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建设这一问题,是关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生活品质的头等大事。城市建设,主要靠的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固有价值,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西溪之胜,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其幽、其野、其韵而别开生面,独特鲜明。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保护和建设中,严格按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一是要尊重自然,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风采,坚持“生态优先”。二是要充分尊重现存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环境,优化质量,彰显特色,把握“最小干预”。三是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地域历史人文的“遗传基因”,体现“修旧如旧”。四是要尊重、发掘并且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充分展示该地域的“人文神采”,突出“注重文化”。五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手段,实现为人类所享用的目的,凸显 “以人为本”。六是要将保护和利用导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领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智慧的长河,它使人明智。要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才能科学地发展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在经历了无数的教训和挫折之后,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保护所承载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重要内容。
1 西溪文化保护的意义所在
恩格斯在评论托?卜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时申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和轻视历史的启蒙: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西溪保护与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西溪文化的表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既体现在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体现在物质实体具象和精神文化空间,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要素中,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中。西溪的历史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是演绎着的、发展着的,这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未来无疑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溪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人为有意识地保护的。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曼弗德提到:城市的作用和贡献在于它能保存、流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南宋皇城遗址、大运河、钱塘江、西湖、灵隐寺、西溪,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基因,才会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失去了自己历史文化的城市,只会迷失发展方向。西溪文化资源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近年来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一样,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为杭州、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块有纪念性的,值得人民深思的近代史迹,留下一片有利于城市环境改良的游赏休憩地。这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和可以永载史册的事业。而与之相反,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那么就会使整个城市不仅失去了功能结构上的平衡,也会使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无所皈依,且给予世人心目中的文化情结以重创。
西溪文化伴随着一个进化、优化的过程。保护人类创造和发现的优秀文化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结晶并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这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优化和发展方向确立,因为,所谓“过时的东西”,相比之现在许多“时髦”的东西,除了某些材料不同外,无论是设计理念、基本原理和艺术手法都具有某种历史先进性。
在西溪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发现,西溪文化保护利用中的环境和文化景观具有“隐形科学”的特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使其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文化活动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办事“思想领先”,绘画“意在笔先”。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思想”观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它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或有形的力量作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虽说从来也不乏“文化保护”观念,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高度重视。
翻开历史的书卷,后朝破坏前朝的城池宫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恶习和极其有害的思想观念。但历史文化破坏与保护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按常规,乱世则破坏,盛世则建设。然而事物的表现并非绝对如此。有时乱世也有保护,盛世也有破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盛世的破坏现象更严重:规模大、来势狠、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且无可逆性,难于制止,连环境根基也破坏得十分彻底,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性甚于不可预计的天灾人祸。杭州在元朝、太平天国和清朝,古都的历史遗存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太平天国时期,也对西湖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清代大兴旗营,使西湖受到了重创。解放以后,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可谓杭州历史文化的大悲哀期。
我们说,西溪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尤其是随着保护工程的推进,其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建筑、园林、环境等,同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十分密切,其时空跨度、其影响广度、其信息强度、其意象深度均不可小觑。如果说,杭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西溪就是其中最美的画卷之一。所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建设,何只“百年大计”!
