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心得—做好加减法确保“六保六稳”目标的实现
在5月22日上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克强总理以不到1万字非常精炼的语言,既回顾了上一年度的工作,又对2020的工作做了重点部署和安排,以往社会各界关注的年度gdp增长目标数字没有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极为罕见的现象。会前,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调低gdp增长率各方都达成了共识,并且有些专家学者对这一数据还给出了各种预测值,但最终政府工作报告未给出gdp增长率具体数据,多少有点意外。但就这一点而言就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的求真务实之风。
首先,gdp增长率这一目标数字虽不具备强制力,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成为几乎所有实际工作中的指挥棒。由于经济增长有多种增长方式,有高投入低效益的增长、有大水漫灌式的增长,也有建立在提高发展质量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在当前全球疫情与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在中美等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如果提出不切实际的gdp增长目标,很有可能就会走上高投入低效益的增长之路,为未来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现在不提具体gdp增长率目标,其实并不是没有目标,不是没有压力,因为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我们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政府把六保六稳这样一个更务实的目标作为今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在不提gdp增长的具体指标任务的同时,要让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把精力集中在六保六稳的基本民生上做足文章。
其次,为了实现“六保六稳”的核心目标,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务实之策,特别是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上的加减法,如增加财政赤字、增加转移支付、增加特别债券和地方债安排、增加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提高大型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速度、增加就业培训人数、增加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两新一重”领域的投资……一个个“增”“加”数字的背后,是为了稳定经济基本盘,增厚民生的保障力度,增强弱势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做好加法的同时,政府不忘在政策措施上做减法,例如,主动大幅压缩政府非急需非刚性开支50%,在近年来减税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2.5万亿元,还提出降低电费、房租、利率、电信网络资费等一揽子减负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轻装上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社会经济恢复增长活力。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江苏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员,作为长江经济带与大运河文化带交汇叠加的省份,我们应充分认识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在"十四五"规划中准确定位和谋划江苏发展的蓝图,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年度目标任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仍是现阶段我省面临的主要矛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文化资源转化率不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们主要的发展短板,我们要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重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发展使命感创新工作思路、统筹谋划布局,突出发展重点、狠抓政策落实,加快提升科技与产业竞争力、提升民生保障力,协同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使江苏在国家区域竞争和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全国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