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党史心得体会---党史学习教育当有正确的“读书之法”

说起读书之法,或曰“见仁见智”。鲁迅先生喜欢“跳读”,而爱因斯坦常用“总、分、总”三步读书法,英国作家毛姆则摸索出“乐趣”读书法,主张“为乐趣而读书”。这些“读书法”都有自己的个性,并都是成功的经验。陈云同志认为,读书学习就像“扭秧歌”,“往前走两步,往后退一步,学习的过程也要进进退退,退退进进,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搞扎实,如果进得太快,就不会真正地学懂。不能像开汽车,一溜烟往前跑,两边景色一晃而过,那样印象不会深。”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掌握正确的读书之法尤为重要。

古之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综合起来,有两位古人的观点较为典型。一是程颢的“读书要玩味”,二是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有人认为,这两位大师的观点是相悖的,觉得陶渊明读书不追求透彻的理解,那是断章取义了!“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后,还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陶翁的“不求甚解”是“领会精要而反对两汉以来的烦琐经学”,与“读书要玩味”并无相悖。而陈云同志,将读书的“玩味”“领会精要”生动形象地喻为“扭秧歌”,就是要求读书要在“进进退退,退退进进”中学得扎实,深入领会。

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回忆小时候读书的情景时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还将这个人的事迹安到那个人的头上……”这样的读法就像陈云同志说的“开汽车”,一溜烟往前跑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离不开读书的。有的同志在学习教育中,只顾读,完全不去认真领会,几天时间就读完几大本,别说“开汽车”,那简直是“开火车”“开飞机”了。如此读书,已经被形式主义所笼罩,真正的收获甚微,甚至一无所知。

那么,读书学习的“秧歌”该怎样“扭”呢?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陈云同志就是这样做的,他在阅读过程中,用钢笔和不同颜色的铅笔作了大量标记、批注,对有的经典,不惜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领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无论是对历史的解读还是对理论的研究,都应当学一点,就要消化一点;没学懂,不能领悟其精要,就要“退”一步,深入领会了,才继续前行。君不见,秧歌队在表演时,大家步调一致、方向一致,随着音乐的节奏或退或进,或左或右,舞之蹈之,形成完美的组合。也就是说,要“扭”好秧歌,还得齐心协力。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是相当广的,首先是选择好学习的内容,然后结合生活、工作实际,才能读得透彻,学得深入。

“温故而知新,是知也。”只要我们像“扭秧歌”那样去认真读,书是可以常读常新的。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党性修养的工程,其中的读书学习尤为重要。除了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论著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不管读哪一种书,目的就是要领悟书中的要旨、精华,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在执政为民的路上走得更加坦然。夸美纽斯说:“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只有将书中的道理、原理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才不负学习教育的初衷。

朱熹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唯有像“扭秧歌”那样“熟读”与“精思”,才能在读书学习中获取力量,才能在学习中走向完美。广大党员干部们,党史学习教育已经掀起了高潮,掌握正确而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你喜欢“跳读”法还是“乐趣”法,或是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都应当摒弃“开汽车”的方式,学会在学习教育中“扭秧歌”,在适时的“进进退退”中得到陶冶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