2 西溪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一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
正因为如此,西溪的保护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自2003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对外开放,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西溪的保护更是文脉工程。如果说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西溪焕发出活力和青春,那么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则使西溪有了活的灵魂。西溪文化以其“梵、隐、俗、闲、野”而独具特色,西湖区委、区政府为保护西溪文脉传承,率先在重大工程采取“文化前置介入”的方法,组成专家组,成立文化调研和文化遗存挖掘两大工作机构,对西溪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而翔实的调研材料,收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桑渔耕实物。
经过艰苦而充分的调查考证,西溪有很多文化内涵被我们重新认知。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舍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所。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著名的龙舟胜会、西溪拳船、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竹荫梅栖,隐者幽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著名的有赵构、康熙、苏轼、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古德法师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有“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据,在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中,重点凸显水景特色,在东起深潭港、西至长家滩、南起沿山河、北至朝天暮港及新开河的西溪综合保护工程核心区块内,西溪湿地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恢复。其中,重点恢复了秋雪庵、西溪梅墅、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泊庵、西溪水阁、深潭口、百家溇、烟水渔庄、烟水庵等十大人文景点。这些历史、民俗文化景点的恢复,对于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西溪的历史文化,发展西溪的旅游文化已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目前,西溪湿地公园已接待游客162.68万人次。西溪一期开园以来先后接待江泽民、李鹏、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仪、曾培炎等中央领导29人次,国家有关部委领导88人次,省内外政府考察团、境外考察团47450人次。2006年7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后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2007年的“世界湿地日”讲话中,布里奇华特特别提出:“我希望杭州的西溪湿地也能被命名为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产池塘类型的代表”。
3 以文化为龙头,倾力打造西溪特色文化
越是民族的文化,也越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有特色的文化,越有其强劲的时代性和生命力。2006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西溪湿地二期工程。西湖区委、区政府立足生态、文脉、民心三大工程,把“文化先行”一以贯之,进一步深化对西溪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紧抓特色,从差异中体现西溪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3.1 树立大西溪理念
作为大西溪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溪一、二期的保护工程,我们既注重与整体湿地生态和人文历史背景相符合,又从“人有我新”,“人无我有”的差异性要求,坚持“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彰显人文自然融合性,体现生活延续性”的原则,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再现西溪胜景,延续西溪文脉。把历史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融进园林景观的营造中,构筑充满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空间,从而成为杭州又一张金名片,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体现其总体差异性
我们在西溪文化的总体挖掘中注意到两类差异:一是地域距离差异,二是实质内容差异。前者是暂时的,后者却是永恒的。文化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越强,对求新、求奇、求知的旅游者来说,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努力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特色取胜,力避因雷同,从差异中体现内在价值。
3.3 体现其特色性
我们说,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而特色则是其生命线,没有特色,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唯一、最佳的特色原则。
⑴它的地理位置处在“湿地”之中。它离不开水,正如鱼水关系一般。但它又不同于海边、江边、湖边。它身处港湾鱼塘内,在建筑布局中,我们更多地考虑“沿河而筑”,或是水中之景,以处理好水面与陆地的协调融汇,使建筑与环境情景交融。
⑵它有历史渊源。现在的“西溪”,是历史上“西溪”的延伸,其文脉是相通传承的。所以“西溪”必须有“古”的元素和遗存,不是一个完全新建的“假古董”,而是经过合理的保护利用使之文脉相承,生命相续。
⑶西溪湿地不是一个纯粹的游览观赏区,游览观赏只是其一个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亲身体验与感悟,所以要有“人间烟火”,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参与性,使游客能体验西溪生活、生产活动的场景,以便与游人交流、沟通。同时,我们更注重其科研、教育等综合性功能的运用。
⑷西溪以物质为载体,其深蕴的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等等,都要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形态,各种文化的、节庆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参与进去。它所开辟的是文化性极强的旅游活动,或是旅游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如:词人祭祀、龙舟胜会、赏梅节、开柿节等,使西溪文化在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中得以体现。
