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阅读学习对于形成深刻而持久的文化自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脉清香,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流传至今。在近现代,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读书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周恩来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近平插队陕北时,酷爱读书,留下诸多佳话。因此,不论是古代先贤,还是革命前辈、国家领袖,都注重通过阅读,思接千载,贯通古今,汲取人类精神营养,最终成就人生和事业的辉煌。
我国自古以来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盛行。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弘扬崇文尚读传统,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使全民阅读工作激活新活力,引领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坚持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阅读取得新成效。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卓见成效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出号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热爱读书,率先垂范、倡导读书,为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强大精神引领。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要加强读书学习,补齐知识“短板”,真正学出信仰,学出本领。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切实增强责任、明确使命,真正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组织领导、机制措施、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促进全民阅读常态化、长效化。
传承精神血脉,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增强文化自信。阅读经典,能使人受到文化熏陶与精神洗礼。我国历史上的许许多多文化大家引领潮流,留下不胜枚举的诸多名篇和人文盛世,为中华文化发展增光添彩、贡献巨大。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寄托美好生活的梦想家园;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与英国的莎士比亚并列为中西戏剧史上的耀眼“双星”;以宋朝苏东坡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这些千古名句,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要通过阅读学习,汲取先贤的智慧和力量,提振精气神,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奋力拼搏,创造新的荣光。
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和载体,推动全民阅读取得实效。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全民阅读要向纵深发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一个时代的精神大厦,需要优秀的作品来呈现,需要人才队伍来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组织主题创作、强化统筹协调,不断推出讴歌新时代、反映新发展的精品力作,展现新时代的文化魅力。努力造就更多有影响的文艺名家大师和代表人物,充分发挥阅读引领、示范作用。完善设施、服务大众——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以及各类数字阅读平台等基础设施,特别是注重在人流集中的街区、景区、车站和地铁站台设置电子阅读、自助售书等便民设施,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积极开展书香城市、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村镇、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典型示范推动阅读走进千家万户,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浓郁氛围。要加大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创新阅读服务方式,让全社会共享公共阅读资源。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多种方式的读书学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使阅读真正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发掘、梳理、激活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努力搭建经典走向大众的桥梁,让经典“活”起来、“热”起来、“潮”起来,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坐公交车的苦与甜
改革开放40年,好事喜事很多。就拿坐公交车来说,现在是非常方便,已成为百姓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我笫一次坐公交车是1952年到南昌县城参加一个会,从家乡南昌县黄渡乡步行30里到南昌市,再到皇天殿(即原省博物馆附近)搭乘公交车。看到有一长体的汽车屁股上安了一个大箱子装木炭,有一位工人正在加木炭加水,当时路不好,摇摇晃晃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莲塘。从此,我与公交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我来到南昌县城工作,我爱人则在娘家武阳茌港住。有一年年三十,我和爱人带着两个小孩赶去南昌市外婆家(因为我父亲病故后我母亲带着我和弟妹投靠在南昌推人力车的外公)过年。天气不佳,没有公交车,路上不好走,又不能不去外婆家。农村有个风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岳父母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岳父决定让我爱人的弟弟护着我们4人到莲塘搭乘公交车。出发前还特地给每人炒了一碗油炒饭,吃饱上路。走出门不久,北风越吹越大,雨也下大了。伞撑不住,路又滑,每人脚上绑了草绳,沿着抚河堤走了近一个小时,才走三华里到了朱坊村。三个大人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实在走不动,小孩冻得又哭又闹。此时爱人急中生智提出一个建议,她指着堤下村庄问能不能借一担箩筐,把两个小孩放到两头箩筐里,三个人轮流担着走。我觉得是一个好主意,三步并两步赶到一户朱姓人家,一个约有60岁的老乡听到我的要求,又抬头看到站在堤上的母子,非常同情,连忙找出一担箩筐,并叫其老伴找出2件旧棉衣垫箩底。有了一担箩筐犹如有了加速器,小孩也不哭了,走的速度也加快了,好不容易走了30多华里,到了下午2时才到莲塘终点站。在路上深受没有公交车之苦,爱人说要是莲塘到茌港通了公交车就不会吃这个苦。我托了一句,这是梦想,茌港通公交车,那是猴年马月的事。
到了莲塘,心想这下松了一囗气,哪知难题又来了。等车的人人山人海,每来一辆汽车未停稳就有人堵在车门上,下车的旅客下都下不来。那时班次又少,大约半个小时来一辆,等了二三辆都挤不上去,怎么办?我想我和妻弟两人身强力壮,先冲上去,占到一个座位,然后打开车窗,把两个小孩抱上去。结果这招真灵,可小孩看到妈妈没有上去,呱呱地又哭又叫。我爱人也往里面挤,挤车的人因为看到小孩哭得可怜,也就纷纷让开了脚步,好让我爱人挤进去。真是谢天谢地,总算上了车,汽车马达一响,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傍晚,当我们一家4口走到八一桥边芭茅二巷德寿里,60多岁老外公站在巷囗,正东张西望等我们。望到我们来了高兴得跳起来,连忙从我爱人手里抱过小孩亲了又亲,连声说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1978年迎来改革开放,经过4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现在全县286个村,村村通了水泥路,有的还铺了柏油。公交车连通了城乡,我爱人当年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南昌市134路公交车开到茌港街。还有150路到武阳,转134路也能到茌港。不但大人出行坐公交方便,有的边远地方如塔城乡中心小学,连小学生上课、放学都坐公交车。莲塘就更不用说了,除了201路、203路从老福山到莲塘的车,还有很多过路车上下客,县城莲塘的大街小巷还通了微公交车。公交车多,不仅出行方便,老年人有免费乘车证,还有人让坐,汽车也宽大,让人坐得舒服。
现在国家发展这样快这样好,我这个老头不觉已到了耄耋之年,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好好锻炼身体,快快乐乐,托共产党的福,多享受这美好的晚年幸福生活。