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中立论应用与反驳要诀】 辩论赛如何反驳对方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辩论赛中立论的应用与反驳的要诀,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1、立论的使用

  立论的使用,就是如何将手头上的立论,转换为赛场上的表现。这个有点类似于将PS中的格式转化为jpg。这个时候,要做好与两个对手战斗的准备,第一个是自己,第二个你的对方辩友。

  为何会有自己?因为很多时候由于某些原因,评委听到一个立论,会觉得呵呵真是傻逼。这个时候一般打得再好,拆得再狠,也难以赢下比赛。往往很多辩手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的立论。所谓一粉顶十黑,就是如此。

  首先说如何战胜自己。

  一般来说,两个方向是必须要思考的。1、论证如何成立(不能缺一环)。2、如何解释观众的天然质疑。

  对于前者,要准备这么几个东西,

  第一,如何在一段话内把自己立论给说完了,所有要素均涉及(不要求每点给出详细论证),这段话用在陈词里面。

  第二,对于每个论点,用议题,结论,理由的形式来解释说明,辩论场上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不断的重复自己定义、论点是啥,但是没有论证,还以为自己说到了。

  第三,注意逻辑链不要断,逻辑链是否完整可以决定比赛的胜负。首先是逻辑链要给第三方检验,因为参与辩题的准备,很可能会导致思维和常人之间的不同,会产生一些自以为不证自明的前提,但是第三方不见得如此认为,如果场上直接按照原先的方式去打,很可能就会导致论证的断层。

  之后要注意的就是执行,除了一辩陈词,其他每个环节打什么,如何保证整个框架都在有论证的情况下展现给大家看,并且有串联,都是需要考虑的东西。

  后者往往是很多辩手想通过逃避或者无视来解决的,或者准备一下应对但不主动提出。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风险很大,很可能由于某个环节的回应没有到位或者场面五五开输给心证,不处理,就是隐患。所以主动提及自己不利的点,往往更重要。

  天然存疑的地方大概有两点,第一是事实上不符合大众认知,第二是价值上不易照顾到人的情感(逻辑上的问题也可以归为以上两类)。处理的方式一般是增加合理前提,明确利弊对象,以及,使用合理可靠的数据来纠正观众的误解,并给出误解的原因,或者用受身的方式来处理不利的点等等。

  这一部分其实可以看看刘杨学长不久前的讲座,劣势立场如何立论。

  一定要注意的地方是,在这个过程中,姿态比逻辑重要。姿态就是说话的态度,如何用合适的态度非常重要,所以语言的表达必须要逐字准备,提前准备好措辞,临场的话,可能话没错,但听起来不舒服。一旦不舒服了,基本上这个点就输了一半。

  接着说说如何战胜对手。

  因为你不知道对手会说什么,只能按照大概的方向准备,除非你能有武大那样的模辩队。这个时候准备得最多的,就是分歧的处理,为何要按照自己路来走,以及如何应对对手的质疑。

  经常会出现的分歧是定义的分歧,讨论对象的分歧,还有因果的分歧。

  处理这三种分歧的方式一般是两种,事实上的处理方式,价值上的处理方式。前者引申资料,后者进行解读。(前者靠唬人,后者靠忽悠)这个需要进行案例分析了。

  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概念,并不是所有的分歧都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意见来,要有底线概念。很可能有的分歧点可以让的,要明白自己的立场在什么时候可以成立。

  遇到交锋点,大概有几种处理方式,攻,你说我不对,我也说你不对;守,你说我不对,我告诉你我对;走,你说我不对,我不理你,我告诉你其他的;受,我确实不对,但是没关系。

  最后一种方法被吹捧得比较高,但是几种方式都是可以使用,至于决策,就是视情况而异了。这部分依然需要案例分析了。

  在这个思考和准备的过程中,架构可能会有调整,比如增设防守点什么的。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场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有的东西准备的,是在对方说XXXX的时候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有的地方是无论对方攻不攻击,都要很详细展开的,有的地方是对面不攻击,就不用过分强调的,等等。如何选择有效地展示自己准备的东西或者去临场和对手肉搏,这就是一个辩手阅读比赛的能力了。

  以上部分实际上的非常杂乱且不成系统的,立论立论的操作都涉及了好多好多辩论技巧的东西,以上的部分应该遗漏了很多,原计划在一到两次训练把这些都说完,但是算上相应的练习,恐怕需要的时间会非常非常多,所以,应该会有重新的设计和整理,以便于对于13级新生能在学习后有切实的效果。立论与执行可研究的是无止境的,目前我的思路应该是有很大缺陷,所以训练的时候不应有灌输的姿态。

  2、反驳的要诀

  反驳的部分,最最基础的东西,上次训练说的是怎么反驳,这次的内容稍微细一点点,具体我们拿到一个立论反驳哪些地方。

  这一部分,拿案例来说明最好,但是我现在略懒,案例的部分暂时放脑子里。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对面的立论,一般情况下,听完对面一辩稿,我们就能得知对面的立论。但是总有意外发生,比如遇到一个很厉害的一辩稿,或者对面二辩三辩四辩很厉害能扩充立论。

