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佛看中国——社会与经济卷》后感
哈佛大学对于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充满了极大的号召力和诱惑力。近年来,一些就读哈佛或者曾经就读的中国学生已经他们的家长,不断撰书文著书,介绍宣传哈佛,进一步增加了这所学校在世人心中的神圣和神奇。哈佛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大的原因就是哈佛汇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一流的学术水准。本书的作者,正是在这样一所凝聚全世界最优秀学生目光的学校里,从事一年的学习和研究生活。在看到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的教授越来越多,在哈佛求学和教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围绕中国的研讨会、报告会、开设的讲座和课程、出版的科研成果原来越多。哈佛大学院系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普遍表现出来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哈佛大学时美国第一家设置中国学的学校,也是最早进行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校。哈佛大学现有的11个学员中,有3个学院设有从事当代中国研究和教学的专门机构。
如何看待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本身就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很多美国人,包括一些中国问题专家,跟不上中国快速变化的步伐,仍以老眼光看已经发展了的中国,有些观点难免与中国的实际状况相左。另一方面,在比较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下,一些美国学者凭借着美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了解,在研究美中关系方面亦有其强项,所思所想亦有其独到和可以借鉴的地方那个。
整本《哈佛看中国》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政治与历史卷”,内容涉及政治变革、体制改革、法律、外交、历史等领域。中卷为“社会与经济卷”,本书的内容涉及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可持续发展、卫生保健与社会价值等问题。下卷为“文化与学术卷”,内容涉及文化、文学、考古、学术研究等领域。本书中卷一共采访了16位哈佛大学教授和部分在哈佛大学学习、交流、工作过的中国问题专家,形成16篇访谈稿。
《哈佛看中国》的观点保持了访谈时的“原生态”。《哈佛看中国》既有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等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有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观点。作者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违的大趋势,但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是不注重自己的传统或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强调文化的自主性,不是不讲开放,不是意味着简单地复古或回归“东方”,因为这个时代推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在西方或者其他世界里汲取一些为我所用的东西。无论在文化上、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上,没有自主性就没有了自我。当然,反过来说,这个自主性不是孤立的、绝缘的、封闭的,是在通过跟别人的对话、交流中形成的,开放和自主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关联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