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党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筑牢“四个阵地”制高点,迈向“力行”新征途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要求。纵览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意蕴深远;紧跟新时代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宣言号召掷地有声。“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这也就凸显出“力行”的重要性、必要性。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勇担职责、砥砺初心,筑牢“红色阵地、移动阵地、网络阵地、微阵地”的制高点,迎战学史用史“风口”,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站稳“红色”阵地,标注党史育人“坐标”。红色阵地因其特殊的历史贡献和显著的历史地位,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百年征途栉风沐雨、英勇战斗的第一阵地。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住红色阵地的制高点,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全景式”厘清历史脉络,深切体悟我们党夺取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把党的好作风好传统传承传播到干事创业中去。要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涵养“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道德操守和精神境界,筑牢红色文化之“根”,赓续红色基因,增进“以文培元、以文铸魂、以文化人”的本领才能,时刻把中共党史作为“提神醒脑”的“养料”、“强筋壮骨”的“燃料”。同时,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党史、讲党课、用党史、作调研,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干部群众一道认识历史规律,不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激发更多群体在学史用史中的信仰力量,汲取在坚定正确方向、掌握历史主动中的斗争经验。

打造“移动”阵地,镌刻献礼百年“足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啄”得日军团团转的“麻雀战”……在我们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中,阵地“移动”以其独特的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为抢占有利地形、打好“主动仗”赢得了战机,也为新一轮革命战斗的最终胜利赢得了坚实支撑。同样,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镌刻在百年“足迹”中的民族精神、根植在百年初心中的文化记忆是无法磨灭和替代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宣讲团、思政队伍、青年创客人才和高校名师的综合优势,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发言,广泛开展“点单式”教学,倾注“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丰富情感和“听党话跟党走”的智慧力量,奏响党史学习教育“主打歌”,聚合力为党的建设根基永固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创新构建学史用史“移动”平台,在列车、公交、共享单车等交通运输载体上,打造出“民族精神”宣讲的专属车厢、特色空间,让群众在出行路上就如同经历一场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红色之旅”,踏寻先辈先烈“足迹”,铸立革命精神不朽丰碑,不断引发集体共鸣和深入思考,让“移动”阵地带领着群众一同向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不断奋斗前进。

深耕“网络”阵地,提升为民办事“厚度”。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充分彰显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不变情怀,深情刻画了“用干部辛苦指数衡量群众幸福指数”的动人画面。当前,为民办实事的阵地不只局限于“面对面”,还有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掌上办”“万事通”等服务载体。各职能部门要深耕细耕“指尖上”政务服务的“责任田”,广泛宣传、主动认领、及时公开服务事项,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从改进作风办实事上彰显为民本色,从主动深入一线调研、提升办事效率中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要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好学史用史“先手棋”,加大官方平台的宣传力度,利用“干部教育在线”“党建联盟”等载体,增进用党的理论实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能力才干,提振“遵循党的发展规律”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掀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浪潮”,引领弘扬优良作风的“新风尚”。

严守“微”阵地,淬炼初心使命“纯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同一切损害党的健康肌体的言语行为作斗争,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也是让初心保质保鲜的制胜法宝。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指导下,旗帜鲜明明辨善恶是非,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克服“本领恐慌”,在修好“内功”的同时善修“外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起而行之站稳抵制虚无主义的“排头”,永葆党的先进性。要经受住“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对于“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主动监管,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贡献付出,在学史用史中砥砺初心、强化使命,用务实干事、把实事办好的行动回应民生期待,主动接受和参与“微权”监管。同样,小事小节上能够体现为民“大担当”,党员干部要用“显微镜”放大“自查、他纠”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解剖麻雀,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念好“紧箍咒”、压实“高压线”、破除“心中贼”,以清正政风民风家风涵养浩然正气,在查摆不留“空白”、整治不留“死角”的强大指引下,不断涤荡心灵、净化思想、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