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2013年
事件一:改革初探,创建省级示范园。十年前,我所在的铜仁市主城区仅3所公办幼儿园,我在其中一所任业务副园长。那时,我市刚开启幼儿园课程改革,我园作为全市11所课程改革实验园之一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改革实验中。接受了新理念的我们正在规划增设游戏区角,投放游戏区材料,改变以往一天上3个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2013年,我园获批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工程项目,建设了新教学楼。由于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幼儿园不仅没有专项资金和生均经费,就连保教费都还要用于支付保安、保育员等外聘人员工资,那段时间,我们只能举债办园,园长为了争取经费,最常做的工作就是跑各个部门,用尽各种手段去要钱。而我,做得最多的就是苦口婆心地给老师、家长“洗脑”——宣传游戏活动的益处,召开课程说明会,用一个个案例给家长解释为什么幼儿园不开拼音、写字、珠心算等课程了……尽管如此,那一年3个中班升大班时,流失了2个班到民办园。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和克服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有了官方建议和具体方法,我们改革起来更加理直气壮、有理有据。一年后,我园成功申创了省级示范幼儿园。
事件二:资源扩大,一期学前计划见成效。2013年,市教育局成立学前教育办公室,我调到了市教育局,成了一名幼教干部。接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进行总结,经过梳理,我对国家的学前教育大政方针有了基本了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省、市逐一拟定了《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知道了一期计划主要成果是学前教育资源得到扩大,更多的孩子接受到学前教育。那三年,我市幼儿园所数从280所增加至448所,在园幼儿人数从9.95万人增加至11.8万,专任教师从1314名增加至3694名,毛入园率从53%增加至70%。但大部分孩子接受的是学前一年教育,能进入示范性幼儿园就读的孩子仅800余名。
时间:2014-2015年
事件三:解无园之困,山村幼儿园建设在行动。2014年,精准脱贫攻坚战还未打响,我市尚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腹地,年初我随市调研组走村到镇实地调研,当时全市5万多农村适龄儿童无园上,我入户访问了30户留守儿童家庭,孩子们听不懂普通话、每天只能随着爷爷奶奶上山放牛,看到陌生人不是哭就是躲,没有一户家庭给孩子提供可读物。接收了学前教育的11.8万孩子中有4.7万上的是学前班,学前班给幼儿提供的是我在市实验幼儿园工作时“深恶痛绝”的小学化教育,学习内容是拼音、算术、写字,学习方法是集体教学和机械训练,游戏活动只是在“课间十分钟”进行,午睡只能趴在桌上,“这是入了个假园吧”我在内心感叹到。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大山深处极贫地区的孩子,我的眼睛一次次湿润,我其实知道城乡一定有差距,可是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要怎样才能让没有园入和入了“假园”的孩子都能接受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呢?要知道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我们得和时间赛跑,给农村孩子一个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调研完成,由我执笔写了一份17页的调研报告,论证了在偏僻村建山村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建设方案提交了市政府。2014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铜仁市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2014-2015年)》,至2015年,全市通过改建小学和村委会闲置校舍、租用民房、新建等方式建设了2005所山村幼儿园。
新建的山村幼儿园
率先在全国实现行政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农村儿童无园上问题终于解决了。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70%提高到91%,农村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45%提高到84%。此项工作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肯定性批示。入选2014年《求是》杂志社举办的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最最欣慰的是,我发现山里的孩子们能听懂普通话了,喜欢阅读了,不怕陌生人了,会向人打招呼了,她们一笑,整个大山仿佛都亮了。
事件四:创管理模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一村一园建起来了,但由于校园大都是小学富余校舍改造,设备设施不完善,老师是由大学生志愿者和小学转岗教师构成,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仅占三成,适合山村园混龄班的课程模式在国内外均未能找到有益借鉴,如何让山村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中。2015年,在省教育厅引领下,我市打破固有的管理模式,从两方面着手提高山村幼儿园办园质量,一是启动实施幼儿园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山村园办园质量,2019-2020年提乡镇(街道)幼儿园质量,各地加大了学前教育提质量投入,极大改善了办园质量,山村园有了冲水厕所、睡房、配齐了玩教具。二是以优质园为龙头,乡镇幼儿园为骨干,建立覆盖所有山村园的幼教集团,集团内做到管理同步、资源共享,各区县建立了集团化办园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县域内幼儿园差距明显缩小。
时间:2016-2018年
