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深爱之切》出版发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有益的推动,对于党史资料挖掘运用是有益的丰富,对于党员干部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有效的辅导。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知之深爱之切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知之深爱之切读后感范文一
《知之深爱之切》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正定县召开,省委书记赵克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张庆伟主持会议。《知之深爱之切》一书收录了同志1982年 3 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篇,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还附录了同志离开正定后撰写的三篇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刊登的三篇新闻通讯,全书约14万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难忘的岁月永恒的回忆》在正定资料片。当年与同志共过事的老同志代表在会上发言,大家深情回顾了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的生动实践,对河北各项事业的关心关怀和对河北人民的深厚情感,围绕《知之深爱之切》一书的丰富内涵、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畅谈学习心得和体会,一致表示要以《知之深爱之切》出版发行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对河北的期望和关怀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赵克志在讲话中指出,同志在正定工作三年多,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对这里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深厚情感,为正定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历久弥新的思想观点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知之深爱之切》彰显了同志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强烈鲜明的问题导向和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态度,从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党的以来,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体系早年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深刻感受到对正定、对河北的关心关怀和深厚情感,让我们很受教育,深受鼓舞。
《知之深爱之切》出版发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有益的推动,对于党史资料挖掘运用是有益的丰富,对于党员干部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有效的辅导。我们一定要把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与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落实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重在学习,贵在实践的原则,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不断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用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决不辜负对河北的关怀关切、期望重托,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努力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省长张庆伟主持会议,省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介绍了《知之深爱之切》一书资料整理和出版发行情况。省市领导范照兵、田向利、邢国辉、胡儒钗、高天、王韶华出席会议。
知之深爱之切读后感范文二
今年春节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写于30年前的《知之深爱之切》一书。这本书约14万字,收入了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篇,还附录了同志离开正定后撰写的3篇回忆文章,以及当年《人民日报》等报刊刊登的3篇新闻通讯。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生动展现了当年那位30刚出头的年轻人在河北正定县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成果。纵观全部著作,处处体现着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刚毅果敢的改革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作风,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以及以身作则的自律意识。从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思想体系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认真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的思想精髓,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及xx届五中精神,加强思想修炼及作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对这37篇文章进行了一个归纳,其中内容最多的是党的作风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及干部问题,包括老干部工作,共有17篇,其次是改革发展与经济工作,包括农村经济9篇,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化及女儿童和共青团建设8篇,人才工作3篇。当然,这些内容互有渗透,比如:作风建设在很多其他工作的文章中都有体现,还有,人才问题也在多方面工作中予以强调。
这本书虽然题材广泛,内容很多,但贯穿始终的的,是作者对其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倾注的感情与精力。通读全书,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当年在正定县工作时间虽短,年纪虽然轻,但却对党和国家的许多重大问题思考深刻,看得高远,对这一方土地的深情眷恋,对人民群众的博大情怀。个人体会最深有以下四点:
一是深重的忧党忧国情怀。读了这本书,最大感受是那位30多岁年轻人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品格与情怀,从内心崇拜一个年轻人发自骨子里的对党的坚定信念。他挑起县委书记大梁时,正处改革开放之初,封闭多年的国门初开,商品经济浪潮猛地打来,受各种观念冲击,人们信仰有些动摇,思想开始不稳,这个时期正是考验一个共产党人宗旨观念是否坚定的时期。就在这样一个时期,作为年轻的基层县委书记,极端重视党的建设与干部作风问题,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的强调中,都把党风和干部作风作为重大关键问题提出来。在1983年12月6日,他就提出《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
同志那个时期提出的一些观点,我以为至今仍可可奉为真理,他说:“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向背,人心的向背,不但决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也决定着党的命运”。他还说:“严肃党纪,必须把政治纪律的检查放在首位”。再比如在《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一文中,先后4次提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乎党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说,在这部著作中的重要论述和思想内涵,与党的以来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是一脉相承的,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习的忧国忧民情怀、勤政务实作风和清政廉洁本色,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党的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深刻的求才若渴观念。因为我们是搞人力资源工作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受更深一些。30多年前,如此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今天我们当然是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今天到处疾呼“以人为本,人才优先”。可是要知道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特别是自“文革”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的工作中对人才问题还没提到足够的认识层面上来,干部队伍中,还是以出身“土包子”为荣。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同志在正定县反复提出:没有人才,经济就不会振兴,没有人才,现代化目标就会成为泡影(《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一年生产,三年科技,十年教育(《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要多一些战略眼光》)。他在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思考中,认识到人才的极端积极性,始终抓住人才工作不放松,率先成立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和人才服务处,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广招贤才九条措施》,以个人名义给正定籍大学生写信,处处提“招贤纳士”等,这样做不仅极有前瞻,而且在那个招人用人谨小慎微的时代,敢于提出人才观,是令人饮佩的伟大胆略。
三是深远的共同致富意识。在30年前提出“少数合法先富与逐步实现共同致富”关系的英明论断,确实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事实上,在一个时期里,社会上对这个观点产生过偏颇认识,那就是过分强调“少数先富论”,过度炫耀“一夜暴富”典型。纵观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分配不公以及贪腐成风,与片面理解“先富论”有关。同志以他的睿识,早在1984年2月8日的县委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鼓励勤劳致富、率先致富,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所谓搞活,就是要求把政策的灵活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个最大限度的边界,只能是党纪国法。……这个标准,就是党纪国法,不能再有什么别的标准。”在另一次给县直机关干部讲话中(1984.11.29),他同样这样强调:“共同富裕只能是由部分到全体逐步实现……而部分先富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合乎规律的发展。”在1985年3月6日全县乡镇书记、乡镇长会议讲话中严肃指出:“有些党员干部忘记和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想个人和小团体富……甚至有些人不顾党纪国法,竟发展到风钱眼红,见利忘义的地步……再有一些人又把新的不正之风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挂起钩,不以入权力股可耻,反认为干部率先致富光荣。由此看来,要纠正新的不正之风,首先就要澄清这些错误的认识。”
四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故土爱之真切,体现在他对这里知之深刻,而他的知之深,源于他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当年,他作为一个年轻人,到正定当书记,并没有“渡金”观念和短期行为,而是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满怀对这块土地挚爱,深刻钻研这里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物民情。在他的讲话中,正定县志、史料信手拈来,正定县情、数据脱口而出,显示对这方土地的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支持编修《正定古今》、《正定大事记》《正定县情》等历史文献,力主创刊《信息交流》《信息画刊》杂志。他还极其重视文化人和文化事业,与一位普通作家贾大山成为挚友,给一个业余作者推荐稿件,自己更是在繁忙工作之余,为县志、县情作序,撰写推介文章,带头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农村青年》等报刊写稿,反映一位年轻的党的领导领导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渊博的学识素养和深厚的乡土文化情怀,这一点,不用说在那个以“土包子”干部为荣的时代难能可贵,就是在文化观念彻底更新的今天,也非常难得。
总之,读了《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总处在一种敬佩与激扬之中,从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思想体系,不是一时一事而成立的,他的治党治国理念,源于始终坚定的对党信念,源于敏锐刚毅的超人胆识,源于深厚丰富的学识涵养,更源于长期扎实的社会实践。虽然这是一部早期文献,今天读来,仍深刻感受到精神又一次得到洗礼,思想又一次得到升华。
下一步,我还要再读精读,把学习领会《知之深爱之切》这部著作,与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本职岗位的政策法律结合起来,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奋力开创本职工作新局面,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政府人社部门工作人员。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