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长远看,新生事物往往折射出发展新趋势,孕育着发展新机遇。“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对待新事物新做法,首先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打破思维定式、摆脱陈旧观念,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贵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着力做好鼓励和引导这两篇文章。面对新事物新做法,既要创新管理和服务,营造宽松有利的环境,为探索和创新提供更多助力,也要坚持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守住风险底线,促进有序发展,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基层探索经验,积极推动新生事物健康成长,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要不断强化责任追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是对党章基本要求的回归和落实。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要提升自身能力,首先是增强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创新发展的新观念,把为幼儿奉献作为一种职责、一种骄傲、一种追求;其次是工作能力,任何工作都要思考在前,计划在前,分清轻重缓急以最高的热情对待每项工作。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建设,创新全面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使宣传工作全面开花,实现宣传效应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从思想上要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学习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工作范围、主要任务,领会精神,把握要义,强化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把立足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着力点放在推动工会各项工作上。
思想就是工作的灵魂、工作路线的指南针,解放思想、开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指导和开展我们的工作。结合自身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园方的安排部署上来。认真工作,把工作做细,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家,哪里需要哪里去,领导安排的工作尽心尽力完成,沉下心、扑下身,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奋发有为的工作干劲,以实实在在的大讨论成果,为幼教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1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支持开展差别化创新。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改革促发展,创新促跨越,在基层工作中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学校发展中如何增量提质,如何打造名校强校,如何平稳适应新中考等发展的重要工作和目标,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拓宽发展视野。面向全国学习先进经验,借力发力,攻坚突破,在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从上小学到上优质初中,从考上大学到考上重点大学的需求转变中,奋发努力,出力出彩。
二是强化作风意识。我们在工作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岗位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干事激情、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岗位标兵的榜样引领和示范带动,着力打造一支热爱教育、甘于奉献、业务过硬、作风务实、奋发进取的教师队伍。为进步推动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发展源于改革,创新成就梦想。我们要争做改革创新发展有为的排头兵。
最为党员我们要知道: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是人民的事业,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驱动力。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前进路上艰难险阻不少。特殊时期,更加需要鼓励基层探索实践,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和活力,让新事物、新做法健康成长、发展壮大,为应变局开新局涵养底气、夯实根基。
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贵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着力做好鼓励和引导这两篇文章。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航船定能始终动力强劲,在劈波斩浪中行稳致远。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夯实党的基层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这为我们基层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制度是大胆开展工作,创新推进工作的有力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会严重影响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用人制度,避免出现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落选,没有才干的人却“在其位不谋其政”,真正做到“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要健全干部选拨制度,有针对性区分创新者、担当者与实干者等不同对象,允许“犯错”,实施分类容错,为基层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容错机制。当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实现改革攻坚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各项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敢作敢为,切实担负起推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所犯下的错误组织要宽容。其目的在于打造宽松环境,激发官员们改革创新的热情,让改革创新者轻装上阵,一心一意推进改革,心无旁骛从事创新。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激发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激发党员干部思想解放、锐意进取、敢创敢试,减少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消极因素,是推进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推行减负放权制度。改革最难点就是打破固化利益格局,一些权力之所以放不下去,很大程度在于管理部门惦记着自己的利益。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必须勇于自我革新,把该由基层做的就交给基层,该由用人单位办的就交给用人单位,该由市场运作的就交给市场。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才适不适用,用人单位最清楚。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障碍,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任和挑战。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评价机制的作用,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制度优势。各级部门要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工作要求,切实制定具体措施,使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等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投入到服务群众、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环境保护等真抓实干的工作中去,更好地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进而为实现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