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市运管处在局党委、局长室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紧扣“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坚持运政为民“一个中心”、实现行业改革“一个突破”、建设便民惠民“一个市场”、打造作风过硬“一支队伍”。牢固树立目标必成意识,细化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明确责任,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被省厅党组授予百佳先进堡垒党支部、省运管局授予十佳“五项执法”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荣获兴化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运政为民“一个中心”
强化读书学习,提升服务水平。将读书学习制度化,坚持每月集中读书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加大国家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活动辅导书籍学习。强化学习成果转化,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就更好的发挥岗位职能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共组织集中学习12次,交流读书心得36篇。坚持问题导向,转变工作作风。组织服务对象、企业代表座谈,开辟教育实践活动网站专栏,开展“门难进、脸难看”、“推诿、吃拿卡要”等行为问卷调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运管工作的要求和期盼,共征求意见和建议61条。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能即知即改的,按要求和标准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开展主题活动,落实便民利民。组织“满意在车厢、文明在交通”、“江苏快客”、“江苏快货”、“车大夫”主题活动进社区服务,发放服务指南、经营规范等材料,并就更好的服务群众出行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共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问卷调查100余人次,征求意见70余条,让群众在家门口实实在在感受到运管“便民、惠民、利民”。
二、实现行业改革“一个突破”
编制发展规划。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我市城市公交发展规划,邀请专家组对规划细则进行综合评审完善。规划明确了近5年公交车辆投放、线路设置、站场建设等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组建国有公司。由市国资办全额出资注册兴化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将原农公站场所进行改建作为新公司办公室场地。实施计划任务。全面核查新辟2条公交车线路覆盖公交盲区,对现行6条线路进行客流量调查加密车辆班次方便群众出行,跟踪19对新建站亭、15对港湾式站亭改扩建及上方寺、开发区沙庄两处首末站建设。首批30辆新购公交车已按期到位,完成新聘18名驾驶员及30名安乘员招聘。
三、建设便民惠民“一个市场”
推进镇村公交通达。采取新辟、延伸等方式,投放14辆公交车,开通6条线路,完成昌荣、沙沟两乡镇镇村公交通达。组织镇村公交回通达头看,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完善客运枢纽功能。加大新客站站务管理,完善综合枢纽功能。现进站经营客车450辆,日发送班次近1200个,始发公交线路5条,进站经营出租车日均100余辆,基本满足群众多方式出行需求。加大服务品牌创建。截止目前,共创“江苏快客”品牌线路7条21辆车、“江苏快货”品牌线路5条、“江苏快修”品牌企业5家,兴化至无锡等5条班线6客车、兴化至郑州1条货运线路、丰通汽修厂品牌创建待省专家认证;引导培植现代物流。推进现代物流业基地建设,阳山等5家物流企业已入住城西物流中心,培植成熟线路争创“江苏快货”品牌。探索货运市场资源整合,林湖镇等3家水运企业资源整合重组已达成共识。市场秩序平稳有序每月8个检查组开展安全检查,共发放整改通知书96份;组织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全年共查处违规经营出租车71辆;组织开展“黑车”整治活动,共查处非法载客“黑车”86辆;按照“便民、利民、平安春运”目标,安全接送旅客120.8万人次,同时圆满完成“清明、十一、学生高中考”等运输保障。
四、打造作风过硬“一支队伍”
建立制度管理体系。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执法人员十项禁令”等规定的要求,将公务接待、执法公开、执法监督等67项制度进行完善汇总编制成册,着力构建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便于考核的制度管理体系。建立廉政防控体系。通过“找、防、控”三个环节,排查行政处罚(许可)各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从审批、许可、处罚等方面综合分析,制定预防措施、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监督机制,筑牢廉政制度“防火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细化考核考评,强化制度执行,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处置上级部门转办、群众来信来访信件,围绕反映热点焦点,分析问题存在根源,查找不足,督促落实整改,严格责任追究,做到封封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314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处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目标完成、制度执行等考核考评,依托“文明科室队、执法明星”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全体人员工作热情,增添工作动力,推动队伍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整体提高。
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市客运市场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仍然很艰巨,服务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还需加快;货运市场资源兼并重组行业支持与引导力度还需强化;驾培市场规范化、集约化还需培植;非法马路维修摊点屡禁不止,执法力度与手段还需再硬;“黑车”非法载客、出租车不规范经营管理的手段与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