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文化与旅游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柞水境内文化门类繁多、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密集,要想更好的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与旅游内涵式发展。

一、现状

近年来,柞水县把实施旅游活县战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坚持速度和质量同步、规模和效益并重,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科学布局、优化配置,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促使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

一是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旅游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县文化艺术中心和县影剧院,成立了老年人健身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了12个镇文化站,文化休闲广场、休闲长廊、机关单位和村组文化活动室等工程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覆盖,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网络等文化设施的服务覆盖面遍及城乡,极大满足了城乡群众文化需求。

二是文化宣传成效显著。坚持把文化宣传与旅游促销统筹谋划、同步部署,积极组团参与西洽会、大唐西会、旅游博览会等大型节会,大力推介柞水景区景点及以渔鼓为主的地方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依托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加大文化与旅游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县域文化整理编研,编制了120万字的《柞水县域文化从书》,多方位、多视角展现了地域文化精髓,极大的提升了柞水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柞水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经典山水文化旅游名县、陕西旅游强县以及陕西及毗邻地区十大最具影响力旅游县等殊荣,正在冲刺省级文化先进县。

三是文化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新组建了县文联、渔鼓办、文化艺术中心等新的文化机构,县作家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和饮食文化研究会等一批民间文化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组织所聚集的文学爱好者、文化工作者已成为柞水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特别是通过对县剧团实行80%财政供养,加大文艺人才培训,引进及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县域文化队伍建设迅速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民间艺术社、书画协会、乐队、锣鼓秧歌队、渔鼓表演队等积极活跃在全县各条文化阵地上,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四是精品文化成果颇丰。近年来,柞水县大力实施精品文化工程,以柞水教师李玉芳为原型打造的花鼓现代戏《月亮光光》获得全国多项大奖,精心打造的陕南风情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在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节会上多次演出,《放歌牛背梁》荣获陕西经典旅游歌曲称号,《牛背梁》等刊物以及一大批优秀小说、诗歌、散文、摄影等作品,极大提升了柞水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文化遗产有效挖掘。柞水古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既有秦文化的特色,又有楚文化的韵味,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近年来,柞水县积极挖掘文化遗产,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421处,其中下梁沙坪、金盆和凤凰高塬3村发现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填补了境内没有史前和商周文化遗存的空白。大力弘扬打渔鼓、玩龙灯、耍狮子、跑竹马、撑旱船、踩高跷、赛花灯等民间艺术,开发竹编、铁艺、十字绣等旅游产品80余种,柞水渔鼓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

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亟待提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旅游与文化风马牛不相及,只要在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广告宣传等上下功夫就可以把旅游发展好,由于这种理解狭隘、认识片面,导致文化建设滞后于旅游开发。

二是文化人才还很匮乏。文艺演出单位人才结构单一、层次偏低,专职的编剧、导演、舞美、灯光音响等人才及摄像、制作、播音人才十分匮乏,各镇文化干部专业不对口,一定程度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文化设施相对滞后。与周边兄弟县区相比,柞水城区尚无游泳馆、室内体育场馆等设施,唯一的迎春广场面积较小,图书馆图书数量少,村组文化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县内尚无文化策划、营销实体,装璜、印务等文化服务业规模小、水平低,根雕、花卉、奇石等传统工艺没有进入市场,特别是溶洞、牛背梁、九天山等景区,尚无商业性演艺团体,游客只能以观光为主,方式单一。

三、建议

第一,强化宣传,提升思想认识。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思想认识是关键。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通过办讲座、专栏及发知识手册、悬挂标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向干部群众宣传好文化与旅游互为连俚、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真正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育引结合,构筑人才高地。采取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选送一批素质好、潜力大的文化人才到发达地区、旅游名地学习交流或到高等院校深造,分期分批对在职文化干部进行轮训,着力办好县职业教育文化艺术办学层次,全面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坚持引人与引智并举,以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吸引、聚集一批优秀的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文化科技人才支持参与柞水文化建设。同时,结合各镇实际,发现并扶持一批文化积极分子、企业文化活动骨干和农村文化艺人,进一步壮大文化队伍。

第三,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旅游开发规划,十二五期间争取投入xx亿元以上,建设县室内篮球馆、数字图书馆、广播电视演播大厅、剧团排练厅、镇文化综合广场等项目,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设施的基本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制度,支持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经营方式发展,鼓励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文化设施建设。顺应现代旅游注重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的趋势,加快完善各景区景点文化设施,推进一般性观光休闲产品向深度体验性产品升级,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

第四,精心策划,培育产业典型。坚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发展理念,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和三廊六区九点建设构架,积极策划一批能把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格贯穿到旅游要素中的重点项目,引导南北交融的移民文化、敬天惜物的生态文化、风味各异的饮食文化、救世养生的重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以旅游产业带动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大力培育以营盘旅游产业园、凤凰古镇民俗风情区为载体的山水文化旅游典型,大力开发参与性强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旅游文化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

第五,深度挖掘,打造知名品牌。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依托柞水渔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契机,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提炼、创新、升华,提高地方曲艺编排和表演水平,使之成为宣传推介柞水的名片。从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入手,加快牛背梁、秦楚古道、凤凰古镇等景区景点演绎场建设,扎实抓好竹剧加工提高,积极推出富有柞水特色的渔鼓、山歌、歌舞等表演项目,尽快将柞水纳入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大循环,在唱响山水秦岭·人文陕西、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柞水生态游知名品牌。

第六,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助力,依托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载体,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积极发展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流动电影放映车等新型文化服务载体,扎实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工程,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精心策划好景区景点文艺演出,传承创新玩龙灯、跑竹马、撑旱船、踩高跷等民间艺术,举办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断满足公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第七,深化改革,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与旅游业改革,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通过要素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加大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结合县情实际,在盘活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西安以及关天经济区各兄弟县区在市场营销、产品整合、线路延伸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拓宽旅游市场。深入持久地对全民开展对外开放政策教育,积极适应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在行业管理、市场机制、资源开发、产品设计、餐饮住宿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八,行政推动,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奖惩。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等优惠政策,健全基金使用、执法管理、队伍建设等相关制度,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加旅游、文化等产业基金设立规模,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全力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