4 独具匠心,营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经过深入挖掘西溪文化,我们对二期中要恢复的西溪文化景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构思,无论是营造环境、建筑风格、布景造园、筑山理水、文化陈设等,都以西溪文脉传承为主线,以西溪文化特色展现为要求,精心打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4.1 从总体恢复上
西溪二期综保工程绝不是营造一个主题公园,在建筑设计上,我们按“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总体须体现“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在细节上,如对入口、步行道、通道、围墙、门楼、穿堂、庭院、牌楼等节点的布设,要吻合西溪历史传统风貌,彰显“寓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如:洪钟别业建筑针对洪氏家族的人文背景,吸取明代士人宅园元素及制度。高庄建筑汲取明末至清中期京城官宅的特点和清代文人宅园的元素,以及明清时期女子艺文活动的生活场景,主体建筑风格反映清盛期官宦宅园特点。“两庵”总体按照寺观园林风格营建,曲水庵风格力求简素,交芦庵力求体现文人园林特色。建筑组群之间主次分明,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并通过曲折幽致的布局以丰富整体景观。蒋相公祠以民间祠堂形制,设戏台等。而河渚街以蒋村街市原有风貌为蓝本,突出体现其水乡集市的独特风情。
4.2 从施工要求上
4.2.1 组织严密精细的施工作业。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要求高,专业多,施工交叉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详尽的施工方案,这能避免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缺憾。各工种施工时,对景点建筑设计及外部景观环境设计的构思进行整体理解,避免从单一的工种层面理解,力求把设计的整体关系和构思通过各工种的相互衔接与默契的配合来实现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
4.2.2 高超一流的施工队伍选择。西溪湿地文化景点的建设,既然作为传统古典园林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工艺复杂,特殊要求高,是西溪工程能否引人入胜的点睛之笔。因此,我们选择国内从事过古典园林建设的施工企业。同时,在施工中,设计单位派驻专业人员,实施现场指导与监督,以确保质量。
4.2.3 注重严格规整的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中配备高水准的把作师傅,这是传统古典园林施工的关键。由于其大木作、小木作、雕刻、砖细、油饰、叠石、植物等专业工种多,因此要有从事传统建筑、古典园林施工多年,对传统工艺有足够造诣、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精心把握。大木、小木、水作、砖细是建筑上的一个构件,木雕、泥塑、砖雕是建筑上的装饰品,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中国古建筑的精粹所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因为,工匠的个人修养与操作技艺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普通的建筑构件能否转换成一个艺术品,更是能否打造传世名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严把施工关,使设计与施工实现“无缝焊接”。
4.3 从园林意趣构造上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在于运用中国传统的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艺术,即运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陈设、家具、诗文、绘画、雕刻等要素,营造出一种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借景、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综合要素的把握。
4.3.1 借景——园因景而灵
立足于西溪的郊野园林,既保持幽静特色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地形地貌,以确定园林布局和主景,巧妙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手法:例如高庄北临生态廊道,宜借景;东接东家漾梅道,可观景;西靠南漳溪,需障景;南则远借老和山一带诸峰之景。在空间的处理上使之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更多的条件。总体来说利用水体、建筑、绿化、叠石等元素通过围合、遮挡和曲折、引入的手法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3.2 掇山——园因山而隐
要按照计成《园冶》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文震亨《长物志》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造园思想。大山用土小山用石,洪园构土成山岗,是为竹坞梅岭;峰石累叠成崩云,以显磅礴气势,宅院以堆叠山体为依托按轴线展开。郊野园林叠山,以少总多,寄情诗文,托意丹青,尽收山水之色。
4.3.3 理水——园因水而活
在筑山理水时,充分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潆洄,聚则浩渺。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如高庄、洪园、交芦庵在保留鱼鳞状肌理的水塘和茭白地的基础上,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以建筑相邻环分水面,分聚结合,动静相间,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池岸驳以植物、木桩,具朴实郊野特色;梅堤、画桥、芦汀天光云影,邀月引云,更添幽邃深隐。
4.3.4 植物:园因树而秀。
高庄、洪园、交芦庵、曲水庵等文化景点在外观上既保持西溪特有的柿基、梅道、桑畦等特色景观,又结合诗格与画理营造传统园林景观意境,与建筑形成主题。
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体现天然野趣,也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要处理好西溪“三雪”胜景,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
