,亲手设计并完成实验项目。实验过程中,反复强调的严谨思维和严密的实验论证过程让我印象深刻。学习如何搭建研究的整体框架,怎样把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等多个部分之间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学习整理分析数据,论文写作答辩,都是必需的。

第二点是“热情和坚持”。不止一位老师这样说过,“参加‘英才计划’的目的,不在于要产生多高深的成果,而是在过程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热情。因为只有兴趣和热情,才是激励一个人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最强最持续的动力。”这一年遇到很多困难,理论知识不足,英文能力不够,课内学习的压力,花费精力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多次让我想放弃,但最终坚持下来。我想,这就是老师们所说的热情和坚持吧!

最后,想说说“情怀与责任”。有人说,中学生做科研,不过做做样子,是用来升学的工具罢了,还能有什么收获呢?

经过这一年下来,我认为,其实不然。

参加科研学习活动很重要的收获是,在学科培训和答辩过程中,专家们给予细心指导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有多少科技工作者在为科学奋斗。激励他们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的不止是科学情怀,还有对国家科技发展进步、日益创新的责无旁贷,在昨天结束的第三届学校高研实验室的课题答辩会上,王殿军校长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国家拥有原创性成果的人才的重要性,希望我们“在完成学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精神上,在未来向各个领域发起超越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有的担当!因此结题、中高考压力从不是我们与科学缘分的障碍或终止,只要像清华大学的白峰杉教授说的“有想法,愿意去折腾”,我们便总有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一年在“英才计划”、高研实验室的学习在我人生的经历中留下深深印迹,它带来的体悟与感动必将伴随今后,激励我不断挑战自己,追求心中的梦想。

愿我们都能做到慎思、明辨、笃行,在未来学习生活和科学的道路上开启全新的、充满希冀的征程!

谢谢大家!

(篇七)

南湖上的小船,还在静静的漂着。

历史风云不息,百年前那个残破不堪的国家不再,在那小舟的指引下,在如许年的奋斗中,这个古老的民族挺直了脊梁,从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到自主研发打破壁垒的c919大飞机,中华民族在那不灭的红光的带领下,傲然于时代的潮头。红光不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诞生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也有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历史最有说服力。成立98年、执政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落后挨打、积贫积弱。为了改变这个状况,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领导人民经过长达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又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成就。目前,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民主法治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挑战多么严峻,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今天,是党的生日。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勇于创造的生机活力、甘于奉献的优良品格以及自信开放的国际形象是我们不可推却的时代责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不应“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那小船在南湖潋滟的波光中,由这一个百年飘向下一个百年的辉煌。

(篇八)

照进心底的光亮

五月的最后一个夜晚,注定是一个属于二十四中人的,载满了荣光的夜晚。

那一夜,一盏又一盏的灯光,被一次又一次的点亮。灯火闪烁,汇聚成奔涌着的明亮的星河,灿然炫目,流淌在每一个廿四人的心底,与有荣焉。那一夜,操场中央,有初夏微凉的风,有灯火里清晰可见的惊喜与感动,有感慨悲伤离别的泪水,还有面对未知的斗志昂扬和满满的自信,从容。

对于高三的学哥学姐们而言,你们在廿四的故事伴随着那一晚的灯光璀璨,渐渐地画上句号。从高一到高三,从铺满落叶的深秋到温柔的初春,再到这个夏天,一晃而过,三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着你们在廿四的走过的日子:你们曾在运动赛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搏,也曾在辩论赛时侃侃而谈,一展身手;你们曾在社团课上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也曾在去年的灯光表演上带我们走进这场盛大的视觉宴会的台前幕后;你们曾自信地走进红楼,如今,也将带着廿四人的辉煌走向高考的战场。请相信,十二年的努力会换来一个温暖明媚的结局,穿过风雨加交的黑夜,阳光会再次谱写晴朗的乐章,每个人都会光芒万丈。

还记得黑暗里屏住呼吸,等待口令的小心翼翼;还记得躲在窗与窗之间听到外面欢呼声的好奇与欣喜;还记得所有窗户的灯光骤亮,挤在窗口用尽力气喊得那一句又一句“高三加油”;还有刻进心底的,难以忘怀的,那个被我们点亮的夜晚。

一年又一年。我们也终将成为这场表演的主角,会坐在操场的中央,看那些灯光为我们而亮。我们会走进红楼,踏上高三的征途,那是一段,我们都不曾走过,却又都能想到的,艰辛的路。所以,我们会拼尽全力,不畏艰难,即使日夜征程疲惫奔忙,即使在数不清的夜晚陪伴我们的只有书桌前的一束光,也依然有自己向往的远方和坚守的梦想。

北纬38.9度,东经121.7度,中国,辽宁,大连,二十四中。在这个地方,每年,都会有一群人,用一场灯火盛宴的方式,祝福着另一群人。后来,当初守在窗帘背后的那群人,变成了坐在操场上的那群人,而曾经坐在操场上的那群人,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可是,那些璀璨的灯光,却好像照进了心里面,一直一直在心里闪烁着。

熟悉的校歌响起,是刻进心底的旋律。四海同心,每一个廿四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荣光,它让我们有困境中逆流而上的勇气,有崩溃边缘坚持下去的毅力,有彷徨时找寻方向的坚定,还有黑暗里,首当其冲,做那束冲破黑暗的光的责任和当仁不让。

那些灯光闪烁,是希望,更是星火。它照亮夜空,也照进廿四人的心底,这是亮堂堂的,幸福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