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XXX,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安排,现将我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XXXX1975年8月建校,前身是原XX县“五·七”大学,1984年更名为XX县职业中学,1995年经XX教育厅批准更名为XXXXXX,2017年1月挂牌升格为XXXXXX,是XX唯一县市级技师学院。学校占地272亩,建筑面积78405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2万册,现有教职工206人,专任教师1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8人,双师型教师107人,区、州、市级专业带头人12名,区、州、市级骨干教师36名。聘请专家、能工巧匠、企业优秀人才30人担任校外兼职教师。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汽车维修、学前教育等15个专业,在校生2174人,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国家开放教育(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开设机电一体化、工商管理、法学等21个专业,在校生1920人。各类短期培训4000余人次。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以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各类职业培训与鉴定等为主的公立综合类职业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XX德育示范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是XX中职学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9年建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XX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目前正在实施XX优质中职校创建和提质培优项目工作,积极推进筹建XX旅游职业学院。

二、办学特色和亮点

一是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坚持学校、行业企业“两个主体”发展并行、改革并进,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优势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根据XX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布局状况,围绕XX市“旅游名城、产业新城”发展定位,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增设紧缺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推进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根据前期开展的问卷调查、市场需求调研、企业调研等多形式多手段的了解,新开设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新能源汽修、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物联网技术应用5个专业,新设专业与个人规划、学校教学设置、企业产业经营相适应。

二是突出强技能重实训,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职业岗位技术指标和专业素质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点每学期安排一个月的专项技能训练,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学前教育专业进幼儿园、机械专业进企业,其他11个专业校内开展技能训练。通过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扎实开展“师带徒”活动,参赛师生在各级大赛中荣获佳绩。2019年教师组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7人,学生获得一等奖10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16人;
2020年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技能大赛XX选拔赛,餐厅服务项目获得第二名、烘焙项目获得第五名,2021年组织学生参加XX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教师组一等奖1个;
学生个人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
学生团体赛二等奖1个,团体赛5个。总体成绩在XX职业院校名列前茅。

三是实施准军事管理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打造人文素质教育工程。落实准军事文化管理制度,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严格准军事文化管理,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围绕三大军事条例,教育学生学习自理、自立、自强,倡导文明规范教育、习惯养成教育;
开展国学课堂、道德讲堂、兴趣课堂、青春励志讲座专题讲堂,普及传统文化,提升基本素养,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掌握
1项专长;
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实训活动月等文娱活动,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课外生活,拓展专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落实专业技能训练,充实第二课堂,练好基本功;
对接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赛事,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增强学习和就业的信心。

四是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把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业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思想、机构、人才培养”三项融合,切实推进学校文明与企业文化对接、校长与厂长对接、技术员与专业教师对接、学业与就业对接、职业资格与专业技术对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创业报告会,强化技术技能,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学会一门技能,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举办订单班、冠名班,把学校办到企业,把专业办到产业链上,直接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今年1月25日,我校与泰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并挂牌成立XXXXXX泰华分院,设立双师素质教师工作站。校企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人才聘用、平台建设、科技研发、成果推介、对外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更高层次发展,切实增强学院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五是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新时代农民、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机电业、旅游业及XX市大、中小企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主要培训电工,钳工、焊接、中式烹调、计算机操作维修、客房、餐饮、汽车维修等工种。积极开展培训下乡活动,把技术技能送到田间地头和养殖农牧场,深入开展技能扶贫,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融入帮扶工作,培训南疆劳动力转移务工人员2000余人。开展SYB创业培训,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课程,对自谋职业和具有创业意向的参训人员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近五年来,实现各类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20000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我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势头强劲,但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牵涉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相关政策落地和推进力度不大,行业协会积极性不高、企业利益保障不够、职业院校激励约束和保护不足,校企合作存在“畏难”“两张皮”等现象愈加明显。建议有关部门深化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认识,通力配合、多方发力,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有关工作纳入产业编制规划,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加大调研指导力度,推动XX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是企业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不足,企业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贡献力不足。建议工信部门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企业考核,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政策贯彻执行较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将外聘教师、“能工巧匠”兼职教师的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

三是校企合作方面依然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从就业等因素考虑,普遍重视校企合作,但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缺乏自身建设的能力和积极性。而企业顾虑学生经验不足、回报企业能力有限、工学矛盾突出等原因,普遍缺乏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耐心与主动性。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库、专业库、资源库,及时发布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有关供求信息,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共享化的产教融合信息和服务。

四是以现有的事业单位不允许开办企业并对外经营的相关规定,在实施“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前厂后校”工作中困难重重,如我校的校内实训酒店,以现有的条件完全可以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但限于这个规定,校内实训酒店无法经营。建议拓宽企业参与途径,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探索通过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本地企业更多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五是XXXXXX经XX人民政府下文批准成立,但编制机构未及时推进,导致过渡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路径不畅。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XX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中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建议相关部门尽早研究备案,先行先试,支持在XXXXXX(XXXXXX)的基础上筹建高等旅游职业学院,建成后学院将积极配合XX州全域旅游发展,培养文旅产业大融合背景下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

