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

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

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力抓手之一。我们把贫困村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后队变前队,实现脱贫与振兴双轮驱动,做好三个“强化”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融合”思路,统好两个战役

强化有机融合的“指挥部”

着力优化部门设置,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职能融合。按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精神,适当提高该职能部门级别,加强“指挥部”,实现精兵强将、精准布局、精准指挥。

优化政策体制设计

近细远粗,以倒计时的紧迫感,调整和推动有机融合的政策和制度。要尽快梳理出此类政策的漏洞,及时调整,细化、优化、实化。

突破各部门壁垒

现在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问题,导致政策相向不相合、条款相似不相连的制度“打架”局面。要破除信息孤岛,实现大政策、大职能、大信息、大相融的制度体系一张网和一致性,

在制度层面为有机融合提供保障。

二、强化“头雁”工程,打造“不走的第一书记”

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是贫困村的贫根所在。近年从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副处以上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有一定成效。但“外来和尚”,难免水土不服,事倍功半。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学生官在复杂困难的乡村难有作为。因此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打破现有框框。

更新思路

城镇居委会工作远没有贫困村复杂艰巨,已多年实行财政保障,此举有效保障了党组织在基层的战斗力。参照此做法,不妨先试行在2277条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作为聘用试点,按副股级待遇,设立考核期,称职者办理正式聘用手续,并设立可上升的空间和渠道。

突破框框

大胆突破村书记本村化的界限,在地市、县、镇扩大招聘遴选的范围和渠道。除了在村中挖掘,在外出打工者中物色胜任者外,由地市、县、镇公开招聘和选派。另外,在接近退休年龄、退居二线的干部中遴选。这些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熟水土、有经验,不乏忠诚干净担当者。

政策激励

宣传推广战斗在最基层、最艰苦的乡村工作的村支书,抓舆论、树典型,每年省评选表彰100个优秀“头雁”,同时评

选市、县级优秀“头雁”,为村书记造势正名。三、强化农业产业,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重统筹

一是要针对问题加强统筹。建立政策措施,破解产业扶贫普遍存在的偏重“短平快”项目问题,把主攻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融合摆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近年来产业扶贫中见效慢、期效长、考核难所导致的“不会干、不愿干、不敢干”的问题,延长考核年限,优化考核指标,使之与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有效衔接。二是调整政策导向。尽快修订我省农业产业振兴实施意见,着力破解产业打造与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联结脱节的问题,引导建立扶贫项目、扶贫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防止扶富不扶贫、扶企不扶贫。要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着眼于农民长远利益,大胆探索并推广“三变四跟”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新路子,开辟“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境界。

重产业园

着眼建立高质量发展机制,用改革开放成功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力度,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和致力于农业开发的大型企业,开创三产融合、科技创新、“互联网+”的现代农业样板,培育更多“集团”,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中,做优做强,

打好农业转型升级提质之战。

重精细化

紧扣“精细农业”目标,做精品、创品牌。以2277个贫困村为点,组织起来,调动内生动力,带动周边连片开发,创建“精细农业”示范点。以此作为脱贫巩固成果阶段的重要考核内容。打造一批可复制、接地气、服水土的精细农业产业扶贫典型,避免典型“一枝独秀”“不可移植”的现象。把精细农业开发,作为区域农业体系链、产业链、价值链建设的重要战略“棋子”,确保脱贫与振兴的长效机制,使省定贫困村实现“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