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通过调查研究明实情。实情的掌握是我们决策的基础,如果信息失真,就会决策失误、指挥失灵。我们讲要注重吃透“两头”:一头是上级精神,一头是基层实际。吃透上级精神需要学习、领会,吃透“下情”则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领导者而言,上知政策、下知民情、外知信息、远知趋势,才能避免政令下而不达,禁而不止的情况;对工作者而言,如果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概念模糊、没有方向、浮在水面,对基层一线情况知之甚少、知之不准、浅尝辄止,这就是工作的失职。解决这些问题,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克服浮躁情绪,树立扎实的作风,重实际、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调研成果的实效性。
二要通过调查研究求良策。清朝魏源在《治篇八》中有一句话:“孤托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众人合力、众人合行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说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话,那么良策也同样在调查研究中寻找,正确科学的工作决策同样需要在调查研究中获得,基层的创造才是我们获得真知的源泉。现在,在我们的调研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靠打电话、听汇报、要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有的虽然下去了,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自己以为弄明白了,实际上好多情况并没有了解和掌握;有的调研报告,停留在概念的推导和空泛的议论上,缺乏深度,离实际比较远,等等,这样的调研报告,是不可能体现决策准确性和民主性的。我们要善于从基层一线挖掘素材,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如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全县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按照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大多数群众的重要指导原则,正确处理“予”和“取”的关系,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老百姓从多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比如,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利益关系、利益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再比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对这些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寻求良策,力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三要通过调查研究强宗旨。无论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需要我们到基层去,多交几个农民朋友。在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中,看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所为,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我们讲要带着感情做工作、扑下身子办实事,如果不深入基层,不走进群众,不知道百姓的事,就只能做表面文章,难以焕发出工作热情。真正搞好调查研究,形成一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下一番苦功夫是难以做到的。要养成勤于思考、深入钻研的习惯,要有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调研工作不断深入、不断提高、不断上水平。
四要通过调查研究促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调查研究是一致的。事实上每次下去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指导工作、推进工作的过程;坐在办公室里想出的意见是没有针对性的,是无的放矢。只有迈开双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才能从解决一件件具体事情中,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个性到共性,由局部到整体,从现象中寻求本质,从经验中得出结论,进而推进全局工作的开展。要通过调研分析、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要从各自的实际工作出发,加强对经验的总结,既要充分看到成绩,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善于从所走的弯路中汲取教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既要总结已有的经验,得出理性的认识,又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群众的创造,不断总结新的经验。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努力从生动的实践中不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