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6年3月起任**市经委投资与规划处处长,主要从事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国家、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督查和组织实施工作中的协调,负责审核、审批、转报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协调市区企业搬迁改造等工作。近年来,在市经委党委的领导下,我能够团结、带领全处同志,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兴市”战略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在工作的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认真参加理论学习,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项目审批和管理等方面等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参加了市委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不但系统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还涉猎了与各类行政工作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同时,学习期间认识了不少兄弟单位的同志,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2008年上半年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第六期赴英MPA班的英语学习班,通过4个月的认真学习,在雅思考试取得了优良成绩。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参加了第六期赴英MPA班学习,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顺利完成了全部8门学习课程,共形成超过2.5万字的英文书面材料和1.5万字的学位论文《内部市场模式在**市工业企业搬迁实践中的运用分析》一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取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二、敬业勤奋,争创工业投资工作新局面
(一)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市区企业搬迁工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工业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推办)的作用,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一是明确目标定规划,市工推办牵头与规划、国土等部门制定了全市市属工业企业搬迁规划,明确了近、中期的搬迁目标任务。截止目前,共有134家企业列入市工业企业搬迁计划,明确了近、中期的搬迁目标任务。二是修订政策促推进,针对市区企业搬迁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不断完善搬迁补偿、安置等政策,几年来参与制定、起草有关政策文件、会议纪要70多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搬迁政策体系。三是完善制度抓落实,市工推办明确按事(或按企)协调制、信息周报月报制、搬迁企业统计制度、评估单位备选制等,立足“指导、督促、协调”职责推进企业搬迁工作,通过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做到企业搬迁中的问题和困难早发现、早汇报、早协调、早解决。在加强部门、企业、地区之间信息沟通的同时,通过简报、专报、书面汇报和当面汇报等形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项目的进展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强化协调解难题,市工推办改变了原有的全体成员单位月度协调制度,改为相关成员单位按事(或按企)协调制度,使得协调会议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几年来平均每周参加、召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专题协调会议3—5次。同时,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加强了对区属企业搬迁的指导和督查。通过几年来的推进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134户列入计划的搬迁企业,已经完成搬迁96户(其中市属企业32户,区属企业64户),占总数的71.7%,29户新址正在建设或办理前期手续(其中市属27户,区属2户),占总数的21.6%,9户正在选址过程中(其中市属3户,区属6户),占总数的6.7%。此外,各城区因道路、河道等城市建设,进行拆迁或搬迁的规模较小的工业企业有400余家。
(二)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
落实市政府对工业投资(技术改造)工作的目标要求。按照《**市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杭政办〔2007〕358号),我们每年认真研究制定各区、县(市)、开发区年度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标准厂房)考核目标,并根据市政府要求按季度通报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标准厂房建设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年底会同市财政局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工业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在“工业兴市”大会上兑现奖励。
规范重点项目管理。起草并公布了市重点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市重点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的重点支持产业、申报认定程序、监督管理和政策鼓励。建立了重点项目年度滚动管理制度,实现了重点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的完工、结转、中止制度。考虑到项目管理的长期性和前瞻性,着手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制度。
加强技改项目财政资助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工作,每年参加、开展、举办各种形式的政策宣传活动3-5次,详细介绍技改立项的办理条件和立项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改立项的办理程序以及技改资助资金的申报办法,向广大工业企业深入宣传各类技术改造扶持政策。落实财政资助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通过财政资助政策来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增量调存量。积极调整政策内容,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国家、省、市重点工作的侧重点,不断调整、充实政策,如2007年明确了工业投资(技术改造)资助重点是企业设备投资,2008年开展了对标准厂房的鼓励和资助,2009年在宏观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低了资助政策门槛,2010年提出调整财政资助配套比例等。积极规范操作制度,首先推行实施工业投资(技术改造)资助项目审计制度,明确享受资助的技改项目应以中介机构审核的审计报告作为财政资助的依据,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资金安排的影响。2009年全市共安排工业投资(技术改造)资助项目258个,安排资金1.16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98.5%和103.5%。积极推行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在全委的统一部署下,每年安排一批重点工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专人进行对口联系服务,每月保持与企业的直接联系,了解掌握企业的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协调和解决。
3、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日常工作
依法行政是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与准则,投资与规划处的各项工作政策性都很强,同时与委外经处共同承担了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窗口的职责,对依法行政的要求更高。在工作中,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国家、省、市有关工业经济的重大方针和决策,切实掌握相关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技术改造项目财政扶持和搬迁补偿等政策。在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搬迁、促进技术改造工作等方面,强化依法行政的理念,通过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约束、制约个人的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对工业企业搬迁评估补偿、技术改造项目资助等等涉及资金安排的工作,严格按照现有的文件、制度规范执行,做到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按照规定进行有关资金安排公示。在工作中从未收费,对检查则有关按照政策规定和求实、必要的原则,没有乱检查的情况。
做好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审批工作,不断完善窗口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提高审批效率,目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项目办理承诺时间5天,平均办结3.11天,平均提前比例38%。二是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结合窗口集中审批、授权审批、限时审批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窗口审批服务工作,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规章制度,对外公开,接受监督,增强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三是创新机制,拓展功能。建立了审批服务台账制度,便于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走访服务对象;对重大工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合理分工,提高处室工作效能
我在工作中能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高昂的工作热情,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坚持办事不拖拉,踏实工作,认真履职,办事不推诿、不扯皮,勇于承担责任,顾全大局,服从领导。
处室内部能够团结同志,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全处同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完成本处室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处内分工负责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人,既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又强调相互协作支持配合。
在企业搬迁、项目审核、资金安排等工作上,能努力规范程序、提高效率,方便企业,依法简化审批环节,减少企业提供的资料数量。
能加强工作协调与计划安排,在坚持每年、每月有计划的前提下,及时按需做好调整,推进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四、严格自律,以制度规范廉政工作
由于投资处的职责,特别是搬迁补偿资金审核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安排,接触企业多,涉及资金大,我能在思想上保持自律,构筑起绝不违法违纪的底线;在制度上加强合理规范,减少自由裁量权,降低系统风险。未出现向企业“吃拿卡要”、借车、报销发票、违规领取奖金、福利、补贴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情况,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和自己谋取利益。努力按照老实办事、清白做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按要求签定了岗位廉政责任书,并做好全处的廉政建设工作。
借助本次公述民评活动的开展,我要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认真吸取评议中的意见和建议,分析问题原因教训,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工作能力,推进各项工作发展,完成好各项工作指标任务。因此,我将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提高:一是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二是严格自律,从我做起,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要求和机关各项廉政规定;三是明确宗旨,服务企业,在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中努力实践服务宗旨;四是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在向企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五是开拓创新,力争上游,针对不断变化的工作形势,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力求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