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领导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探讨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明确和坚持党委领导是根本这一重大命题。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委领导是根本,这是党的性质和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关切的根本问题。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也曾说过,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历史经验说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又取决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否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心向背作为决定执政党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当做自身的生命根基,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其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大法宝。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还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是落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鲜明主线。党中央提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这既是党的一贯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也体现了党对新形势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深刻把握,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有利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快完善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

  重视社会建设,是党的执政理念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党的十七大对党章的修改完善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单列篇章阐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而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届五中会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把社会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更是我们党第一次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作出的全面系统阐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和实践的新发展。

  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对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社会管理的领导,把社会管理工作放在党委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建设,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制定社会管理的大政方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各部门协作的配合机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纳入各地各部门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发挥好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调动和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起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体系,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强大合力。

  三、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是社会管理第一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才能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加强管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应有作用,推动基层组织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切实把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合在基层,真正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实现党的领导的全覆盖。其次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带着真情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会动态,反映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排查矛盾隐患,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中,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我们党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继承和运用以往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诸如,农事村办、群众工作站、民情热线、民情日记等做法,建立党员与群众结对、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领导机关与基层结对等制度,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等活动,都是在加强管理和服务中探索总结出的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推广运用。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与农民群众对话,说得拢去吗?你知道他们的所盼所急吗?在今天所有的社会阶层中,农民群众对现实的经济利益看得最重,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你不了解农民群众的所盼所急,就很难与农民群众说得拢去。

  与老同志说话,你是否被顶了回去?你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一般来说,老同志不太喜欢新概念,他们爱抓老问题。譬如说,老祖宗不能丢,究竟是哪些不能丢?为什么有的已经丢掉了?又譬如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现在贫富差距反而更大了,这是不是社会主义?对这些问题,领导干部要认真思考,然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善用四种力量

  用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真理具有强大的引导力、感召力和渗透力。领导干部讲的东西真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就愿听、就能信。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真理、手中握着道理,所讲之理才能引起共鸣、产生共识。

  用感情的力量感召群众。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群众就会服气。

  用艺术的力量感染群众。说服教育也是一门艺术。领导干部应在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说服教育的艺术,提升启人心智的思辨能力,培植怡人心怀的幽默才能,讲求生动活泼的表达技巧,把握恰到好处的时机火候。把哲趣、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说服教育就会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广大群众也就会乐于接受。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掌握一些技巧

  要和群众平等对话,消除戒备心理。在和群众的交流中,即使群众有不同看法,也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而不能自以为是、以权压人。

  要和群众情感交流,拉近心理距离。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去克服困难、创造生活,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心灰意冷、慵懒倦惰。现代管理与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运用语言情感的影响力去感染群众、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要学会运用风趣的语言,营造宽松氛围。风趣的语言可以创造亲切、愉快的气氛,促进领导者与群众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风趣的语言可以增添欢悦情趣,活跃气氛,使听众的情绪轻松、愉快,从而达到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要选择巧妙的表达方式,避免对立心理。同样的意思,因为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会迥异。在群众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要注重积累,勤于思考,积极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全面性、独特性,讲究表达的艺术,精心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

  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细节,追求更佳效果。群众工作中语言表达的细节,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修养,体现的是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和感情。

  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艰深的理论问题,运用群众语言,力争化繁为简。什么叫大师?有位伟人说过: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艰深的理论问题。

  要善于以事说理,以事明理,学会百姓思维。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喜欢的语言讲话,善于用群众身边的事讲道理。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乐于接受,说服教育才能达到目的。

  要学会听的艺术,善于倾听。当别人在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了吗,如果没有,那就让别人把话说完,这就是听的艺术。作为领导干部,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

  要掌握随机应变的艺术,善于以变应变。改革开放越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就越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领导干部必须学会随机应变,根据矛盾的特殊性,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努力做到以变应变。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力求达到一种境界

  做群众工作,我体会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应付,昨天出了事,今天来应付;第二种境界叫应急,今天出了事,慌忙来处理;第三种境界是比较高的境界,叫应对,干明天的事。事情没发生,就有应对的预案,就把应对的本领练就了。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要力求达到应对的境界,不能一天到晚穷于应付,忙于应急,不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