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走过再多的江南小城,看过再多的烟雨古镇,
2016年1月19日,我们踏上从平凉开往苏州的火车,去那向往已久的江南水乡。
苏州火车站很大,仿古的建筑很美,我们几个在里面来来回回穿梭了好几遍,才从里面走出来。东南西北不分的我们,怎么看都像乡里人进城了。
吴江垂虹桥
去苏州的那天正好下着雨,在冬天领略一番江南烟雨,可真的是在南方的冬天里冻成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已经忘了为什么当初要去垂虹桥,只记得没有什么游客,特别冷清。一座塔孤零零的兀自耸立着,也没有看到什么垂虹倒影。
垂虹桥在古代是人烟阜盛的繁华之地,好多文人墨客来此游玩,并写下不少诗篇。
回来后的某一天翻到一首朱彝尊的诗——《高阳台》
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每读这首诗我都会想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爱情的开始都是一眼万年,爱情的结束都是一厢情愿。也难怪《牡丹亭》开篇题词说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女人之傻,总以为眉目可以传情,却不知谁也不是谁心里的蛔虫,有些话不说,别人就永远不知道。
苏州的古镇有很多,名气也有大有小,从大的来说,“江南六大古镇”里苏州有三个。
周庄在昆山,离苏州特别近。我们的学生毕业很多都去昆山顶岗实习。甪直在吴中区。我们大年初一去的吴江的同里古镇。
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八湖环抱,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的店铺,逶迤悠长的街巷,粉墙瓦黛的民居,还有那若隐若现的古桥,迎风拂水的绿柳,处处透着宁静和安详。
同里的商业气息还不是那么浓厚,走到古镇的深处,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有人洗菜,一幅恬然安静,怡然自乐的画面。
虎丘不高,我把虎丘上上下下爬了不下三遍。
苏轼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这里到处流传着吴王阖闾和夫差的故事。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丘如蹲虎,以形名"。
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现在的塔已经没有外面的木质台榭,只剩里面的砖制结构。像一个被人啃掉的玉米芯,独自矗立着。
剑池下面就是埋葬阖闾的墓室,阖闾的尸体以及陪葬的名剑珍宝就在里面。相传有一千多把宝剑埋葬于此。导游说1955年科考人员曾放干剑池水并找到墓穴大门,但是并未继续挖掘,因为一旦开掘,剑池上面的虎丘宝塔甚至整个虎丘都会毁于一旦。
除上述之外,虎丘还有憨憨泉、拥翠山庄、孙武练兵场、小武当、西溪环翠、万景山庄、冷香阁、致爽阁、断梁殿、真娘墓等等诸多景点。
虎丘差不多十步一景,一景一故事。江南的文化底蕴,真的不能在书本里领略。上大学时看了好多讲春秋战国时的书,亲自站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
平江路历史街区附近有很多景点。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江南四大园林的拙政园,狮子林都在附近。
平江路去过两次,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拥挤的人群,有种挤在北京南锣鼓巷、走在广州上下九的感觉。夕阳西下,一袭旗袍在斜晖脉脉水悠悠中闪耀着。丝绸是苏州的名片,旗袍是江南的风韵。
狮子林
康熙和乾隆爷都来过的地方,以假山文明的江南园林。圆明园中有把狮子林的假山照搬过去,可见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喜爱。
狮子林的荷花厅,真趣亭木装修雕刻精美。我只记得哪个厅门框上装有彩色的玻璃,像外国教堂的穹顶一样,阳光照耀进来,很好看。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奇峰怪石。好多孩子在假山中流连忘返。
也难怪江南女子婉约精致,蕙质兰心。看看人家的窗子,回廊,还有屋檐下垂下的莲花,处处透露着精致,别具一格。就更别说人家高超的造园艺术了。跟别人一比,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太不讲究,太粗糙、太憋屈。人家的园林动辄几公顷,我们为了几十平的窝,就已经精疲力尽了。
喜欢建筑的朋友,可以翻看计成的《园冶》一书。如何相地,立基,借景等等都有一一讲述。
我最喜欢的还是山塘街。
凭直觉发现一条弄堂,直直的穿过去就是山塘街,那条弄堂上有各省的会馆,想来以前是商贾云集的地方,现在却是高门紧闭。
山塘街上生活着很多苏州本地人,卖各种商品的商贩,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我站在山塘街上看人家摊春饼,那女人把面粘在手上,在铛上转个圈,几秒钟的工夫就把烙好的饼铲起来,坏了的就扔掉。我惊叹她的手艺之麻利,站那看了一下午。
这条街道,是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对山塘河道进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开挖成直河,后人为了纪念,把它称“白公堤”,堤长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
也许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看的或者听说那些故事、古人,背的那些诗词,某一天在现实中与之相逢,走他们走过的路,看他们看过的景,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然后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
中国因为文人的歌颂而闻名的地方很多,但是因为失落文人而闻名的地方还真不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真的太多寺庙了。
寒山寺外有一口大钟,好多游客以为自己花了钱就使劲使劲敲钟。仿佛少敲一下就对不起自己所花的钱似的。中国人的劣根性在于太爱贪小便宜吃大亏。寺庙的钟是可以随便敲的吗?敲几下都是有讲究的。
广场上有个石碑,我逛完后坐在石阶上看上面的经文。碑上的字是乾隆年间的,刻的是《心经》,碑文上的楷书刻的可真是好。一七八十的老太太凑过来,坐我跟前念碑上的经文。当时我是很震惊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念对“般若”这两个字,更别说认识繁体字了。我想起我们那的老太太不是跳广场舞,就是每天东家长西家短的拉闲话,顿时很是佩服这位老太太。
文化的传播是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环境的。江浙的富庶,才有闻名中外的苏绣、丝绸,才能吟出百转春莺、醉心荡魂,曲终人远的评弹、昆曲。才教化出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的雨巷温婉贤淑的女子,才长养出范仲淹、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等等文人才子。
我一直在想,让黄公望和吴冠中住在黄土高坡,住在大荒漠,他们能画出啥?
在苏州待了一个多月,真的没有吃一顿像样的苏州菜。倒是在兰州吃了好多顿淮扬菜,味道太寡淡,不适合我这样的西北汉子。苏州的小吃甜点真的是很精致诱人好看。可是我不爱吃甜食,就只开心的看看。
皮市街有家卖豆腐脑的,五六块一碗,很好吃。在苏州吃的最多的,竟是金陵鸭血粉丝汤。
苏州的冬天真冷,在家从来没有冻过手的我,在苏州冻肿了手,冻弯了手指头,冷风吹来冻的脑仁疼。寒风凛冽中热心的苏州人民还总是给我指错路,比我方向感还差。尽管如此,还是不妨碍我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这的白墙黑瓦,喜欢小桥流水,斜晖脉脉。遗憾的是没有去范蠡西施泛舟的太湖,路过了沧浪亭,两次经过苏州大学,苏州图书馆都没有进去看一看。没有坐下来听一曲昆曲……
也许人生处处充满遗憾。总不可能把每条街道都走遍,把每处美景都藏在眼底。某天拿起一本书,那人讲了他两百年前他在苏州和他的妻子芸娘生活的故事。讲他们住在沧浪亭,如何从山塘街浪虎丘,泛舟太湖,芸娘如何心灵手巧捡石头造假山,如何在困窘中把日子过的富有诗意。于是,我在书中又回到了两百年前的苏州。
那个人叫沈三白,那本书叫《浮生六记》,而我的公众号叫“浮生六记生活馆”。
有些遇见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