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嘉定市场监管工作的巩固发展年。全局上下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指导下,聚焦嘉定实际,对照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安排,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促进质量提升,守好安全风险底线,维护市场公平有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创造新时代嘉定市场监管新奇迹。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要求,将“巩固”和“发展”作为工作主线,狠抓落实、善做善成,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构建“经济有体量又有质量、城市有颜值又有温度、社会充满生机又和谐有序”的创新活力之城做出新的贡献。
二、具体举措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试点推进跨部门综窗受理,合理布局窗口设置,强化部门协同,实施行政审批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和清单,逐步由“单部门综窗”向“跨部门综窗”转变,实现开办企业服务区统一“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二是重点对接经济园区及企业所需,在前期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及中小微企业发展“11+9”条措施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系列举措,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建设,紧跟市局改革步伐,优化部门配合,加强宣传引导,推动“一网通办”从能用向愿用、好用转变。四是进一步推进审批时间、审批材料“双减半”改革,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各项措施,优化政策方案,再造审批流程,通过源头清理、部门合作、数据共享等方式,努力实现更精准服务。五是做好与行政服务中心“多部门综窗”的对接准备,开展业务梳理、人员分工、系统调试,加快食品经营许可业务融入“多部门综窗”进程,做好业务衔接、人员调配和业务培训,助力实现“前台无差别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2.深化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全面贯彻落实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积极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完善质量工作考核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二是修订《嘉定区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完成第三届区政府质量奖表彰推广,做好上海市政府质量奖培育,培育一批政府质量奖评审员,进一步带动卓越绩效模式推广,增强质量提升内生动力。三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组织培训教学,加强“上海品牌认证”培育。围绕“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推进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汽车行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全民质量教育,利用“全国质量月”“质量开放日”等活动载体,多角度、多渠道开展质量宣贯,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
3.深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强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巩固百千万对标达标活动成果,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二是本着“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的原则,持续创建高质量标准化项目。三是发挥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促进标准化工作与地方产业发展充分融合,深入开展汽车相关标准培训研讨,把“标准化+”理念融入到社会管理各领域,继续出台更多区级标准,全面提升全区社会管理工作水平。四是加强与昆山、太仓、张家港、温州等长三角区域城市以及与云南楚雄的合作交流,提高区域标准化工作水平。五是围绕“10.14世界标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分层次做好宣传培训,提高全民标准化工作意识。
4.深化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一是继续发挥知识产权在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创新驱动转型方面的有力作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培育,推进马德里商标注册、pct国际专利申请提质增量,切实发挥汽车创新港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商标品牌指导站的服务功能,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创能活力。二是继续开展嘉定区专利产业化项目、专利工作示范企业认定和申报,大力推进企业参与国家级、市级项目认定,促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健全知识产权金融协同工作机制,搭建“银园企对接”平台,推动工作落地。根据嘉定区“四大产业”发展要求,研究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导航项目,突出竞争优势,助力嘉定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窗口功能扩充,增设商标注册申请受理范围,拓宽辐射区域。四是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机制,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完善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突出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体制。五是加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深度合作,完善嘉昆太、嘉温、嘉张知识产权发展保护机制。开展“4.26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举办上海市专利工作者培训嘉定专场。
(二)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全力守牢四大安全底线
5.保障食品安全。一是深入学习宣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二是依据国家总局、市局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全年日常监管及监督抽检计划,全面推进食品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着力提升监管质量,加强食品抽检及其后处理工作,继续开展第三方食品安全评估。三是围绕群众关切,深入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联合行动,解决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四是继续推进农村自办酒会所标准化建设,对已创建成功的会所加强长效管理,争取到2020年底,全区所有自办酒会所通过创建验收。继续推进安亭镇泥岗村和南翔镇新裕村的农村自办酒会所管理和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五是继续推进食品生产企业haccp体系、诚信管理体系、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巩固注册率和上传率“双一百”成效。根据市局工作部署,逐步在重点企业推广二维码追溯管理。六是会同民政、消防部门联合开展“放心养老机构食堂”创建,提升本区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水平。七是落实第三届进博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做好食物中毒防控和应急管理,强化预警机制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区食药安委及食药安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持续加强长三角区域联通协作。九是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电子监管地图、视频监控等平台,持续增强问题发现能力,利用大数据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做好源头防治、动态预警。十是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随机监督抽考,指导督促企业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十一是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线上线下培训,定期推出线上培训课程,依托15个食品药品科普站,深化品牌项目、品牌活动,进一步构筑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