我们充分考虑杭州西溪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从季相景观的要求出发,用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鸡爪槭、红枫、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水杉、青枫、山膀胱、红花檵木等树种;以观花、观果为重的景观多用梅、桃、西府海棠、樱花、梨、杜鹃、广玉兰、火棘、贴梗海棠、月季、合欢、紫藤、石榴、柿树、桅子花、茶花、金丝桃、紫荆、黄馨、迎春花、桂花、美国凌霄、木绣球、紫玉兰、白玉兰等;园内以高大乔木营造名园氛围,如香樟、白皮松、金钱松、黑松、柳杉、水杉、竹类、桂花、杜英、木兰科植物、合欢、喜树、乌桕、七叶树、无患子、樱花等,同时,配置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如山茶、八角金盘、杜鹃、书带草、麦冬、十大功劳、水蜡、腊梅、火棘、常春藤、枸杞、六月雪等。
4.4 从室内外文化陈设布局上
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原则,通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发掘整理研究分析,明确人文资源的地域特征和“遗传基因”,通过历史文化碎片整理、乡土民俗风情片段修复整治,从“形”和“神”两个角度出发,在布点、布局、形态、时代、材料、展示手法、展示效果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西溪二期的“人文神采”,传承和延续当地历史文脉。
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等配置上力求工艺精致,体现清?李渔《闲情偶寄》“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胪列古玩,切忌排偶;幽静陈设,妙在日异月新”的意境。
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蕴藏着无一雷同的室内装饰。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家具陈设严格按照时代特征进行布置,厅堂、偏殿、亭阁、楼榭等建筑人文布设,以功能需要为前提,做到端方、清雅、规整有度、雅俗相宜。
楹联、匾额、字画等,以“编新不如述旧,雕今不如刻古”为原则,我们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和专家定向征集的形式,围绕西溪文化特点,公开发布西溪文化调研资料,广泛征集楹联、匾额文稿,并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形式把关、修改、确定,以确保楹联、匾额既体现西溪历史文化特质,又具备楹联匾额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
在楹联、匾额配置上,通过建筑空间的细部处理,配合家具陈设与楹联诗词题咏,烘托出各文化景点的主题,以渲染西溪文化景点特有的平淡深远之气,深化人们对各文化景点诗情画意的理解。
至于碑文、石刻、砖雕、塑像等,我们也以各文化景点的特色性和差异性要求,力求形式多样,各呈特色而又整体兼容,体现其差异性,保证其完整性,确保文化陈设科学、合理、到位。
5 西溪文化景点的总体布局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作为杭州城市旅游发展举足轻重之人文景点,立足于西溪“梵、隐、俗、闲、野”的生态、人文、环境主基调,而其意境除萧散简静、疏朗雅致共性外,特别要强调其差异性,与西湖、西泠有所区分。
清?钱詠《履园丛话?园林》所录,“造园如作诗文,心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并以此得到“寄情赏、托灵性、娱休沐”的意境。因此,构筑名园的最高境界是美景胜迹如画卷、咫尺山林若天成,蹊径盘曲而绵延、峰峦奇秀显苍古,着重体现西溪田陌交联,沟渠相通,桃李茂密,桐竹成荫,河中多荷芡,池里富菱莲,还有孤峰丛莽的野趣横生,一派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而要达到上述效果,一在于建设者的深远立意,二在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三在于施工者的巧夺天工。
我们立足西溪的保护和恢复,着力使西溪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已恢复或将要恢复的西溪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中,我们前期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并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西溪“七景两堤”。
5.1 七景
秋芦飞雪(一期已恢复):体现西溪秋日芦花飞扬似白雪飘舞,寓西溪秋雪庵“芦花弥望,风景清绝”的如画景致。既点明秋雪庵,又体现西溪秋日观芦的特色和意境。
高庄宸迹(二期将恢复):一方面着重体现西溪曾接待清康熙皇帝的空前盛况。宸,意即皇帝。以重大旅游事件定景名,一目了然,主题明确,能吸引游客眼球。另一方面体现高士奇寓居西溪,其私家园林“华贵、繁复、绮丽、雍容”特色,填补了杭州久已湮没的私家园林的缺憾,亦为西溪二期的一大看点。
渔庄烟水(一期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体现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意境,以及西溪的民风民俗,如水上婚礼、捕鱼、养蚕、酿酒等,一派喜乐详和。
河渚听曲(一期深潭口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西溪是越剧北派艺人首演地,现已成立西溪越剧团。今后在河渚街蒋相公庙古戏台演出,以增添戏曲文化趣味。
深潭会舟(一期已恢复):体现深潭口“龙舟胜会”盛况。会舟之时,龙腾人跃,鼓乐齐飞,人声鼎沸,民风淳和。
曲水寻梅(二期将恢复,一期已恢复梅竹山庄、西溪梅墅两大赏梅景观):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现在的西溪,已补种各种梅花一千多本,不日既可行步赏梅花,也可乘舟赏梅花,别有情趣。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孤山、灵峰、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取此景名,体现西溪曲水环绕,舟行赏梅的旅游独特性和差异性。
柿林秋色(一、二期作整体恢复):西溪秋色最为称奇,尤是夕阳西下之时,彩霞满天,红柿满树,真是天上、水中、地下,天光云影,染霜林醉,令人流连忘返。
除“七景”以外,二期还将恢复洪钟别业、交芦庵及厉杭二公祠、曲水庵、河渚街(蒋相公祠堂、陈聚兴染坊)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
5.2 两堤
福堤(二期将恢复):原花蒋路。意寓盛世修堤,造福百姓。沿线修建以“福”字命名的六座桥梁,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
绿堤(二期将恢复):原文三西路延伸段。寓意绿意盎然,植被丰厚。沿线将建植被丰富的湿地植物园。
总而言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文化是它的核心和灵魂,它对于旅游休闲的带动,人文环境的提升,自然生态的优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精心调研,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打造“传世之作,世纪精品”的必然要求,也是力行杭州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抓手,更是构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溪历史文化的成功保护,它将成为当代城市建设中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典型模式,为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东方休闲之都”的打造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