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探究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必学内容,其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优劣。鉴于此,下文将在查找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开展的制约因素之基础上,提示借助微课构建模块化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来推动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可行途径。

一、职业院校视唱练耳课程的功能及教学中的制约因素

视唱练耳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音程、节奏、和弦、和声进行、织体等各种音乐艺术现象的听辨和视唱能力。它不仅引导学生形成对上述各种音乐艺术现象的内心听觉印象,并且能动地培养学生运用声乐手段对上述多种音乐艺术现象予以表现的实用技能,最终达到扎实有效培养学生乐感之目标。所以,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关系到学生在唱、奏实践中所表现出的音高、节奏、节拍、速度是否准确,和弦的构成是否合乎乐理的规范,音色的表现是否合乎审美理想。由此可见,视唱练耳课程在音乐能力培养体系当中,也发挥着关键的基础作用。然而,视唱练耳课程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持续提升。在这些制约因素当中,较为突出的瓶颈因素大致有两点:其一,视唱练耳的教学训练无诀窍可言,只有三个字:天天练。日复一日地听辨和视唱训练容易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二,视唱练耳课程往往局限于视唱而视唱,局限于练耳而练耳,缺乏相关音乐理论的支持和引导,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二、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着力方向与措施

从上文所提出的这两项视唱练耳课程开展的制约因素来看,要推动本门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其着力方向就应是促进视唱练耳和乐理这两门课程的相互融合,同时下大力气丰富视唱练耳的曲目选择,以期强化本门课程教学、训练的趣味性和系统性,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在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入了微课这种视频资源,努力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其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本课程讲授的音阶、调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视唱、模唱、构唱、听辨等教学内容分解开来,分项录制成微课视频。比如,大小三和弦的视唱、模唱、构唱、听辨等教学内容,全都按照各种大小调式的类别,搭配相应的练习曲片段,录入笔者的语音讲解,录制成一系列微课视频,构成三和弦视唱、听辨的微课视频体系模块。在利用微信将上述这些体系化的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之后,学生即可在课余时间展开对于视唱、听辨内容的自主性学习和训练。而在课堂教学阶段,笔者作为教师,则依托推送给学生们的微课视频展开回课式的测查和分类指导的总结讲解,并补入新的微课视频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和训练,以此来加大学生视唱、听辨训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各教学内容模块基本构建完成之后,笔者开始同样采取录制微课视频的方式,构建起基本乐理课程的音级、音程、音阶、调式、节奏等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微课模块体系。接下来,就将这些基本乐理的视频模块分类穿插到相应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块当中,以微课视频作为桥梁和纽带,促成乐理教学内容和视唱练耳教学、训练内容之间丝丝入扣的对应和匹配。引导学生在温习乐理知识的基础上顺利接入视唱练耳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和训练,达到温故知新,促成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门课程教学的有机联动与初步融合。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探索,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将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加以探索,初步展现了融会贯通掌握两门课程知识的趋势。接下来,则是在视唱练耳及乐理的微课内容模块体系中引入各种民族五声音乐曲目,来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增强视唱练耳课程对学生的亲和力。此前,受高职视唱练耳课程学时的限制,民族五声曲目的教学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在借助微课资源构建模块化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后,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变相拓展,因此也具备了开展五声曲目视唱、听辨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微课为基础构建模块化视唱练耳课程内容体系的教学改革探索,不仅打造了贯通课上、课余时段的“全天候”教学与训练体系,有效拓展了职业院校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时数;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乐理和视唱练耳这两门课程的融合教学以及学生在温故知新基础上对于视唱练耳训练的能动探索,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因此,借助微课资源来构建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对应、联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创新改革职业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可行之路,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孟云英.高职高专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初探[j].黄河之声,2019(17).

[2]杨晨.浅谈高职院校中的视唱练耳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