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中华儿女自古便将“学优”与“仕优”相互关联。如今,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庆祝建党99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优者奖”的主张,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做“优者”,要求组织部门严管厚爱,不断完善正向激励机制。
坚持炼压同力,过好“育优”关。许多年轻干部,尤其是刚出校园的“小萌新”们,对未来、工作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对党的事业充满无限的激情和热血。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且缺乏指导,导致一些干部信心缺失、思想疲软,渐渐失去斗志。人之初,如玉璞。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也像“璞玉”,只要认真雕琢打磨,便能成为光润的美玉,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光芒。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做好“艺术家”角色,用一双美的眼睛,发现“璞玉”,打磨“璞玉”,给这些“璞玉们”施压,锻炼他们、培养他们,为党的事业补充新鲜血液。
坚持德才同心,过好“选优”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原则,再次将“德”放在了选人用人的主导位置。而“选优”更应如此。领导干部的“才”,不易被埋没,而“德”则需“慧眼识珠”。领导干部的“德”,首先彰显在政治素养上,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涵养政治态度、行稳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在政治品质上行稳致远。领导干部的“德”,还体现在思想品德上,坚守做人的基本品质,谨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在道德品质上扎实前行。
坚持权责同向,过好“奖优”关。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树立了干部激励机制的鲜明导向。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优者奖”的方针,进一步激励优秀干部担当作为。在此基础上,如何“奖优”,就需要组织部门深思熟虑、认真考量。首先,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把干劲鼓起来。一些优秀干部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要加大力度支持,如若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出现问题和困难,要及时了解情况,适时予以帮助,不能“一刀切”,见错就罚,削减干部干事热情。其次,要完善干部保障机制,让干部把热情提起来。组织部门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协助解决干部家庭中的困难问题,让优秀干部安心干事,无后顾之忧。
坚持学做同频,过好“学优”关。见微知著,见贤思齐。榜样召引前行,典型引领向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人、身边事。因此,组织部门应过好“学优”关,善于发现榜样、善于挖掘典型,运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干部读懂榜样、学习榜样,将“榜样意识”“典型导向”植根于心,指引大家不断前行。学习不是目的,行动才有意义。没有人生来就是就是榜样,榜样是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锤炼、坚守而来的。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是第一步,让大家树立争做榜样的意识才是王道。组织部门要让大家看到对“优者”的激励,将榜样精神化作学习的动力、化作行动的力量,营造争做“优者”的良好氛围。
持知行同步,过好“用优”关。“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优”是前提,“用优”才是目的。优秀干部只有放在适当的位置才能发挥长处,彰显价值。“大材小用”“力不能及”等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没有把干部放在合适的位置所致。有时,由于想法标新立异、做法特立独行等原因,优秀干部在工作中容易得罪人、不得领导喜欢。因此,在干部考察过程中,组织部门要及时摸清情况,近距离、多渠道了解接触干部,真正选用会干事、能担当的优秀干部,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前进,并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有干事创业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