通过5年左右时间,围绕“六大工程”进行建设,即党建引领育人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工程、开放教育创新工程。着力培养加工制造类、现代服务类一线急需的身心健全、敬业乐群、能力突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以优势和骨干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发展,追求卓越,最终建成地域特色鲜明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思政课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实施好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强化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抓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2021年创建1个标准化党支部,2022年创建1个标准化党支部,2023年创建2个示范党支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二是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深化与泰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力度,共建全国级示范性高技能人才职工培训基地。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引进1+x证书培训,建立面向XX的年度培训2000人次的培训场所,X的获证率达50%以上。2.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新疆众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国家级示范性机电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校企共同制定《教师企业实践实施方案》、《教师企业实践考核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薪酬分配办法》、《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管理办法》。建设三门机电专业课程资源库和三个典型案例。3.逐步建成行业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合作育人的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与XX市泰华煤焦化工有限公司、XX市永鑫煤化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立校企股份制经营企业,双方共同出资投入生产型的设备,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组建双向流动技术服务队伍,由技术工人和学生组建师带徒模式的技术培训队伍,形成良性循环的现代学徒制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年培训学生50人次以上,年产值达100万元以上,年技术革新或推广至少1项。建立由企业和学校共建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引企驻校”基地1个,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教师和师傅的双向流动。建立校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

三是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示范点。制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评价指标》,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选出适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经典案例,筛选出适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视频资源、撰写国家级论文。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专业群“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效应,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面向XX重点加工制造类产业,依托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的特色专业群,健全对接XX的产业动态的调整和自我完善的专业调整机制,制定《XXXXXX专业群建设方案》,制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技术应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方案》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到2023年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建成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的专业。

四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坚持“育训结合,质量为上”原则,推进“1”和“X”有机衔接,建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机制》,加大资源统筹调配力度,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分认定标准》,形成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制定学校《学分转换管理规定》,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确立学生毕业时“1学历+1证书”的标准。制定《XXXXXX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XXXXXX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及时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反映“四新”要求的职业教育实训教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新疆雁南飞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旅行社计调实务》实训教材;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泰华集团共同开发《车加工技术》实训教材。通过实训课及实习期课堂使用,形成校企成效使用报告,到2023年申请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以教学能力比赛为抓手,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学校每年6月份举办一次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组建一支校级教学能力比赛参赛团队,并且完成教案、课堂实录视频及教学实施报告等课程资源。到2023年底,建设出一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强、信息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一套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通过“课堂革命”专项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举办“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异课同构研讨活动”,总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成果,举办“课堂革命”案例成果展示。

五是提升师资队伍水平。1.建立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多方聚力,通过“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教育教学质量。到2023年底,聘用6个现代产业导师,建设一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遴选一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一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建设成一只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到2023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3.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双元培养培训实践基地。4.通过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计划。按照每个专业学生人数招聘企业内兼职教师任教,保证兼职教师占专兼教师总数的30%,要求兼职教师必须参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岗位技能技能教学大纲制定、活页教材编写,授课时做到有计划有教案的开展教学工作。5.建设“国家教学名师”,引领高层次人才队伍。

六是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任务。调整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健全完善学校职称评审评聘、分配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书记(校长)和中层干部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管理队伍。

七是提升服务发展水平。1.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实现学校每年职业培训人次达到5000人次以上,其中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500人次/年左右;
创业培训1000人次/年;
开展技能扶贫,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500人次/年;
面向长期失业青年、农村留守妇女、大龄失业人员等开展初级技能培训500人次/年,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500人次/年。2.导学为主、规范管理、强化内涵、优质服务,建成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学校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服务功能。另外利用国家开放大学XX工作站面向在职员工、现役军人、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农村实用人才等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各类继续教育机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合力。3.将小学教育专业《课堂提问与引导》建成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并基本建成会计专业《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小说戏曲专题》这三门网络课程。4.建成1个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校。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鼓励职业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形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合力。

八是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扎实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丰富校园活动。为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规范三风一训、校徽、校歌的使用,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打造校史馆、校园环境文化、宿舍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建成名班主任工作室、心理咨询室、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团员活动室等场所;
坚持以“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核心,打造和提升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文化长廊。

九是提升办学能力水平。1.落实数字校园规范,打造可靠校园网络到2023年,结合IT技术发展趋势和学校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微模块化中心机房建设,以满足校园网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需求。利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完成学校数据中心的建设。按照教育信息化2.0要求实施校园网二级等保建设,升级购置防火墙、网上行为管理、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确保校园业务与安全的并行发展,确保校园网业务的稳定与校园数据的安全。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将信息化投入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实现信息化驱动育人,打造能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新型学校。

我的汇报完了,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