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酒桌文化礼仪] 酒桌上的礼仪和禁忌

  酒桌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那么作为中国人你们知道中国人的酒桌文化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酒桌文化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中国人的酒桌文化礼仪

  酒有悠久历史 劝酒自古有之在中国,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酒和饮酒文化的记载,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影响深远。《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酒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含义,体现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伦关系。还有很多典籍专门讲酒,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酒箴》,东晋的《酒诫》和初唐的《酒经》《酒谱》等等。可见,酒很早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与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劝酒文化。中国古代的餐饮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唐代的宴会一般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算来不下七八个小时。清朝时期,很多公家买单的宴会甚至持续三五天,这些既是社交活动,也是政治活动。贯穿宴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相对没有强制性。但,上对下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尤其是从家过度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妙趣横生,但也有很多案例异常残忍,让人毛骨悚然。

  打杀胁迫 劝酒的极端三国魏晋时期,中国喝酒风气很盛,而劝酒风气更盛。《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就是十足的酒鬼。自己喜欢喝酒,更喜欢劝酒。每次召集军官喝酒,都要大家一口闷。谁不喝,就打谁一百军棍。下属曹豹不会喝酒,张飞大怒,要打他一百军棍。众人求情,张飞才抽他五十鞭子了事。相对于张飞,刘表算是比较温柔的,曹丕在《典论》里记载,刘表大宴宾客时,身边放一根长木棍,木棍的顶端安放一枚长针。如果哪位宾客喝多了,爬到桌底下睡觉,他就拿针扎人家屁股,扎醒后命其继续喝。

  如果说张飞、刘表的劝酒更多属于个人行为,而曹操、孙权等人的劝酒就有了很强的政治含义。据《三国志》记载,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很高兴,开宴会请大家喝酒。曹操在前面敬酒,典韦拿着大斧子紧随其后。曹操向谁敬酒,典韦就拿着斧子向谁行礼。那架势的潜台词是:“你喝不喝?不喝爷爷砍了你”。相比曹操,孙权也没好哪儿去。在一次宴会上,孙权逼大家喝酒。虞翻假装喝醉,倒在地上,当孙权要离席的时候,他爬起来就要溜。孙权大怒,拔剑就砍。要不是身边人拉住,虞翻的脑袋就落地了。

  中国历史上逼酒最绝的算是西晋的石崇。据《世说新语》记载,石崇经常宴请达官贵人,并且喜欢劝酒、逼酒。他的绝招是,让家里养的美女给客人敬酒、劝酒。如果哪位客人没喝干美女敬的酒,他就吆喝家丁,把美女的人头割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客人碍于人命关天,不得不多喝,直到酩酊大醉。后来在东晋担任大将军的王敦偏不信这个邪,无论美女怎么劝酒就是一滴也不喝。石崇毫不犹豫地连续杀了三个美女,以逼迫王敦喝酒。

关于中国的酒桌常识须知

  1、酒桌与来客

  请人喝酒吃饭,不论细节是多么的琐碎,最重要的地方还是在于客人。

  招待好客人,让其宾至如归,并且达成自己宴客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格外要重视的便是关于客人的问题。

  而在关于客人的一系列问题中,重中之重便是弄清楚客人的主次。落座时,主陪的位置正对着大门,主要客人的座次便在主陪的左边或者右边,一般来说是左重右次,左单右双。若是我们连客人的主次都弄不清,那么宴客之初的落座便有了问题,之后的环节也就根本就没有继续的必要。

  2、酒桌与点菜

  基本上,宴请他人时的点菜有这样一个原则: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因人而异。

  我们首先要把握菜量,一般场合要求1g到1.5g一人便是足够了,如果不够还可以后面加,但如果点的过多导致桌上堆满菜肴那么便完全没有必要了。一般来说,上菜的要求是先凉后荤,再果盘,最后上点心,这也是比较符合一般的客人饮食习惯的。

  其次点菜时我们还要把握荤素,一般来说女士多时我们就需要多备素菜,对于菜的味道,我们则可以考虑采用湘粤菜、川鲁菜并用的方法,这样不论是吃的清淡的,还是吃的重口的客人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胃口的菜肴。

  此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参宴人员的饮食禁忌。另外,请客吃饭一定要让酒桌上有热闹的气氛,不能冷场。中餐开始上菜前,必需要给上菜人员留出上菜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在上菜时打扰到热烈的酒桌氛围。

  3、酒桌与敬酒

  既然是说的酒桌文化,那么我们就绝对离不开敬酒用酒的礼仪要求。

  通常在宴席开始以后的三巡内,我们默认的是不适合离开酒桌走动敬酒的,因为这无论是对宴请的一方还是被邀请的一方来说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基本上来说,喝完三巡以后,我们便可以走动了。但是,在走动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要注意,千万不能让酒桌的氛围冷淡下来。

  除了走动的要求,我们另外还要注意敬酒时碰杯的方式。基本上需要我们主动去碰杯的人,都是我们的长辈、领导或是其他较为尊贵的客人,因此,为了表示礼貌,我们的酒杯杯口就不应该高于他们的杯口。如果是其他人来向自己敬酒,那么让自己的杯口更低也是一种自谦的体现。

  在分酒时,我们还应该妥善的利用分酒器,直接用酒瓶来为客人倒酒其实也是不礼貌的一种行为,此外用分酒器也能避免出现倒酒过量的问题。

  以上只是我们如今宴客时最容易用到的酒桌礼仪,一般的商务场合,掌握这些就足够了。但酒桌礼仪绝不是仅仅掌握这些就到此为止了,我们还要学会考虑不同场合的不同的要求,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等诸多的问题。本篇文章起到的是一个入门的作用,但若是您有兴趣,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推荐阅读:商务礼仪与酒桌文化酒桌文化中国人的酒桌礼仪须知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中国人就餐礼仪漫谈中国人酒桌上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