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综合治理与平安创建考核总结报告

学校2010年4月首批被命名为“江苏省平安校园”,2013年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挂牌以来,我们时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重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不断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坚持宣传教育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落实责任与考核奖惩相结合,教书育人与安全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全员参与、全面防范的长效管理体制和快捷、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多年来,学院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低,得到上级机关的肯定。

一、工作成果

我校以“迎新”和“搬迁新校区”为契机,对全校安保人员培训,强抓安全管理,以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护航,新校区顺利搬迁,学校安全管理逐步精细化、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长效化和科学化,以“市平安校园示范校”要求,较好实现安全工作“六好”目标,即基层基础工作好,安保责任落实好,安保队伍配备好,隐患排查整治好,安全管控防范好,安全机制完善好。工作中未有“江苏省平安校园”创建要求不得发生的情形,实现“七无”目标,深化巩固了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校园。

二、工作举措和成效:

围绕升本中心工作,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完善基础条件建设完备工作体系;以“阳光安全育人”亮点,实现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完备基础条件建设,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实行一岗双责

我校调整了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根据各单位职责分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维护稳定和学生安全、治安保卫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实践教学安全、校舍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外事安全、人民调解工作组、心理健康教育等十一个专项工作组。学校党政负责人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网络。每年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校园综合治理暨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单位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以及考核机制,促使各单位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制度预案建设,实现常态管理

建章立制作为我校工作的首要大事,我们一是系统地制订和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各类安全管理的台帐资料。已实现常态管理。制度与台帐的齐全,多次检查中获好评。安全类的制度正根据本科办学的需要和部分设施移交情况在有序的修订和完善,将为学校的安全、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经过对全校安保人员培训,我们锻炼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安全保卫管理队伍和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结构合理、业务精良、保障有力”的学校保安队伍。对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和知识竞赛培训,加强了“师生护校队,安全信息员、义务消防队”等群众性安全保卫队伍建设。

4.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构建保障平台

我校现有高起点、高标准监控、周界报警和巡更系统各一套,实现全校重点部位、重要场所、主要路口监控、报警、巡查全覆盖。技防和物防得到加强,通过监控设施,我院在多年的安全工作中破获多起宿舍盗窃案件,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二)完善基础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范水平

1.构建维稳工作体系,确保校园稳定

我校按照上级的相关布置,建立全校维稳工作联系制度,做好敏感时期、重大节日的学校安保工作。通过正面教育与暗中排查相结合、外松内紧与严防死守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几个重大敏感时期,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国家公祭日期间我校政治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师生生活秩序井然,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2.构建治安防范体系,实行多防联动

我校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管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防范、一手抓打击,两手并重。采取“人防、技防、物防、制度防”等多种防范措施,加强防范工作;对已经发生的治安事件、案件坚决查处和打击,绝不姑息,防范方面:一是通过多做途径,开展法律法规、治安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二是积极推进新校区校门建设,加强校门管理,老校区严格执行《校门管理规定》和人员来访、会客、车辆、物品出入登记制度,把好入口关。三是与辖区公安派出所合作建立“校园110”值班室,全天候值班,及时发现、处置学校治安情况。四是加强校内暂住人口管理,明确主管单位及其管理责任,凡不符合规定的责令限期迁出学校。五是积极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场所进行清理整顿,确保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六是积极预防宗教渗透、传销、法轮功、藏独等非法组织进校园。

3.构建消防安全体系,筑牢防火屏障

坚持“防消结合”方针,巩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创建成果,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认真开展“高层建筑打危除患”、“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落实“五抓五管”,筑牢校园“防火墙”。通过抓责任、管计划;抓制度、管设施;抓培训、管素质;抓演练、管疏散;抓检查、管整改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校园消防安全。

