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言论:树立“三种思维”,建设人才高地

组织部长言论:树立“三种思维”建设人才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古往今来,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亡,人才始终都是治国之本、兴邦大计。近年来,宝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但受地理区位、发展水平等客观要素制约,人才引进培养与高质量发展尚未实现供需平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宝应县要实现人才“洼地”到人才“高地”的崛起,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思维”,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激活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

树立系统思维,实现人才产业同频共振

人才工作是全局工作、系统工程,人才问题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实现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产业引才。完善“双招双引”联动机制,围绕新型电力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基础较好的产业,开展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风投创投资本、创新创业项目“四对接”活动,同步绘制人才地图、产业地图,实现人才项目、产业项目双向转化。搭建平台用才。依托连淮扬镇铁路,深化与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重点打造开发区科创园、安宜镇软件园等产业集聚区,构建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和高新产业孵化平台,增强园区在聚集人才、项目孵化和企业落户等方面的吸引力、承载力。强化支撑聚才。整合县内创业贷、科技贷、小微企业风险资金等引导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鼓励银行对人才企业采取差异化信贷支持,满足人才创新创业需求。

树立辩证思维,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人才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自觉用好辩证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既持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实行县人才基金随财政收入逐步增长机制,发挥政府人才资金杠杆效应,又充分调动企业等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等专业性引才机构,以市场化手段提升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处理好外引与内培的关系。既深化“三排三寻”“百博进百企”等“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推动更多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来宝应创新创业,又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组建一批乡土人才示范点、技艺展示馆、工匠学苑,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传承技艺、发展致富、留得住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处理好企业人才和民生人才的关系。既树立“企业认可的人才就是人才”理念,围绕企业需求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性人才,培养一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又加大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人才定向培养和专项招聘力度,柔性引进一批高端医教文人才,提升城市“软实力”。

树立精准思维,确保人才服务靶向出击

人才竞争短期靠补贴、中期看政策、长期比环境。善于运用精准思维,持续健全人才服务体系,营造人才文化,让人才“恋”上宝应。优化服务资源。实施人才服务“双安两就”工程(安居乐业、安家立业,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用好县级人才公寓,探索在住宅用地项目中配建共有产权人才房,畅通人才就医、子女就学“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提升服务品质。实行“宝地英才卡”“青年人才联名卡”制度,给予人才信用消费、专属利率、园林景点、费用代缴等增值服务,搭建各类人才联谊平台,满足人才业务研讨、交际交友、休闲健身等方面需求。加大服务投入。制定人才奖补办法,对重才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对优秀人才实行“服务期奖励”,对各类人才实施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项目的,给予启动经费,同步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为人才在宝应大展拳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