事件五:建保障机制,完成国家级改革实验区任务。2016年,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结束,期间我市学前教育资源再次迅速扩大,实现每个乡镇一所公办中心园目标,从城、镇、乡村终于实现学前教育公办资源全覆盖。在园儿童数达到14.6万,幼儿园所数2679所(其中山村幼儿园2005所),专任教师6267名。体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建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年,我市被纳入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完善机制体制,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实验区核心任务,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仍然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一是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7年起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求学前教育投入占教育财政投入比例不低于5%。在全省率先制定并落实了农村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标准从最初的生均150元到后来的300元再到现在的500元,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生均经费共投入4562.46万元,惠及12.10万儿童。二是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重新核定各级各类幼儿园收费标准,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农村实施低收费教育(家庭承担比例为3%-13%),在乡镇实施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成本分担机制(家庭承担比例为21%-38%),在城区实施政府、家庭共同承担成本的机制(家庭承担比例为38%-53%)。三是完善贫困资助体系。将学前教育纳入资助体系,十三五期间,从中央到县共计投入资助资金xx亿元,资助贫困幼儿41.66万人次,其中市、县两级投入xx亿元,仅2016年至2017年9月,按照600元/年·生的标准对贫困家庭儿童入园实行兜底资助,市、县财政投入资金1108.14万元,兜底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18469人,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四是实施了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2016年11月起,全面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以3元/天·生的标准对乡镇及以下农村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进行营养膳食补助,惠及2189所幼儿园、8.75万农村儿童。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积极推进“校农结合”工作,建立起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对农产品稳定持续需求为导向,以食材配送公司订单采购为载体,与区域内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食材定点采购模式。截止目前,与贫困地区生产基地签约435个,覆盖农户2641户,1.05万人。采购本地农产品占食堂采购总量的87%,年预计人均增收4700元左右。
时间:2018-2021年
事件六:建教研机制,让资源中心发挥作用。调研发现,集团化管理工作中,龙头园重管理轻指导,集团内部重培训轻教研。特别是每个山村园基本上只有一个班级,一教一保,没有同伴互助,无法做教研,教师成长很慢,师幼互动质量不高,课程模式难以建立。正当我们遭遇瓶颈时,教育部-儿基会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在我省启动,我市有幸成为项目试点之一,该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为各个试点量身定制实施方案,派遣专家蹲点帮扶指导。我市以幼教集团为基础,建立了4个市级、53个县级教研指导责任区,在乡镇中心园设辐射村级幼儿园的课程管理资源中心。
每个月,乡镇中心园都会组织辖区内的山村园老师进行为期两天的教学研讨。通过“观察——反思——做计划”的模式带领老师构建课程。我们还成功申报省级重点课题,在儿基会专家指导下编写《农村小规模幼儿园混龄班课程计划指南》。完善乡镇-村一体化管理机制,解决了村级幼儿园无法开展教研活动,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极大促进农村幼儿园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几年下来,我市学前教育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全市所有村级园完成提质升级,80%以上的乡镇均有一所县级及以上示范幼儿园,终于有近一半的孩子可以到示范园就读了。
事件七:颁配套办法,缓“入公办园”难问题。我市观山雅居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回收之前是一所民办营利性幼儿园,每年收费上万元,在我市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才能上得起的幼儿园,该小区居民收入普遍不高,能让孩子上这所幼儿园的家庭仅仅8个。离这不远的地方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每年招生学位120名,登记的孩子有7、800名,只能采取摇号才能进入,摇中几率微乎其微,摇不到号的幼儿要么到收费高昂的民办园就读,要么乘校车更远的幼儿园就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二孩政策的放开,城区入公办园难问题逐渐成为热点、难点问题。2019年,国务院启动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我市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置换、购买、回收、补建、改建等方式对全市80所幼儿园进行了治理,2020年底全面完成了治理工作,80所幼儿园全部举办成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缓解了城区入公办园问题。观山雅居小区配套幼儿园也是其中一所,现举办成公办幼儿园后,在园幼儿园从80名增加到230名,小区的孩子再也不用乘校车到远处入园了。治理的同时,我市建立了成效机制,出台了《铜仁市新建改建居民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定(铜府办发〔2020〕24号)》,明确规划做到“定座标、定红线、定图斑”。做到配套幼儿园和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移交、同步投入使用,做到配套幼儿园移交到教育部门后只能举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得举办为非营利性幼儿园。
后记:回首十年,几件大事如数家珍,无数画面如电影般闪过,我记得改革工作中领导拍板的果决,记得山村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记得举债办园到建立学前教育财政保障的艰辛,记得儿基会项目带给我们的感悟和感动,当然更记得这十年幼教人的奋楫笃行,记得孩子忽闪的大眼、幸福的笑脸,;十年间,我践行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见证和参与了我市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在园幼儿14.56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43、39个百分点。我相信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个十年,学前教育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