6.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一是推进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常态化,完成60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并列入2020年区政府实事项目。二是持续推进电梯智能化监管试点,重点落实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完善维保app备案、全面推行电梯无纸化保养、基本完成应急分平台建设等工作。三是开展126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预防”试点单位“回头看”,发展一批新的试点单位,增加“双预防”覆盖面。四是开展气瓶充装单位、危化品领域相关特种设备、冬季锅炉等专项检查。深化超期设备治理和作业人员无证整治。组织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救援演练。推进特种设备“六进”活动和作业人员再教育工作。
7.保障药械化安全。一是推进信用等级分类监管,落实药械化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药械化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质量、执业药师“挂证”、无菌和植入类、彩色角膜接触镜、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店、医疗美容单位、化妆品网络销售等专项检查。加强互联网药品经营服务企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劣药犯罪和违法售药行为。二是拓展不良反应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监测质量,重点推进二、三级医疗机构、专科特色医疗机构、产品上市持有人、境内责任人、总代理企业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三是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智慧监管。做好数据整合,督促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建立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产品可追溯。强化行政检查管理系统与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信息追溯申报系统等平台的数据联动,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部署推进零售药房特殊管理药品智能化监管系统建设,防止和杜绝零售药房特殊管理药品流弊事件发生。充分运用“上海药店app”“药品零售远程动态监管平台”,督促企业规范管理,鼓励企业与社会第三方建设药品追溯平台,加强对药品安全风险隐患的精准监控、源头防治、动态预警。四是夯实医疗器械创新嘉定服务站工作基础,细化完善工作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大企业指导服务力度,缩短创新产品上市周期,促进优质专业资源下沉,助推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快速发展。推动嘉定区中心医院申报全区首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机构。推进嘉定区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库、专家库、共享设备库等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五是加大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工作力度,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境内责任人产品进口和经营情况,加强境内责任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六是推动“上海上药中西”建设成为全区首个药品科普教育基地。七是探索网售化妆品监管长效模式,尝试建立化妆品线上科普站。
8.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2020年重点企业证后监管计划,加强对全国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监管,开展重点产品区级监督抽查,做好上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移送后处理工作。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双万”行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能力和水平。强化对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企业的事前指导、事中审核和后续监管,落实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及告知承诺后续监管,规范机构检验检测行为。
(三)提升日常监管能力,切实规范市场领域秩序
9.推进信用监管。一是紧紧围绕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继续做好企业年报公示管理,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牵头制定《嘉定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继续推进单条线“小随机”、多条线“中随机”、跨部门“大随机”抽查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后续监管,确保抽查结果公示率达100%。二是推进“互联网+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三是加强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营造诚信社会氛围。
10.推进网络、价格、广告监管。一是进一步深化网络平台跨区域协作沟通机制,以“红盾云桥”智能协作平台为载体,依托跨区域协作联盟,建立沟通协调和对接合作机制,实现网络违法线索移交与协查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继续贯彻落实好《电子商务法》,进一步落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管理。二是做好重点领域价格监管,确保价格领域市场秩序稳定可控。进一步深化农贸市场跨条线、跨街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落实市场主办方主体责任。三是继续加强广告市场监管,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违法整治行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发布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广告监测,规范广告市场秩序。
11.推进消费维权。一是借鉴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成功经验,正式启用运行网络消费投诉在线调解平台,打造系统梳理工单、快速识别身份、高效开展处置、强化数据分析的网络消费纠纷在线调解新模式。二是继续推行“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odr”和“上海市工商局微信公众号投诉绿色通道”,完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三是深化“放心消费”创建,不断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四是进一步推进消费维权联络点建设,营造放心安全消费环境。
12.推进计量监管。加强民生及工业领域计量器具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使用未检定、超期、不合格和作弊电子秤等违法行为;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进一步推广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现场审查,继续推广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嘉昆太计量工作合作交流。开展“5.20世界计量日”“9.9眼镜配镜日”“计量知识进社区、进校园”等宣传活动。
