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本领,打造一支创业型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们按照富民党建的要求,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全力推动创业实践,为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突出创业为先,拓宽选人视野,蓄足农村党员干部“源头活水”
创业是新时期的主旋律,创业者是新时期的先进分子,创业型党员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创业活力,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把创业型优秀人才及时吸纳到党组织中来。
一是从乡土人才中选培。农村的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小老板”等经济能人,在农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带动力。他们是带领农民创业的骨干力量,也是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实施创业者培植计划,设立全民创业发展基金等形式,在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积极扶持他们创业,始终把他们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二是从群团组织中推优。农村青年是农村最具活力、最富潜质的一个群体。为了把这部分人培育成基层组织新生的后备力量,我们立足于抓源头、打基础,建立了组织、青年、教育、劳保、人武等部门联动机制,把年轻的大中专毕业生、职高生、退役军人和企业员工中的优秀团员青年全部纳入培养范围,在坚持抓好创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推动青年在成才中创业、在创业中进步,精心培育一批“红色种子”。
三是从外出务工人员中吸纳。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思想比较活跃,市场经济意识较强,且具有一技之长。为了把其中的一些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我们建立了流出地与流入地互动体系,并且将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野。同时,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探亲、过节等契机,通过登门慰问、召开春节团拜会、返乡创业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两年来,全区共有3800多名农村创业型人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658名优秀分子被发展为党员,为农村创业型党员干部队伍蓄足了“源头活水”。
二、坚持创业为要,注重实践锻炼,增添农村党员干部新生力量
让创业型党员有为、有位,是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创业一线培养干部、选拔干部,努力打造一支“发展有办法、创业有项目、双带有能力”的新型村干部队伍。
一是注重在创业队伍中选。坚持以创业论英雄,以项目的规模看创业者的实力,以项目的发展速度看创业者的能力,以项目的带富效果看创业者的思想境界,坚持从“三来一加”(来料生产、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创业群体中优选,从外地老板党员中引进,对创业型党员一个不漏地做好工作,将其中的积极分子及时纳入后备。目前,通过认真筛选,全区已经建立了“创业型后备干部人才库”,并且村村都配备了3—5名后备干部。
二是注重在创业实践中培。通过“加凳子”,让创业型党员跟班挂职锻炼,让他们在服务村级经济发展中显身手、强觉悟。通过“添位子”,聘请在外创业的党员担任村经济顾问,推选创业型后备干部担任产业协会党支部、专业党支部负责人,让他们在壮大富民产业中接受群众的评判,在带民致富的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是注重凭创业实绩用。大力推行“支部+能人”模式,明确不是能人的党员,不能进支部班子;不会创业的党员,不能当支部书记。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让善于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开拓奋进的“良将”在村级组织中担当“领头羊”,让思想先进、勤于创业的“贤才”进班子、挑大梁,使“创业型党员”效应放大为“创业型支部”效应。近年来,全区共有258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业绩突出的优秀创业型后备干部被充实到村级班子。
三、提升创业本领,激发“双带”热情,锻造农村党员干部领军团队
创业是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先进性最突出的体现。近年来,我们通过强化培训、宣传引导、健全机制,努力使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全民创业的排头兵、急先锋。
一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我们整合全区各类培训资源,组建了职教集团,建设了职教园区,兴办了技能培训一条街,并依托区、乡两级党校、成人学校等阵地,开办村党组织书记党校大专学历班和各类农村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班,同时,利用“南北挂钩”平台,委托张家港市为农村党员干部“量身定做”培训课程。目前,全区3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拥有大专学历,70%以上的农村党员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创业技能。
二是着力搭建创业平台。深入开展“村干部带头上项目”创业竞赛活动,把村干部“逼”向创业富民的第一线;扎实开展“星级”创业党员评选活动,要求农村无职党员作出创业承诺。对“党员创业能手”、“创业型党组织书记”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对辐射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创业党员示范项目进行集中授牌。目前,全区90%以上的村干部有了创业项目,一大批农村党员走在了创业队伍前列,带动8.6万户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三是全面激活创业动力。当前,大部分村干部普遍认为“政治上没奔头,经济上没干头,保障上没靠头”,农村一批优秀人才很难吸引到村干部岗位上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不仅建立健全了经济奖励、精神鼓励等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政治出路问题,让村干部真正看到了希望。近年来,我们采取“升职不挪位”的办法,先后从“双强”村党组织书记中提拔了8名乡镇长助理,推选了7名乡镇党委委员。通过健全动力机制,有效地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很多村干部由过去不愿干、不想干、促着干,变为主动干、抢着干、比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