4.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确保饮食卫生

新老校区食堂积极参与省高校“文明食堂”、“文明宿舍”创建。按照省高校“文明食堂”创建标准,一是加强教师、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把好进货、操作、存放、销售关。二是强化炊管人员管理,严格执行炊管人员体检制度,严防传染病的发生。三是严格灭蝇灭鼠药物的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中毒事故。老校区食堂连续6年被市卫生监督所评为“a级”食堂,我校已经通过了省高校“文明食堂”验收。

5.构建交通安全体系,严防事故发生

对济川校区认真调研、合理设置停车场,划设停车位,花大力气和时间,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主要措施一是各校区校门口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上下班高峰时期实行分流,确保校门畅通。二是校园内复杂、危险路段设置减速垄和反光镜等防护措施。三是对教职工汽车进行登记管理,发放校内通行证,并对驾车人进行安全教育。四是协同办公室加强校车和校车驾驶员管理,建立车辆保养、维护记录,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6.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打造健康网络

为提高校园网络管理水平,搬进济川校区,新建高清校园网安全管理系统2015年1月交付使用。与老校区网络机房对春晖、迎春、泰兴三校区统一网络出口,更新了校园网安全管理软件,提高了网络管理水平。学校网管中心有专门人员对校内各种网络资源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全校师生打造了高清数字化的安全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7.构建校外联系体系,加强周边整治

针对我校周边环境现状,上报市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我校周边情况,积极联系城管部门对周边的流动摊贩进行管理。

(三)打造“阳光安全教育”亮点,形成安全育人品牌特色

我校开展了“阳光教育行动”,以“阳光管理工程”为管理体系,以“阳光教师工程”、“阳光学子工程”为培养体系,以“阳光校园文化工程”为校园文化体系,以“阳光展翅工程”为就业创业体系。从正面开展一系列教育行动和工程,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拓展育人新领域,实现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安全育人目的。

1.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安全防范意识。

(1)统一安全教育教材。我校以江苏省教育厅编印的《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读本》、《大学生安全知识必读》为安全教育教材,由班主任、辅导员组织学生学习;保卫处根据学生的特点编制了“安全教育视频”教材,通过形象化的手段、丰富的案例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组织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

(2)通过普法宣传月,开展安全主题班会、珍惜生命、学习宪法讲座等系列活动的法治教育。保卫处、学工处、宣传部、团委、各学院定期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主题日、主题月活动。“5.12防灾减震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12.4法制宣传日、12.11公祭日”。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危机自我调适能力。

发挥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优势和心理危机干预功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校本心理咨询,通过“阳光小屋”、“阳光集场”采取“一对一”方式治疗心理疾病,积极消除由潜在的心理危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二是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提供校外心理咨询服务。

建立了“特殊学生”档案,重点关注那些心理脆弱、行为偏激、学习很差、家庭困难、网游成瘾的“特殊学生”群体。以真诚的教育、温暖的关心、热情的帮助,感化、转化“特殊学生”,确保了学生安全稳定。

3.开展演练志愿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技能和服务社会能力。

《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成立了志愿消防队,开展灭火实战训练,培训学生灭火方法、灭火器使用方法、如何扑灭初起火灾、如何报火警等;开展应急疏散演练,锻炼学生如何辨别危险场所,如何在火场逃生、自救互救。成立了校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训练。组织学生自愿消防队,进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多年来,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和谐、安全、稳定,没有发生《江苏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所指Ⅲ级以上责任事件和重大治安案件。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市级“学法用法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消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未来的工作打算:

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我们将按照本科条件标准,立足,面向苏中、苏北,辐射全省,培养地方支柱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将重点做好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调研,建立健全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和安全模式。

新校区既是我校的主校区,也是大学城的中心共享区,校区开放,人员交流频繁,安障设施未交付使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带来新任务新课题。我们将学习探索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符合新校区安全管理工作体制和模式,保障学校安全稳定。

(二)创新安全教育新思路,探索安全教育新形式。

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开展阳光安全教育行动,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新机制、新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