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党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


 

学史增信。党史观是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根本看法与判断。党员干部党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对历史的不同认识, “怎么看”的问题,其实是决定我们今后“怎么办”的问题。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更加科学地理解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形成对于我们党正反两方面实践总结的正确价值判断;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任务,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并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找到自信的实践来源和理论依据, 从而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对立的错误思潮,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与方法论去对待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就是为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神秘面纱和打击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的最有力的武器。历史虚无主义是“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一种学术思潮,而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在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形式和手段更具有隐蔽性,所以必须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危害,尤其要树立正确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不回避党在革命、建设、探索时期的犯的错误、正确的评价党的领袖人物、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正确的评价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史明理。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我们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始终坚持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揭示本质、把握规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始终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才能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认

 

 

 

— 64 —


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历史研究也没有现成的公式,坚持正确的方法研究历史的基本前提,把方法与历史条件相结合才是历史研究重要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也是区别于其他史观研究历史根本所在。以往的历史研究往往都会走向英雄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泥淖之中,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的是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的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是正确党史观形成的基本原则,抛弃这个原则就会滑向孤立、片面、静止看待历史问题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就不能科学、客观地掌握历史发展固有的规律和把握历史发展连续性的脉络,无法从历史事件中找到指导当下实际工作中有用经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和发展脉络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更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要途径和根本原则。

学史崇德。树立正确党史观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与理想信念。这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在要求,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校(行政学院)教师是“领导干部之师”、“执政骨干之师”,必须将树立正确党史观贯穿于党校教育培训的全过程。课堂上做到立场鲜明,始终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做到言之有据,正面引导,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使党史更加生动有效进课堂,更加刻骨铭心进头脑,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史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新时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关键在于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党员干部的特征与属性,依托教育载体、优化教育载体最终将教育内容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心理能力及个体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力量。具体而言,教育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做好三个“统一”与三个“优化”。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优化教育资源;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优化教育介质与载体;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优化教育过程管理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