13.推进技术支撑。做好接地电阻表、机械式温湿度计等6个计量标准装置到期复证以及实验室搬迁后cma与cnas移地评审工作。继续开展内审、管理评审和客户满意度调查。组织开展药品检测新一轮扩项、兽药参数开发以及x射线辐射源cr\dr新项目检定工作。根据新“三定”方案,确保特种所内部各项配套举措落实到位,及时修订质量手册,逐步完善内部协调分工。全面推进手持终端使用率,力争实现所有检验项目全覆盖,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信息化建设。
(四)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4.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进一步做好线索排摸,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持续深挖细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继续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行霸市霸”、老年消费品市场、“职业索赔人”专项整治力度,加大对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监管力度,巩固老年消费品市场专项整治成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彻底根治商品交易市场、超市卖场、老年消费品市场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违法乱象,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压实各方责任,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整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15.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复核、听证等应对工作。全面深化法治监督,加强法制员队伍制度化保障,完善《法制员工作制度》,建立网上点评、业务培训、绩效考核等机制。出台《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规定》,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继续做好依法治区和法宣教育,开展“七五”普法相关工作,提升法治水平。
16.持续推进执法办案。一是完善执法办案规范体系,以案件分级审理和案卷抽查评分为抓手,持续提高案件质量。制定《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试行)》,推进执法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二是针对食品药品、产品质量、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安排部署集中执法行动,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以典型案件查办带动形成系列案件,回应民众关心、媒体关注,以执法保安全。三是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做好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加强传销苗头和隐患排查,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四是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行刑衔接和协作配合,重点加大对严重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7.持续推进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常态长效。运用好违法违规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平台,依托“全勤网格”机制,探索完善无证无照发现联合处置机制。进一步巩固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成果,落实属地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做好疏导办证办照和临时备案管理工作,严控回潮和新增。继续开展无证照食品综合治理,落实长效管理,加强对小餐饮临时备案单位的分类治理。
(五)持续夯实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干部队伍管理
18.强化党的建设。一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执行“三会一课一日”制度,加强党员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推进意识形态“六责联动”工作。二是加强“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强化综合协同性,对标落实磋商议事、动议提议、双报告双反馈等工作,推进履责约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政治巡察“回头看”,做好逐项自查,加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力度,督促落实整改。配合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组开展相关工作。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条例(试行)》,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3+工程”,推进新一轮“三型”党支部定级晋位和党支部标准化创建。通过“岗位提能服务聚力”“岗位建新功党员见行动”“红旗窗口”等活动,逐步形成一批特色党建品牌。四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全国、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最新要求,加强培训指导,做好各基层单位文明创建冲刺工作,落实常态化管理,巩固文明创建品牌。
19.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动态管理,完善《干部日常工作评价记实》,建立科学化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后备干部培养办法》及日常管理制度,推进干部分类分层、跟踪培养,实现干部队伍多元化储备、专业化培养、梯队化建设。二是继续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做好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三是制定2020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推进新《公务员法》实施,做到学习全覆盖。开展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补短板等一系列培训工作。四是依托“嘉昆太温”学习交流互促互补互融发展平台,强化四地业务培训资源共享。与昆山、太仓市场监管部门签订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协议,促进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互动交流。
20.强化基础建设。一是加大信息宣传力度,突出重要信息题材的深度挖掘,加强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宣传,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形成正面舆论引导,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二是做好政务公开和信访工作,强化主动公开的深度与广度,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加快信访办理时效,通过优化流程、及时提醒、跟踪督办等方式,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督促办理部门加强矛盾化解,切实提高办理满意度。加强重要时间节点信访矛盾排查,确保平稳可控。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继续扩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做好信息化项目申报、建设和运维保障,提升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四是加强财务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预算支出标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合理使用好“三公经费”及其他财政性资金,为全局各项业务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完善后勤保障,继续加强办公用房、执法执勤车辆管理,研究制定立体车库使用管理规定,确保全局整体工作高效规范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