  获取立论的方式很简单,拿笔写。可以提前准备一张纸,一般一个立论,需要记录的部分有:定义,前提(讨论范围),标准(判断标准或者比较标准之类的,也可能没有),理由(论点,部分重要论据可以记一下),价值部分(对象+用处)。

  不是所有部分都可以在一辩稿中得到的,所有有些地方可以先空着,以后再写。

  之后,试着去理解对面的体系,一般情况下,立论无非两种,横式立论或者纵式立论,区别在于,前者是把几个可以独立证明立场的观点进行相加,后者是一条线。

  前者,要进行区分,一定要明白,哪些部分是共用的,如定义前提等,哪些部分是独立成立的。然后选择反驳的整体思路,是逐个击破对面论点,还是从定义前提拆解他们的根基。

  后者,也要进行区分,要明白对面的那一部分是正确的废话,哪一部分是有争议的的话,哪一部分是无法论证的立场性发言。从理论上说,一个立论体系,只要有任何一部分被证明不成立,则整个立论不成立。如果发现某一部分不成立但立论依然成立,则这一部分要么是这个立论用来反驳别人的预备,要么是由于水平太低弄出的多余的部分(在我们这样渣渣学校中,这样的对手非常多),要么是故意拿出来佯攻的烟雾弹什么的。一定要区分。

  理清了对方的逻辑结构,之后就要做一个基本的判断了,对方是有逻辑还是没逻辑。有逻辑和没逻辑的判断标准很简单,一看需要记录的地方有多少是空白的,二看记录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懂。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相信自己了,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记录或者对面根本没提自己的定义或者对面论点都没有,那么十有八九评委也觉得没有。同理,如果你听完对面逻辑觉得尼玛这是什么,你给我几个点但是没懂之间有什么关系,那么评委十有八九也不懂。所以,不要试图绕晕你的对手,评委可能先被你绕晕了。

  先说有逻辑的情况下怎么制定反驳策略,这个其实很简单,两个基本方向,一找逻辑错误和漏洞,二去抓和我方立论的分歧点,从而通过独立证明的形式在立论的碰撞中取胜。后者的反驳效率优于前者。

  具体要做的事情,首先去找对面立论中没有展现的部分,比如哪个定义没说清楚,存在了定义的模糊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定义的意思在变等等),或者没有框定讨论范围之类等等,这个时候,要抢,一定要有自己的说法,先入为主,不然略过的时候对面又提了,可能会打乱整场的节奏。然后,根据对面立论来制定反驳的策略,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点都驳倒,所以要取舍和选择。优先原则就是先考虑争议的处理,再考虑论证的错误,最后再考虑废话部分的处理。当然,如果对面论证错误得太明显,该戳也就戳。至于其中的具体操作,按照反驳的基本知识来就行。

  对于论点反驳的基本方式两种,第一种是告诉他这个论点不对,第二种是告诉他他证明这个论点的方式不对。前者拆,后者削。两种方式都可以考虑,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条件允许(很多时候一时间想不出对面这个观点本身哪里错误,但可以去拆对面的数据等等)我建议崇尚前者,因为有个东西叫做评委心证,如果削得不彻底,或者方式手段评委不认可,可能最后这个论点依然会被判有效。很多时候削掉一半等于论点成立,而拆掉一半评委两边都有论点,都成立或者都不成立。这一部分考虑评委心证的因素过多,各地区情况不同。

  对于没逻辑的体系(没逻辑其实就不能算体系了),其实很难下手,因为拆论的前提是要有论,面对这样的对手很可能自己稀里糊涂输掉了(因为对手很可能有立论但没有立刻展现完成,然而在之后的比赛中对手展开立论的时候可能会跟不上节奏或者由于先后手原因没法及时回应)。分情况讨论,还是两个,第一个是感觉对面一大片空白什么都没说。对付这样的立论,首先要做的是抢占空白,然后用自己的体系中能成立的东西去让对面解释,如果对面解释不出,那对面就真是什么都没有真输了,如果解释得当,就注意记录填补之前的空白,然后随着对手展开的变多了,就可以整理出对手的体系了。先稳住自己的阵地,等目标出现就可以打了。

  第二种就是错误一大堆的,原则就一个,拆主干不拆细节。一定要注意对方有没有可能在某些地方被驳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成立,要拆不要削。重观感。不要有咄咄逼人的态度,也不要有蜻蜓点水的感觉。一定要做到,反驳的时候按照“对方说XXX,但是XXXX(反驳的理由),所以XXXX(结论:告诉大家对的是什么,这个很容易被人遗漏)”,切忌重复使用同一理由反驳同一论点,一定要切换反驳的方式和角度。

  最后就是价值的反驳,记住三点就可以了:

  第一,对方的价值是不是和对方立场一致的,价值正确不代表立场正确

  第二,对方的价值,可不可以拿来自己用

  第三,对方的价值,会不会给某些对象带来弊害,那么这部分人是否需要其他的价值

  • 推荐阅读:破题立论小方法辩论是否愈发注重操作而忽视立论辩论的立论战术辩论干货之邹博的立论与辩论辩论赛中的立论战术怎样在辩论赛中很好的反驳别人的立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