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70年:从吃饱饭到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
这70年,中国农业政策在内涵上实现了从“取”到“予”的逆转
地处浙东沿海三门湾畔的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开始养殖青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滩涂养捕逐渐兴起,然而产量和防逃效果不佳。到80年代初期,围塘养殖迅速发展。
1997年8月18日,三门县遭遇了一场百年罕见的超强台风。在涛头村,土地被海水浸泡一个多月,土地盐碱化难以种植。是发展养殖,还是搞种植,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全村373户有325户在“水产养殖”一栏里按下了鲜红的手指印。
这掀开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如今,率先改革的涛头村,已经形成完整的养殖产业链,一跃成为全县“首富村”。三门县也成为“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成为浙江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海水养殖第一大县。
一叶知秋。中国农业在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红指印”有着颇为鲜明的象征性意义,这背后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
五大历史性成就
中央一直非常重视“三农”工作。1982~1986年和2004~2019年,中央先后连续5年、16年出台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央作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并进一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且“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肖小虹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农业政策的演变轨迹——基于1949-2019年中国农业政策的量化分析》中的研究成果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政策经历了从索取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演变。
该研究论文以国家层面颁布的2259项农业政策为样本,从政策总量与结构、府际关系、政策内容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这70年,中国农业政策在内涵上实现了从“取”到“予”的逆转;在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方面,农业政策的制发目的由“增产、稳收”转向“保质、增收”;农业政策手段随着农业政策目标的调整由转移农业剩余向优先发展农业转变;农业政策演变体现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从制度化构建到不断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等。
9月27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称,这7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五大历史性成就。
一是成功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70年里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在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还有“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也是供应充足。中国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
二是基本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贫困人口有7.7亿,2018年底减少到1660万,2020年即将全部脱贫。
三是农业现代化有了质的飞跃。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可以说和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牛耕已经成为历史,我国农业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装备驱动的新阶段。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现在打农药也从过去的肩扛手提变成了无人机作业。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四是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三农”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告别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土地承包期将再延长30年,推行“三权分置”改革,搭建起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制度框架,这些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将长期起作用,也将长期坚持。
五是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后的又一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粮食安全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无法回避。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创纪录的“十五连丰”,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470多公斤,超过fao确定的粮食安全平均线水平。韩长赋称,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如果未来两个星期内,不发生大的台风或者霜冻的自然灾害,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有望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伴随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也随之完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和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以建立。由于该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也就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粮食增产。
20世纪90年代,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为中国农业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1993年,中央决定将土地承包期从一轮承包的15年延长至二轮承包的30年。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此外,为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适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和农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央确定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基本方向。业界将之视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和政策重大创新与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所释放的显著制度绩效。并且,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能轻易动摇,要保持长久不变。
在前述发布会上,韩长赋称,土地是农业之本,也是农民的命根子。近年来,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并且不断巩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国农村的改革是从土地制度改革开始的,下个阶段深化农村改革还要坚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从这方面来讲,重点是“三块地”。
比如承包地,这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实行“三权分置”和搞好30年的延包,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从第一轮土地承包算起,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稳定75年,让各方面都有稳定的预期。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这为下一步的30年延包打下了基础。从明年开始,我们将选择一部分县市进行延包试点,总结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形成全国的配套政策和延包的办法,确保这项大政策能够很好地衔接、平稳地过渡。”
第二块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本次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并且经过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入市,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创新。据测算,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4200多万亩,可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所以一定要管好用好。
第三块地,就是农村宅基地。这是农民的重要财产。这一轮机构改革明确,农业农村部负责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这方面,2015年全国已经有33个县开展了改革试点。宅基地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农村的稳定。所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稳慎推进的原则,再选择一批县和市,深化改革试点。重点是以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为抓手,探索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保证宅基地农户的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权,既保障农民权益,又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