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中心中国梦征文


“中国梦”是我党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奋斗目标:全民进入小康,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各国发展前列。对于我市来说,“建设幸福xx”是全体党员和各族群众的幸福之梦。本文认为,实现“中国梦”和“建设幸福xx”应从以下入手:

一、继往开来,推进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住房制度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市长张利平同志在《xx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引导牧民进入城镇生活。回顾2012年,我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6051套、237万平方米投资35亿元,使城乡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2012年9月23日,xx大兴安岭林区棚户区改造海拉尔百万平方米项目开工。该项目由国家林业局、xx自治区批准建设的国有重点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位于市中心城区海拉尔东山组团北侧,占地面积78公顷,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建筑以多层住宅为主,建有一定数量的高层,并配建完善的商业、物业、社区、活动中心、休闲广场、人文景观等,绿化面积达36%。项目建成后将有8000余户林区职工迁居海拉尔。大兴安岭林区棚户区改造海拉尔百万平方米建设项目不仅是一项改善林区职工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更是地企双方深入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重大举措。   

我市始终坚持住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原则、住房建设与多层次的住房需求相适应的原则、住房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原则。市政府在《xx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中明确指出,2010—2015年,全面启动xx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末,全市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要达到人均建筑面积13平方米(含13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同时通过城镇棚户区改造等加快建设城市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积极推行和引导合理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适应居民梯度消费、逐步改善的住房需求。

《规划》在客观分析xx市居民住房实际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一五”末期“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阶段目标,综合考虑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承载能力,确定 “十二五”期间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方向、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提出政策导向,纳入“十二五”规划和“十一五”末期建设规划,指导“十一五”末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十二五”规划期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城市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垦区棚户区改造、少数民族游牧民定居、农村危房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保证并积极引导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有效调控其它商品住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提升经济建设速度,巩固民族团结

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35亿元,增长1.62倍。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12亿元,增长2.75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37.27亿元,增长1.39倍。地方财政总支出达到294.44亿元,增长2.1倍。工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达到113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实现四连增,达到1830万头只。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430万人次和xx亿元,均增长了3倍。这一切说明,xx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势头也是令人瞩目的。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xx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这里世代居住着以汉族为主,包括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多个民族。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民族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特定阶段的社会存在形式,它从文化、政治等各个层面影响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存在和演化的基础。如何做到既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保障民族与民族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又保护特色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主要源于地方特色,在xx地区,地方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在我市,发展特色经济,首先是保护民族特色。多年来,我市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xx市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各地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和汉族干部一起,在xx的监事事业中,同舟共济,肝胆相照。

多少年来,xx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我们有良好的民族团结基础,我们有稳定的保障。

三、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使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每年都有新的提高,这不仅是所有困难群众的美好愿望,更是市委、市政府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这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让广大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福祉,就能更好地凝聚起全区各族人民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xx的力量,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发。

2012年农牧民收入继续呈现“多轮驱动”的格局,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农牧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工资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从结构来看,我市农牧民收入正在呈现多元化增长格局。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在持续增长。目前,在农牧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3.8%。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16.3%,是农牧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14.2%,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5.7%。

2012年,我市农牧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了15.23%,依靠的是“内外”结合,“多条腿”走路。从内部看,深挖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在保障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和整体效益,这是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从外部看,拓展农牧民在二、三产业就业增收的渠道,盘活农村要素市场,提高了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增长空间都很大,为今后农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我市农牧民收入正在呈现多元化增长格局,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去年,我市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达5619元,同比增长13.3%;工资性收入达1253元,同比增长17.6%;人均转移性收入达1437元,同比增长20.3%;人均财产性收入达498元,同比增长18.3%。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使农村牧区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我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807元

我市以科学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为重点,千方百计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使农村牧区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2012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807元,比上年增长15.23%,居全国发展前列。

四、畅想xx美好明天,建设幸福xx

市委书记罗志虎在我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以“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为方向,以加强“五区”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为动力,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保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幸福xx。

畅想未来,xx走在中国小康城市的发展行列:人人均道德指数提高,城市建设令人满意,人人有房住,家家有存款,就业率高。人们幸福生活在碧蓝的天空下,假日里,或架起爬犁,在千里白雪皑皑的世界遨游,体验先人的粗放激扬;或漫步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清澈的小河边,领略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畅想未来,当人们提起xx时,总是为他那多彩、厚重的多民族文化所津津乐道:奇异的鹿文化、别致的森林文化、粗犷的蒙古文化,以及这里悠久的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足以让xx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成为21世纪人类宝贵文化资源中最绚烂的部分。

畅想未来,xx各民族亲如一家,少数民族的利益政府关怀,政府成为各民族最温暖的亲人,在xx建设事业中,民族之间不分彼此,没有亲疏,共同为家乡建设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